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自興

【關鍵詞】布地奈德;復方異丙托溴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咳嗽
肺炎支原體肺炎在嬰幼兒中有著較高的發生率,該病的產生主要是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有著2-3 周的潛伏期,所以起病比較慢,之后會持續發熱,同時伴隨刺激性、陣發性咳嗽,夜間經常咳醒,部分患兒還會嘔吐[1]。如果病情嚴重發展,還會損傷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出現呼吸困難、青紫、氣促以及溶血性貧血、血尿等癥狀,危及患兒生命健康[2]。為了避免疾病給患兒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要合理的用藥治療,常規的對癥支持治療,只能減輕臨床癥狀,所以效果不理想。當前糖皮質激素、抗生素等都常應用于臨床治療中,不過藥物種類較多,所以找到最佳用藥治療方案成為當前醫學界研究重點,本院也篩選2020 年10月至2021 年1 月入院的108 例患兒作為對象進行了深入對比研究,發現布地奈德和復方異丙托溴銨聯合使用的效果較理想,詳情做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資料研究從2020年2月開始到2021年2月結束,研究對象為同期在平湖市當湖中心醫院就診的108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咳嗽患兒,分組原則為奇偶數列法,分成各54例的兩組。試驗組年齡區間3-11歲,中間值(6.14±0.73)歲,包括28例男患、26例女患,患病時長2-7天,中間值(4.32±0.25)天。參照組年齡區間2-12歲,中間值(6.52±0.65)歲,包括29例男患、25例女患,患病時長2-9天,(4.51±0.36)天。兩組基礎信息無差異(P>0.05),符合對比研究標準,且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1.1納入標準:都存在干濕啰音、雙肺呼吸音粗、劇烈咳嗽、發熱等癥狀;X線檢查可見胸腔積液或累及雙側肺葉;支原體抗體檢測為陽性;對研究所用藥物無禁忌;簽訂知情同意書。
1.1.2排除標準:合并肺結核、肺部腫瘤等肺部疾病者;先天性心臟病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
1.2方法所有患兒都進行基礎治療,包括退熱、化痰、平喘、止咳、糾正電解質紊亂;同時配合霧化吸入治療,治療周期為一周,霧化面罩和連接管專人專用,防止交叉感染;霧化治療后為了防止損傷皮膚和口腔,認真擦臉、漱口。
1.2.1參照組:霧化治療中使用復方異丙托溴銨(生產廠家:深圳太太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93086,規格:2.5mL*10支/盒),每次用藥劑量為2.5mL,用霧化器給藥,每天三次。
1.2.2試驗組:霧化治療治療中將復方異丙托溴銨1.25mL和布地奈德256μg(生產廠家: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987,規格:0.1mg*200撳),用霧化器給藥,每天兩次。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患兒咳痰、咽痛、發熱、咳嗽等癥狀改善情況,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治療效果判定。顯效:癥狀消失,肺部聽診無啰音,通過X線胸片檢查炎癥吸收,支原體抗體檢測為陰性;好轉:癥狀明顯減輕,肺部聽診啰音減少,通過X 線胸片檢查大部分炎癥吸收,支原體抗體檢測為陰性;無效:癥狀、肺啰音、X 線胸片檢查結果均無明顯改善,或是更加嚴重。
1.3.2評估患兒咳嗽情況,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3天、5天、7天,從輕到重評為0-3分,①沒有咳嗽癥狀或每天咳嗽次數在十次以內,為0分;②咳嗽癥狀輕微,偶爾在夜間咳醒,日間每天咳嗽次數超過三十次,為1分;③咳嗽頻繁,每天夜間咳醒在兩次以上,為2分;④咳嗽頻繁,有嘔吐情況,經常夜間咳醒,為3分。
1.3.3記錄肺部啰音改善時間、退熱時間、咳嗽改善時間、住院時間。
1.3.4觀察兩組皮疹、嘔吐、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分析數據整理軟件為SPSS23.0,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用藥治療效果兩組患兒之間對比參照組患兒藥物治療后與研究組相比較,有效率較低,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見表1。
