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霞
(廣西南寧技師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0)
近年來,各大行業在互聯網的助力下蓬勃發展,因為疫情原因,更是加速了教育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教育行業也逐步由線下向線上發展。各種線上學習資源生動豐富,更容易吸引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用網絡獲得知識和學習技能越來越方便快捷,通過網絡學習知識,提升技能也成為當前社會的流行趨勢。電力拖動課程是電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集理論知識和技能學習于一體,是電工考證的必考項目,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電路知識晦澀難懂,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又是以老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師生之間缺乏良好的反饋,評價方式也很單調。“學會學”平臺依托于微信,無需下載APP,操作簡單,可實現隨時隨地即刻學習,課前、課中、課后有機融合。“課堂教學報告”記錄線上學習過程全部數據,教師可分析數據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及時做出調整。因為去年疫情爆發,我校將“學會學”微信平臺投入日常教學使用,一年多的實踐證明,該平臺的使用更好的輔助了日常的教學工作,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李榮提出使用“學會學”微信平臺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也可通過此平臺得到及時的教學反饋,使教學形式多樣,有效收集教學成果,實現過程考核的合理化。
“學會學”微信平臺是我校投入日常教學的一款線上學習平臺,學生無需下載專門的APP,只要有微信賬號即可注冊登錄,通過掃碼進入學校“學會學”公眾號平臺。教師登錄學校“學會學”電腦網頁端,完成教學備課,上傳教案、PPT、視頻、文件等教學資源,針對教學任務,設置不同形式的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活動。學生在“學會學”微信端數字簽到,完成考勤,并按時完成課前、課后任務。教學流程見圖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圖1:教學流程示意圖
課前,教師登錄“學會學”電腦網頁端,選擇教學備課模塊進行備課。在此區域上傳本次課程的課程標準、課程設計及課程計劃。在課程結構模塊將教學總任務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再在各小任務下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包括設置課堂目標、重難點、課前課中課后活動。以《電力拖動》課程為例(見圖2),在課堂類別選擇一體課,在課堂目標區域輸入該課堂的三維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在重難點區域輸入本次課程的重難點,上傳本次課程的教案和PPT,摒棄了每次上課帶優盤和紙質版教案,方便教師云存儲,隨時取用。然后設置課前、課中、課后教學活動。課前發布視頻、文件、課件等學習資料進行課前預習。為了更好的開展實際教學,課中學習活動可以加入“點將”環節進行提問互動,根據需要可酌情添加其他學習活動。課后可設置“一句話問答”“粘貼板”“過關練習”“材料作業”“測驗”等活動,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圖2:課前教學設計
每次課堂的課前活動可以在上課前一天提前發布,并在任課班級QQ群提醒同學們按時完成。
教師在電腦網頁端或手機微信端查看課表,點擊進入當天課程,點擊“引用教案”調用已經在課前備好的章節內容,點擊“上課”,發送上課“簽到碼”,學生在微信端完成簽到,教師在電腦網頁端或微信端查看學生出勤情況。為了更好地輔助教學過程,突破重難點,在備課時根據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根據筆者經驗可以總結為:“點將”環節可應用于課中提問互動和課前復習回顧提問,教師在微信端或電腦網頁端均可點擊“發起活動”,系統隨機抽取進行點名,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還可以進行五星評價,此過程緊張又刺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同時也避免了教師點名的不公平性。“搶答”環節可應用于課前幾分鐘的提問互動,課中活動不太建議,防止有些學生自律性太差導致上課玩手機現象,此活動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句話問答”可根據需要設置在教學過程的任意時刻。教師針對本次課的知識點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在給定時間完成回答,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展示,然后逐個點評講解;也可以就某個問題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但也不太建議經常出現在課中,以免某些學生自律性太差借故繼續玩手機現象的出現。此活動可提高教師與學生教與學過程的即時反饋,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在網頁端點擊“下課”,結束本次課程。
課后活動可設置“一句話問答”“粘貼板”“過關練習”“材料作業”“測驗”等。下課之后教師在微信或網頁端平臺發布該課課后任務,并提醒學生按時完成。“一句話問答”活動適用于課堂知識點的總結回顧。“粘貼板”活動可用于教師提出新任務,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并將其上傳于此。“過關練習”和“測驗”活動適用于每次課程之后的知識點測試,不同點在于“過關練習”要求所有題目全做正確才算完成,而“測驗”是不管對錯只做一次。“材料作業”則是針對某個作業,學生可以在規定時間上傳作業,學生提交的格式可以是圖片、視頻、音頻、文檔等。
在網頁端平臺點擊“作業信息”進行線上作業的批閱。
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在電腦網頁端查看學生課前、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通過查看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評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并及時調整。點擊“課堂報告”可以查看本次課的整體情況,例如出勤率、課前課后活動的參與度,還可以在“教學反思”處,總結記錄本次課程的教學經驗。也可以在學生課堂自我評價處查看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這堂課的收獲情況和對本次課程的建議。若要查看更明細的課堂報告可以點擊“課堂教學實施詳情”,這里顯示了課堂報告的明細。學生完成學習活動就有相應的積分,在學生課堂積分情況處查看積分排名及每個學生的積分明細。還可以將“課堂教學實施詳情”導出為PDF數據。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了教學手段,豐富了教學資源,消除了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即刻學習。“學會學”微信平臺的教學實踐也進一步印證了這一結論。但是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在使用中要把握度,合理使用信息化技術,不可被技術綁架,單純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最終脫離了教學信息化的初衷。又比如學生線上學習自覺性有待提高,無法最大化實現線上學習效果。最后,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有賴于教師對教學技術手段的不斷鉆研和自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