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平
【關鍵詞】呼吸內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見護理問題;臨床對策
隨著自身年齡不斷增長,身體各項機能不斷衰退,器官功能不斷退化,老年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統疾病[1]。由于種種不利條件,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療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如缺乏與醫生合作、痰液過多、咳嗽、呼吸道感染等[2]。此外,現階段我國因感染導致的死亡人數和醫療事故數量均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呼吸內科如何降低老年患者呼吸住院患者的院內感染情況等問題在臨床上廣受關注[3]。本次研究結合老年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治療中遇到護理的問題,可進行各項臨床分析,進行心理分析和非診斷分析,并對各項常見護理問題制定臨床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自醫院抽取64例入院治療呼吸內科住院老年患者,時間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自制呼吸內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見護理問題調查問卷對護理常見問題進行收集,制定相關護理臨床對策。男/女病例數為41/23例,年齡60~87歲,平均(73.5±4.59)歲;病程1~21年,平均(11.34±4.54)年,住院4~10次,平均7次。30例患者為COPD,34例患者為慢性氣管炎。
1.2方法
自制護理常見問題調查問卷,問卷經專家評定,信度可靠。護理人員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面對面交流填寫調查問卷。本次研究總填寫調查問卷65份,其中除去填寫不完整的1份,有效回收調查問卷64份,總有效回收率為98.46%。
2結果
表1所示,在呼吸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問題分析統計中,心理護理問題占比最多,達到52例次(81.25%);日常護理問題占比第二,達到46例次(71.88%);飲食護理問題占比第三,達到36例次(56.25%),皮膚護理問題占比第四,達到31例次(48.44%),用藥安全問題占比第五,達到27例次(42.19%)。
3 討論
3.1 常見護理問題
3.1.1 在呼吸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問題分析統計中,心理護理問題占比最多,達到52 例次(81.25%);住院的呼吸內科患者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慢性病,需要較長時間臨床治療,需要服藥和穿刺,對患者器官功能、機體免疫力、抵抗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再加上患者的身體各項技能正在衰退,疾病經常反復發作,病程漫長,增加經濟負擔和消極心理,產生嚴重的嚴重心理負擔,讓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變差,甚至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4]。
3.1.2在呼吸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問題分析統計中,日常護理問題占比第二,達到46例次(71.88%);長期住院的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易出現身體無力或平衡減弱等情況,這導致其不能長時間參與戶外活動,跌倒等情況時常發生[5]。對有睡眠障礙老年患者,應盡量降低住院休息時間的探望頻次,減少對睡眠影響。已經處于康復階段患者應該幫助患者進行日常功能活動,以呼吸和增加肺部通氣量。
3.1.3在呼吸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問題分析統計中,飲食護理問題占比第三,達到36例次(56.25%);由于醫院里患慢性病老年人較多,而慢性病通常是消耗性疾病,這可能導致患者消化系統易出現問題[6]。此外,老年患者腸道功能下降,對食物中營養素吸收逐漸減少,可能導致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3.1.4在呼吸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問題分析統計中,皮膚護理問題占比第四,達到31例次(48.44%);由于臥床較長或活動時心悸、氣喘等原因,患者翻身頻率較低,甚至長時間不翻身[7]。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皮膚問題,因此老年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產生壓瘡等皮膚疾病的概率相對較高。
