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關鍵詞】滴蟲性陰道炎;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奧硝唑;因子水平;微循環
滴蟲性陰道炎(TV)是一種非常多見的陰道炎癥,文獻中本病的發病率大約為5%,且呈現出非常突出的逐年增長特性[1]。該病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外陰瘙癢,或者間斷性的疼痛、灼燒感等,且會導致宮頸疾病、不孕、胎膜早破、盆腔炎等,嚴重影響育齡期女性的身心健康。根據TV的發病機制來看,主要是由于陰道微生態失調和滴蟲侵入性感染所致,為此,在對TV的治療中,應當以改善炎癥因子和微循環為主要目的。目前,在TV治療中多以硝唑類抗生素藥物治療,但因臨床上表現出明顯的用藥不規范,導致其臨床耐藥性也因此隨之升高。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最有效的成分為硝呋太爾,這是一種呋喃類衍生物,有著較強的殺菌效果。而奧硝唑屬于新型的硝基咪唑類藥物,有著較佳的滴蟲繁殖抵抗力和抗厭氧菌功效[2]。為此,筆者結合臨床實踐經驗,針對TV患者,提出了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聯合奧硝唑的用藥方案,以期望實現對患者輔助性T細胞(Th1/Th2)水平以及微循環的改善,現對其臨床應用效果做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病例均來自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接診的TV患者。(1)納入標準:根據《婦產科學》(第八版)中關于TV所指定的診斷標準進行確診;年齡在20-55歲,包括已婚以及未婚且有性生活病史的婦女;具有較好的依從性,自愿配合醫生接受調查研究;無肝、腎、心等內科疾病的患者;患者本人或者家屬均同意參與本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參與本研究前一周有其他藥物治療史;處于孕期、經期以及妊娠期的患者;本次治療之前3個月內曾經接受過甾體類激素治療患者;同時患有陰道炎癥、外陰疾病;在治療過程中,發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使得其很難繼續接受治療;對治療所用藥物有過敏史或者屬于易過敏體質;糖尿病患者、精神障礙類患者。根據上述標準,本研究共納入TV患者128例,按照隨機數字排列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64例,年齡為(34.72±7.20)歲,病程為(1.23±0.15)月;觀察組64例,年齡為(3382±7.90)歲,病程為(1.21±0.16)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為其提供奧硝唑單一用藥方案,具體用藥方法:奧硝唑片(湖南九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125,0.25g),每日2次,每次500mg,且在首日2次服用劑量加倍(即每次1000mg,首日2次),連續治療5d。
1.2.2觀察組:為其提供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與奧硝唑聯合用藥方案,具體用藥方法:奧硝唑片用藥方法、劑量均于對照組一致;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北京金城泰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563,0.5g),每粒膠囊中含有500mg 硝呋太爾與200 000IU 制霉菌素。經由陰道給藥:在進行給藥前,首先指導患者排空小便,隨后以2%-4% 的碳酸鈉溶液進行陰道清洗,并將膠囊置入到陰道中,取膀胱結石位,于晚上給藥,每日1 次,連續治療5d。
囑咐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同時注意清淡飲食,若有不適癥狀需要立即就醫。
1.3觀察指標
1.3.1Th1/Th2細胞因子測定:對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行陰道分泌物細胞因子測定,即采用無菌棉拭子置于陰道后穹窿處,停留30s后浸泡于含有生理鹽水的Ep管內,并在分泌物完全溶解混合之后,將混懸液以2000r/min的速度進行20min的離心處理,取上清液,凍存于-80℃的條件下備用。以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Th1細胞水平、Th2細胞水平,包括:IL-2、INF-γ、IL-4、IL-10。
1.3.2微循環指標:采用微循環顯微鏡觀察儀對患者治療前后毛細血管管徑、紅細胞聚集、血管灌流以及水腫變化進行測定。
1.4統計學方法: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行數據的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因子測定結果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因子IL-2、INF-γ、IL-4、IL-10測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細胞因子IL-2、INF-γ、IL-4、IL-10測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微循環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微循環指標毛細血管管徑、紅細胞聚集、血管灌流以及水腫測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微循環指標毛細血管管徑、紅細胞聚集、血管灌流以及水腫測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TV也是性傳播疾病,患者多表現出腹痛、尿頻、外陰道瘙癢、白帶增多等臨床癥狀。若不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極易發生膀胱炎、尿道炎等多種疾病,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其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健康帶來影響。隨著社會對女性身心健康的關注,以及學界對TV的密切關注,關于其發病機制已得到了普遍認可。有研究者通過實驗研究表明,黏附因子的功能是介導滴蟲與靶細胞的結合;有研究者表示是經由細胞外基質中糖蛋白介導的細胞黏附,并能夠為滴蟲活動和生存提供非常舒適的環境,且可對其生理功能造成直接影響。上述情況會導致細胞基質、引導上皮細胞遭受到損傷,致使陰道黏膜組織血管擴張和炎癥反應,致使感染加重。還有研究者表示[3],在外來病原體侵襲機體中,Th細胞發揮著非常很重要的防御作用,而機體也能夠實現對干擾素、白介素的分泌,以此實現對Th細胞活性的增強,促使自然殺傷細胞生長受到抑制,引發廣泛的抗病原微生物活性。
當前臨床在TV干預中,以口服硝基咪唑類藥物,或者為患者提供局部陰道給藥,單純用藥盡管在臨床癥狀上能夠得到較好的改善且恢復速度較快,但卻很難實現對TV的徹底治療,極易在停藥之后再次復發。但以往在對TV治療效果的評價上,普遍以臨床癥狀、體征變化作為考量標準,而不同患者本身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故評價效果缺乏客觀性。鑒于此,本研究基于TV的發病機制,提出了以Th1/Th2因子水平、微循環水平來進行評價,根據結果來看,對照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IL-2、INF-γ、IL-4、IL-10測定結果、微循環指標毛細血管管徑、紅細胞聚集、血管灌流以及水腫測定結果,均有明顯變化,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表明單一用藥能夠實現對患者因子水平與微循環的有效改善,但并不能夠達到理想效果。為此,本研究提出了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與奧硝唑的用藥方案,根據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細胞因子IL-2、INF-γ、IL-4、IL-10測定結果,微循環指標毛細血管管徑、紅細胞聚集、血管灌流以及水腫測定結果,均明顯較之對照組更優(P<0.05)。即表明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與奧硝唑的用藥方案可取得更為顯著的臨床效果。該結果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王愚等在研究中[4],針對TV患者提供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聯合奧硝唑治療方案,發現患者的細胞因子與微循環能夠得到非常顯著的改善,且效果優于單一用藥方案。
綜上所述,在對TV 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采用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與奧硝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的聯合用藥方案,能夠極大程度上實現對患者細胞因子以及微循環指標的改善,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