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強 宋幫成 陳伍 史建林 陳生權

【關鍵詞】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活血通絡酒踏漬;偏振光照射;臨床療效
膝關節Ⅰ型滑膜炎屬于中醫痹癥,主要是由于患者遭受外傷或過度勞損膝關節所致的關節滑膜炎。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是指關節滑膜炎患者在I期出現關節紅腫熱痛、活動不利,緩解期關節輕微腫痛,屈伸僵著,久病不愈,易反復發作,嚴重則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關節變形以及功能活動嚴重障礙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患者治療主要以利水滲濕、活血化瘀為主[1-2]。有關文獻研究表明,在對患者采取偏振光照射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采取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將更有利于提高患者臨床療效以及生活質量,能夠顯著預防關節纖維增生[3]。對此,本次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采用活血通絡酒踏漬聯合偏振光照射治療,旨在分析其臨床價值,詳見下文所示。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治療的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1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90例,男性47例,女性43例,最大年齡79歲,最小56歲,平均(66.1±1.2)歲;對照組90例,男性46例,女性44例,最大年齡82歲,最小51歲,平均(66.4±1.3)歲;兩組患者均經由臨床MRI等檢查確診為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均已知情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意向書;兩組患者年齡等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采取偏振光照射治療,治療方式為:采用SuperLizerHA-500治療儀對患者膝關節部位進行偏振光照射治療,采用B型探頭,對患者的膝關節敏感壓痛點進行照射治療,照射2s,間隔2s,每個照射點照射10min,每天1次,6天為1個治療療程,休息1天后進行下一療程治療,總共需要治療8個療程。
1.2.2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采用山茱萸30g、肉蓯蓉20g、制乳香30g、制沒藥30g、骨碎補20g、鹿角霜20g、血竭20g、土鱉蟲20g、桃仁20g、紅花30g、續斷30g、五加皮20g、紫荊皮20g、當歸30g、杜仲20g、木瓜20g、路路通20g、牛膝10g、木香20g,研細為末,用醫用酒精調配后采取藥酒踏漬治療措施。
1.3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治療后其各項身體指標均恢復正常,并未出現其他嚴重不良反應;有效:患者治療后其各項身體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并未出現其他嚴重不良反應;無效:患者治療后其各項身體指標均未得到改善或緩解,并出現癥狀加重情況,出現其他嚴重不良反應;治療總有效為顯效以及有效總和。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QOL評分:VAS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對患者的關節疼痛程度進行評分,總分為10分,分數越低說明患者疼痛越小;QOL評分采用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關節變形、功能活動障礙、纖維增生發病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明顯更高,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QOL評分治療前,兩組患者VAS、QOL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VAS評分明顯更低,QOL評分明顯更高,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見表2。
2.3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關節變形、功能活動障礙、纖維增生發病率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關節變形、功能活動障礙、纖維增生發病率明顯更低,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見表3。
3討論
滑膜炎是指由于多種因素引起的關節滑膜炎癥改變,幾乎可發生于任何關節,但以膝關節最為常見。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主要見于中老年患者,該類患者常合并膝骨關節炎,主要是由于患者由于關節軟骨蛻變以及骨質增生后引起的機械性以及生物化學性刺激,因此繼發的膝關節滑膜水腫、滲出以及關節腔過量積液等病理改變[4]。中醫學者認為,膝骨關節炎雖然與膝關節滑膜炎有著一定的關系,但老年患者的膝關節滑膜炎主要是指以膝關節腫脹積液為主要臨床特征的骨關節炎,但并不包括嚴重的骨關節炎,是骨關節炎患病早期的臨床特征[5]。在以往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西醫多采用激素、非甾體抗鎮痛藥物、積液抽吸等方式治療[6]。但多項研究表明,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應采用活血通絡、祛濕等方法治療,通過采取中醫中藥的措施治療消除外傷后所致的淤血內阻、濕淤互結、經絡阻滯等癥狀[7-8]。活血通絡酒踏漬應用治療后能夠起到益氣溫陽、利水消腫、化瘀通絡等的功效,可明顯改善患者關節氣血微循環,相較于單獨采取偏振光治療能夠明顯起到活氣血、利關節、化痰濕等的功效[9]。活血通絡酒踏漬可具有利水滲濕、活血化瘀等功效,聯合偏振光照射能有效促進藥物局部吸收,從而提高消除腫脹的療效,促進炎癥消退[10]。有學者研究認為,治療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需觀察患者的遠期療效以及復發率等情況,以此對患者采取更好的預防措施,而西醫治療中,由于關節鏡普及率并不十分廣泛,且對患者關節部位損傷較大,治療費用較高,但中醫活血通絡酒踏漬治療可明顯規避該缺點,治療費用低,遠期療效高,預后良好。此外,兩種治療模式聯合治療也將更有利于減輕常規治療中由于穿刺過多帶來的疼痛,并可有效避免西藥口服等治療給患者身體帶來的并發癥或毒副反應,達到消除腫脹、減輕疼痛的作用,患者更容易接受。
本次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采用活血通絡酒踏漬聯合偏振光照射治療,研究數據表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關節變形、功能活動障礙、纖維增生發病率明顯更低(P<0.05),由此可見,對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采用活血通絡酒踏漬聯合偏振光照射治療將更有利于降低患者治療后功能活動障礙等情況發生,相較于單獨采用偏振光照射治療安全性更高;研究結果表明,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明顯更高(P<0.05),由此證明,相較于單獨采取偏振光照射治療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聯合活血通絡酒踏漬治療更能提高患者臨床療效,促進患者身體康復;不僅如此,在本次研究中還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VAS、QOL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VAS評分明顯更低,QOL評分明顯更高(P<0.05),由該項研究數據可見,在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的治療中采用活血通絡酒踏漬聯合偏振光照射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關節部位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質量,臨床優勢更明顯。
綜上所述,在膝關節Ⅰ型滑膜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聯合活血通絡酒踏漬以及偏振光照射治療更有利于提高患者臨床療效,相較于單獨采取偏振光照射治療更有利于患者身體康復,生活質量更高,值得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