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穎玲
◆摘? 要: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是中華民族偉大的象征,而這些歷史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來記載的,通過閱讀文言文才可以明白中國歷史,明白其中的奧秘。文言文的閱讀也是我們在高考時占的比重較大的一部分,有著豐富的傳統(tǒng)的文化底蘊,營造了真實的歷史畫卷,在歷史的學習中也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通過歷史教學的形式來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規(guī)律掌握其知識點。在此篇文章中,就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歷史都是由古人用文言文寫出來,現(xiàn)代人翻譯出來的白話文,所以我們要自己從歷史當中提煉出文言文的經典,能夠通過歷史的學習,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自己自主去學習文言文。而且那些在與人交談當中,寫文章當中,能夠引經據典,把古代的那些經典引入到談話和文章當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人。誠然現(xiàn)在對于古代的典籍都有很多的翻譯作品,但是這些翻譯作品往往都帶有著非常濃厚的個人的意見和看法,會引導讀者的思路和看待問題的角度,所以只有自己學好文言文,自己獨立的去讀這些典籍原文,才能真正的從當中汲取到古人的智慧,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古為今用。
一、多積累學習中的詞和句子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字、詞、句的掌握是根本,只有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從字、詞、句、文本選段理解展開對學生文言文能力的考查,足以可見文言文學習在日常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一談到文言文教學,學生就會害怕,更不用談對文言文的感知與理解,文言文教學課堂顯得過于沉悶,這便讓文言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在當代,學習文言文的要義在于掃除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之間的語言障礙,了解古代社會和古人生活,解讀古人思想,從而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養(yǎng),更好地為現(xiàn)代社會服務。
例如,在高二人教版歷史教材必修三中,在百家爭鳴的儒家思想這節(jié)課中,要求把篇幅適中,文情俱佳的選文背下來,背下來是為了對基本字詞做到爛熟于心。基礎詞匯和特殊句式與慣用表達,尤其是基礎實詞,乃重中之重。我們會在上課前聽寫實詞,若大多同學只能極個別,這反映出我們的文言實詞掌握得非常薄弱,所以教師應該挑選非常典型的,在課后要求學生去背誦記憶。多積累詞和句子有助于我們在歷史教學中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二、誦讀教學,培養(yǎng)感悟能力
學生開展經典誦讀,可以汲取經典中的營養(yǎng),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德載物,立德樹人。經過長時間在歷史中的熏陶,會對文言文有著不一樣的理解,感悟能力也會提升,而文言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美感也不但體現(xiàn)在文字上,吟誦的文章同樣也是美感的一個方面。至于文言文,本身就是語言在書面上的直接呈現(xiàn),句式的不同,詞語的增減,無不依賴于誦讀的感受。如果誦讀文言文就會失去美感,只會讓人越學越覺得冗長頭疼。
例如,在高二人教版歷史教材必修三中,毛澤東思想這一節(jié)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一節(jié)課中,當李清照與毛澤東的作品被誦讀成一個調時,教師必須站出來引導學生: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不同思想不同感情的文本需要用不同節(jié)奏不同音高不同音色的誦讀加以演繹。教師也可以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中,則要求能在誦讀對象、誦讀內容、誦讀要求、達到目標、評價方式等方面做好充分預設,做到誦有所得,這個“得”指向的是學生能否借助誦讀加深對歷史內容的理解,并且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課堂進程中,應適當增加范讀、領誦和跟誦的比重,通過媒體技術或教師誦讀對學生在誦讀階段的的偏差進行規(guī)范,對其長處進行夸獎,對缺點進行指正改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并且培養(yǎng)文言文的感悟能力,以此來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三、教學詩意化,享受美感來吸引學生
很多老師認為閱讀文言文的教學是需要將本篇文章的意思弄明白以及一些重點詞會翻譯就可以,但這會影響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的能力,會讓學生學的枯燥乏味,讓他們感受不到文言文的美,和文言文中的寓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的強調本篇的大意以及重難點,為了應試教育改變原本很優(yōu)美的文言文,讓人很難沉浸在學習文言文的美好中,這就需要教師做出一些改變。
例如,在高二人教版必修三中,明清之際活躍的如家思想這一節(jié)中,教師在講授歷史的同時應該穿插一些文言文,要讓學生以不同的感受來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出來,有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可以讓他們用圖片來表達,增加文言文的詩意化,讓學生享受美感,這樣學習文言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學詩意化,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四、結束語
有時我在想,如果不讀點文言文,那么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似乎就跟我沒多大關系了,只能活在白話文營造的文化世界里,也算是一種遺憾吧。可對于一天到晚從不讀古書,而是捧著手機刷段子的我們來說,若想讀懂古文則比較困難。不過肯下苦功夫,學好文言文倒不難,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也就不會難了。
參考文獻
[1]魏波,魯智才.高中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策略[J].教師教育論壇.2021.34(04):59-61.
[2]王晶.高中文言文閱讀中元認知策略訓練的實驗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0(29):42-44.
[3]中小學文言文閱讀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33(12):8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