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駿,馮琴昌
(1廣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520;2廣東省科學院健康醫學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500)
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病前有心律不齊等相關癥狀,但可能會因為無確切心電圖證據或臨床癥狀不典型而無法確診,而動態心電監測可彌補這一不足,降低誤診、漏診率。近年來,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已逐漸成為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1]?;诖?,本研究探討基于云服務平臺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在動態心電監測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某醫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 0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采用基于云平臺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動態心電監測;另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同醫院行動態心電監測的1 0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未采用基于云平臺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觀察組男654例,女性346例;年齡25~79歲,平均年齡(46.87±5.44)歲。對照組男611例,女389例;年齡25~74歲,平均年齡(45.87±4.75)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存在心臟不適等臨床癥狀;②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且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存在肝腎功能異常;②合并其他器質性心臟??;③表達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④既往有心臟類手術史。
1.3 方法觀察組采用基于云服務平臺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動態心電監測,具體流程如下:①數據獲?。翰僮麽t生在客戶端通過HIS接口獲取患者信息或直接登記患者信息;操作醫生為患者佩戴動態心電圖監護儀,在其身上合適部位粘上固定電極導線及12導聯電極片,然后安裝電池,待儀器正常運作后叮囑患者充分放松,避免緊張情緒或氣喘等因素對檢查造成不良影響;操作醫生將患者原始數據導入計算機中,客戶端自動打包,并加密上傳至云服務平臺。②分析診斷:新病例聲光提醒后,由診斷中心醫生從云服務平臺中下載患者數據;云服務平臺對患者動態心電信號及心率數據等分析完畢后,生成動態心電圖PDF分析報告,同時標識各項指標參數范圍,并自動上傳至云服務平臺進行儲存。③審核確認:由資深醫師對動態心電圖報告進行審核確認,確認完畢的報告會標示為“已審核”;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自動將報告 “推送”到HIS、PACS系統進行歸檔。④查看報告:醫護人員可通過WEB端查看患者的診斷報告與各項生理指標,分析檢查結果,診斷疾病情況,并可結合患者歷史診斷記錄進行健康干預?;颊呖赏ㄟ^移動用戶終端查看自己的健康評估報告,使其對自身身體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對照組未采用基于云服務平臺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動態心電監測。患者均進行24 h動態心電監測。
1.4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提出申請至開始檢查時間及心律不齊事件檢出率。采用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患者以現場填表或網頁填寫方式對動態心電監測進行滿意度評分,內容包括監護環境、監護流程、服務態度、監護質量,每個維度共25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提出申請至開始檢查時間及滿意度評分觀察組患者提出申請至開始檢查時間為 (3.58±0.87)min,短于對照組的(15.94±1.77)min(t=198.178,P=0.000)。如表1所示,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
2.2 心律不齊事件檢出率如表2所示,觀察組的心律不齊事件檢出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律不齊事件檢出率比較[n,n(%)]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2]。而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心律失常的幾率較高,嚴重時可能會因心悸、心絞痛等癥狀誘發猝死[3]。因此,為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對心血管疾病進行早期診斷顯得尤其重要。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針對動態心電圖數據大、分析要求高的特點,將傳統動態心電圖檢查和網絡技術相結合,實現動態心電圖“分散采集、集中診斷”。醫院內部各科室、分院、社交醫院等醫療單位通過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動態心電圖數據的分散采集,將動態心電圖原始數據跨區域遠程傳輸到系統服務器中進行集中管理與分析診斷,并將分析報告以網絡形式發布到各跨區域臨床部門,為醫院開展心電圖檢查項目設立了診斷平臺[4]。在動態心電監測過程中,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云服務平臺接收到患者的生理數據后,能實時地分析數據特征,通過Hadoop集群對歷史數據進行縱向分析、病情與特定人群的關聯性分析,預測疾病風險等[5],從而得到診斷結論及健康評估。另外,云服務平臺中的云儲存模塊可將收集到的大規模數據和診斷報告進行儲存和分類[6],醫護人員和患者能夠根據歷史監護記錄長期監測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異常即可及時就診,達到疾病監測和早期預警的目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提出申請至開始檢查時間短于對照組,對監護環境、監護流程、服務態度、監護質量的滿意度評分及心律不齊事件檢出率高于對照組,表明采用基于云服務平臺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動態心電監測,可明顯縮短患者提出申請至開始檢查時間,避免患者因排隊等待而耽誤病情,從而提高患者對醫院動態心電監護的滿意度,并能夠早期發現心律不齊事件,對患者疾病早期診斷與治療有重要臨床意義?;谠品掌脚_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醫院心電圖專業人才的資源共享,使更多科室或社區醫院可開展動態心電圖檢查,并優化了醫院動態心電圖的檢查流程,提升了檢查效率,減少誤診、漏診情況;基于云服務平臺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能使患者實現就近就醫,無需進行周期較長的預約等待亦能接受專業醫師的診斷服務,節省了醫療費用。
綜上所述,基于云服務平臺的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應用于動態心電監測中,能夠縮短患者提出申請至開始檢查時間,提高患者的心律不齊事件檢出率及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