3.1.5在呼吸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問題分析統計中,用藥安全問題占比第五,達到27例次(42.19%);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在醫院工作呼吸內科疾病患者身體機能也發生了變化,導致藥物在個體中療效存在顯著差異,而老年人免疫水平降低可能導致藥物吸收率降低。由于藥物之間相互作用,例如由于治療不當或不準確,可能導致用藥錯誤或者漏服等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對疾病治療產生輕微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中毒、感染等。
3.2臨床護理對策
3.2.1心理護理問題心理溝通作用能夠發揮藥物治療無法模擬的作用,因此在面對面溝通護理時,需要認真傾聽老年人心聲、對患者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快速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消除老年人精神障礙[8]。由于老年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溝通較少,相互不了解,因此在心理溝通中必須耐心,認真解讀老年患者問題。在交流中,切勿直接稱呼患者姓名、大呼小叫。需要尊重患者,語言適宜,讓患者感受到尊重。
另外,在溝通前主動問好,態度熱情,讓老年患者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醫院溫暖,以消除內心恐懼和不安全感,從而更好地治愈老年人疾病。
3.2.2日常護理問題嚴格禁止患者獨居,鼓勵老年病人更多地參與各種交流會,多與護理人員交談、看電視、聽歌等日常娛樂活動。每日對病房進行通風消毒。在護理人員護理中,必須做到三輕,即說話輕、關門輕、操作輕,避免擾亂患者正常休息。鼓勵老年人戒煙以促進患者康復。對于免疫力低的患者,應鼓勵其更多地參與鍛煉康復活動,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患者復原力。
3.2.3飲食護理問題根據患者個人飲食習慣及所需營養標準制定相關食譜,保證營養充足、合理飲食。飲食應增加其食欲、少吃多餐,必須滿足老年人營養需求。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和足夠熱食物。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及時清潔口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如果情況允許,每天共喝2000毫升水,保持呼吸道濕潤,有利于痰液排出[9]。
3.2.4皮膚護理問題定期進行皮膚護理,預防壓瘡。清潔皮膚時確保水溫不要太高,盡量不要使用有刺激成分的沐浴產品。經常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皮膚護理和翻身的重要性,讓患者重視皮膚護理及翻身。必要時,使用氣圈棉墊、氣墊床防止壓瘡。
3.2.5用藥安全問題在老年患者護理中,要對藥品或輸液進行監控,避免用藥時出現假藥或過期藥品。有吞咽困難的老年患者必須使用融水藥物或者直接胃管注入給藥,并且必須注意其療效和不良反應的監控。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停止用藥,并通知主管醫師進行處理。
在護理呼、吸內科老年病人時,應尤其注意心理護理、皮膚護理和營養等護理,并根據病人實際所在地,為患者選擇最合適護理。臨床經驗表明,呼吸內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定和因長期患病而出現的焦慮、惆悵等消極情緒,通常是由于小事件而暴躁,不配合治療。另一部分患者認為患病對家庭增加負擔,導致患者在人際交往中產生回避、自卑、敏感等相關消極情緒。針對此類問題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明確患者有消極心理的原因,再進行相關護理,找出消極心理產生的根源,從而消除不良情緒。此外,對呼吸內科老年患者使用面對面,一對一健康教育的效果有限,在單獨一對一健康教育中結合團體健康教育能夠增加患者的認可,同時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能力。在臨床實踐中,引入各種形式的健康干預,包括小組討論、養生知識分享、病房健康教育等形式,可在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領域取得更好效果。在心理護理治療階段,有必要執行一對一護理任務,由護理人員監督,以促進有效組織患者溝通,提高心理護理有效性。
皮膚護理也是呼吸內科護理面臨主要問題之一,因為易受其易感染的因素影響原因,加上部分患者睡眠時間較長、不能長時間直立行走的患者,患皮膚病的概率較高。為此,在病房內使用翻身登記卡,要求護士或家屬定期協助病人進行翻身,并記錄每位病人翻身次數。同時,成立皮膚護理小組,定期檢查患者皮膚病,及時發現并治療皮膚問題。
在營養護理方面,邀請有經驗的營養學家向患者解釋健康營養概念,同時向每位患者制定營養攝入方案。同時,用餐期間要對醫院進行集中監視,對攝入辛辣、刺激油膩食物的患者實施勸阻。除上述護理問題外,護理工作的安全問題也尤其重要,以避免走失、跌倒事件后產生嚴重后果,除病區走廊設置扶手外,還應加強患者出入管理制度,任何離開病區患者都應詢問患者是否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等信息,并及時通知家屬,避免發生意外。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住院老年患者的護理問題主要有心理護理、用藥安全護理、皮膚護理等問題,并根據收集的問題制定相關護理對策,對老年患者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和其他護理,以降低護患糾紛概率,增加老年患者治療信心,舒緩身心,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