喻寧
◆摘? 要:“1+X”群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指師生圍繞一個或者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化文本,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多文本閱讀的過程。通過群文整合,實現學生的知識遷移,讓學生在語言層面、思維層面、文化層面以及審美層面等層面上有所發揮,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結合小學統編教材,采取高效的群文閱讀策略,讓學生共享智慧,促進文本掌握,最終全面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統編教材;“1+X”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1+X”群文閱讀的關鍵在于整合多篇文章,目的在于有效實現語文閱讀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群文閱讀的重點在于選擇適當的文本、采取有效的整合策略及閱讀策略,實現學生閱讀水平的全面提升。因而,教師要重視組合文本的選擇,充分結合統編教材的特點,通過采取相同作者、相同體裁的文章的方法,提升組合選文質量,進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文學素養,增強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助力學生綜合成長。
一、小學"1+X"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1+X”群文閱讀的內涵在于群文整合,通過整合多種類型相似的文章,實現學生的閱讀遷移。教師在群文閱讀中能較為高效地挖掘出學生的“潛在閱讀能力”,使學生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正確認知,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地閱讀,把主動權交由學生,體現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群文閱讀也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更多的知識,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群文閱讀同樣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性,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舉一反三,把相類似的文章進行知識的串聯,提升自己的歸納總結能力以及語文核心能力。例如在統編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白樺》這篇課文中,老師組織全班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于白樺的歌頌,體會到生命的頑強。通過對這類抒情的文章的朗誦,讓他們在飽含深情或跌宕起伏的文字中充分感受到作者蘊含的情感,并在這里添加《綠》這篇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遷移,在以后的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讀懂這類文章。群文整合讓學生能夠走進文章中,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全面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表達能力、知識遷移能力以及閱讀和感受文章內涵的能力。
二、小學統編教材"1+X"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以作者為中心選文,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統編版教材每一個單元都圍繞著同一個作者或者主題展開,為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選文時給予了便捷。不同作家有著不同的文學風格,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可以從教材選定的作者出發,對文章進行精心篩選,例如在《少年閏土》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對學生講解這篇文章的背景和內涵,待學生領會文章之后,教師再讓學生用同樣的方式閱讀《好的故事》等,讓學生感受到相同作者下不同文章的異同,體會魯迅筆下文章的風格和體裁,在今后閱這類文章時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出文章的內涵。
(二)選擇相同體裁的文章,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1+X”群文教學的重心在于選擇相同體裁的文章,小學統編版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小說或者記敘文,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掌握閱讀此類文章的方法,例如在文言文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那些難以理解的生僻語句,理解文章大意,并且深入了解其內涵。比如在學習《王戎不取道旁李》時,教師就可以將《扁鵲治病》《紀昌學射》作為組合選文對象,并采取相同的閱讀教學方法,大加提倡學生背誦全文,并摘抄一些優美的句子,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語言量,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問題設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群文閱讀本質上是一個探究的過程,通過問題設計,讓學生經歷一個分析文章、探究文章的過程,進而有效掌握文本的內涵,讓學生發揮個人智慧。因而,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主題進行問題設計,以發散學生的閱讀思維,比如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中,文章的題目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教師可以根據題目引發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問題,比如從題目中你能看出什么?通過這樣一些問題,讓學生帶入到文章的閱讀當中去,培養出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在這個時候進行群文整合,整合與之類似的文章,比如遷移到《慈母深情》和《父愛之舟》,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預習過后,從問題方面入手,提出這樣一連串問題:從這篇文章的題目中你讀出了什么?父母的愛有什么異同?通過圍繞父愛母愛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
(四)注重想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想象是群文閱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比如給故事假設一個結局,給故事中的人物進行假設出另一個選擇,通過這種對故事情節的想象,多元化的填上文章的留白,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展開群文教學。比如在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和《美麗的小興安嶺》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細讀文中的每一處事物,感受到作者筆下優美的自然風景,然后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讓他們也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這類充滿“美”的文章進行整合,提升學生人文素質和審美能力。
三、總結
綜上,小學語文“1+X”群文閱讀教學的本質在于借助于同類文章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達到群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在群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教材,制定同一群文閱讀目標,以“作者”“體裁”為中心進行組合選文,采取高效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全面提升群文閱讀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褚雪芳.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1(12):55-56.
[2]周愛香.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0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