2.2治療前后咳嗽癥狀評分兩組患兒之間對比治療前患兒咳嗽癥狀積分之間無差異(P>0.05)。治療后3、5、7天癥狀評分都逐漸降低,試驗組降低程度更大,與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臨床癥狀消失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兩組患兒之間對比試驗組患兒各項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參照組短,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見表3。
2.4用藥不良反應兩組患兒之間對比試驗組嘔吐、頭暈、頭痛各1例,參照組皮疹、嘔吐各1例,不良反應率分別為5.56%和3.70%,組間無差異(χ2=0.210,P=0.647)。
3 討論
小兒被肺炎支原體感染后,不僅會影響肺功能,如果長期咳嗽還會給神經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等肺部以外的器官組織帶來損傷,影響整體健康度[3]。主要是支原體和機體組織中的部分抗原相同,所以病發后,會損傷呼吸系統之外的全身多個系統。對于該病目前缺少確切的發病機制,但普遍認為與過敏反應、病原體吸入等因素相關。一般患兒經過影像學檢查,可見胸腔積液、間質性肺炎、局部肺不張等[4]。因為,支原體是微小生物,處于病毒與細菌之間,屬于原核生物,經過傳播進入呼吸道,會粘附于此,大量釋放破壞因子,損傷免疫功能[5];另外,該微生物沒有細胞壁,所以常規抗生素對其起不了作用,需要找到更可靠的藥物。
復方異丙托溴銨是傳統的治療藥物,該藥屬于復合藥物,成分為沙丁胺醇和異丙托溴銨,前者是一種抗膽堿藥物,選擇性較強、脂溶性低,通過霧化吸入能夠抵達氣道,直接作用到膽堿能節后神經,并拮抗迷走神經釋放乙酰膽堿,舒張支氣管平滑肌;而沙丁胺醇通過與β2腎上腺素受體相結合,可保護肥大細胞膜,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改善纖毛運動功能,讓氣道黏液纖毛清除能力變強,便于排除堵塞的痰液。兩種藥物成分合用后能達到協調作用,提高藥物生物利用率,患兒霧化吸入后增強療效,不過該藥需要較長的治療周期,咳嗽等癥狀恢復緩慢,且停藥后容易復發。所以有學者建議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
作為常用的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有著較強的抗炎作用,糖皮質醇受體結合能力較強,患兒經過霧化吸入,藥物有效成分會在肺部和氣道中充分發揮作用,在肺炎支原體細胞膜上發揮作用,降低細胞活性,從而達到抗炎效果,改善患兒呼吸功能;同時,該藥還能抑制產生活性物質,如:細胞因子、致敏介質等,讓血液中的肥大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粒細胞量減少,避免上述細胞聚集、游走到炎癥部位,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此外,該藥在霧化吸入后只對肺部組織細胞起作用,進入血液后會快速被清除掉,所以不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將其與復方異丙托溴銨合用后,能增強炎癥細胞、支氣管平滑肌對β2激動劑的敏感性,提高藥物有效性,更好地改善呼吸道反應和肺功能。
此次研究中,試驗組患兒用糖皮質激素和復方異丙托溴銨聯合霧化,治療有效率比單純使用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治療的參照組低,分別為96.30%和83.33%,差異顯著(P<0.05)。在咳嗽癥狀改善方面,試驗組患兒用藥3天、5天、7天的癥狀評分都比參照組低,差異顯著(P<0.05)。此外,試驗組患兒還比參照組肺部啰音、發熱、咳嗽等癥狀更快消失,且有更短的住院時間,差異顯著(P<0.05)。用藥后經過觀察發現,在不良反應方面兩組分別為5.56%和3.70%,組間無差異(P>0.05)。通過上述數據可知,兩種藥物聯合霧化在不增加不良反應的情況下,能提升患兒恢復效果,更好的減輕咳嗽癥狀,縮短病癥恢復時間,患兒更快的康復出院。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感染后咳嗽在臨床治療中布地奈德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的應用效果良好,能縮短病程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