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飛,王曉林
(1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中心醫院 婦產科,遼寧 鐵嶺 112599;2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婦產科,河南 鄭州 450007)
子癇前期是指孕婦妊娠20周后出現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患者多伴有尿蛋白陽性或血小板減少等癥狀,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則會對母嬰生命及妊娠結局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在常規篩查中,通過全面良好的篩查工作,早期預測及篩查出子癇前期高風險人群,及早給予干預,控制病情發展速度,改善妊娠結局[1]。研究[2]表明,唐氏篩查指標對子癇前期病癥有一定的預測價值,將其應用于子癇前期篩查中,可盡早查出孕婦是否患有子癇前期或患病風險等,使其病癥能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分析唐氏篩查指標在子癇前期篩查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中期唐氏篩查的15 000孕婦中選取1 0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唐氏篩查指標為高風險的500例孕婦設為觀察組,將唐氏篩查指標為低風險的500例孕婦設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8.33±3.23)歲;行唐氏篩查時妊娠周期15~20周,平均妊娠周期(18.12±2.11)周。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8.41±3.28)歲;行唐氏篩查時妊娠周期15~20周,平均妊娠周期(18.19±2.07)周。兩組孕婦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孕婦及其家屬簽字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經病例核查,孕婦正常孕周均接受唐氏篩查;②分娩年齡<35歲,孕周15~20周;③篩查前無高血壓、糖尿病等合并癥。排除標準:①妊娠24周內終止妊娠;②雙胎或多胎妊娠;③妊娠前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
1.3 篩查方法兩組孕婦均接受唐氏篩查,篩查方法如下:清晨抽取孕婦空腹靜脈血3 m L,血液標本經3 000 r/min、20 min離心后,將上清液置入抗凝管中,置于-80℃環境下保存。檢測時需提前1 d將樣本取出,待其初步復溶,檢測前2 h使其在25℃~26℃環境下自然復溶。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公司,Access2)及其配套試劑檢測復溶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β-人絨毛膜促性腺素(β-hCG)、游離雌三醇(uE3),同時對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進行追蹤調查。
1.4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孕婦經唐氏篩查后的AFP、β-hCG、uE3水平。②對比兩組的分娩周期、新生兒出生體質量,以分析判斷子癇前期對孕婦妊娠情況及新生兒健康的影響。③對比兩組孕婦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子癇前期、羊水過少、胎盤早剝等,以分析判斷唐氏篩查高風險對并發癥情況的影響。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唐氏篩查相關指標觀察組唐氏篩查后的AFP、uE3水平低于對照組,β-hCG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唐氏篩查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孕婦唐氏篩查相關指標比較(±s)
?
2.2 妊娠相關指標觀察組的分娩孕周短于對照組,新生兒出生體質量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的妊娠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孕婦的妊娠相關指標比較(±s)
?
2.3 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1.00%,高于對照組的3.40%(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孕婦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子癇前期是一種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妊娠滿20周后出現,主要臨床癥狀為血壓升高、尿蛋白陽性。若病情得不到及時控制,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眼花等嚴重伴隨癥狀,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影響妊娠結局[3-4]。因此,需盡早查出孕婦患子癇前期病癥高風險人群,并及早采取干預措施,以改善其妊娠結局。
在子癇前期篩查中實施唐氏篩查,可有效查出患者具體的患病情況,使患者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在唐氏篩查中主要是對AFP、β-hCG、uE3這三項指標進行檢測,其中AFP是一種糖蛋白,一般由胎兒肝細胞或卵黃囊合成,具有免疫抑制、運輸等多種功能,對胎兒的肝臟有重要的保護作用,使胎兒能順利成長,同時由于此物質主要由胎兒分泌,因此胎兒娩出后,孕婦體內AFP水平應明顯下降[5]。妊娠期間AFP可經胎盤進入孕婦體內,但當孕婦患子癇前期時,其全身小動脈易出現痙攣現象,則影響胎盤血流量恢復,進而影響血液循環,經胎盤進入孕婦體內的AFP含量也會有所下降,因此與正常體檢的孕婦相比,子癇前期孕婦AFP水平會更低。β-hCG亦屬于一種糖蛋白,胚胎著床時其含量會急劇上升,可加強、調節子宮內膜細胞,對胎兒有較好的保護作用。若孕婦患有子癇前期病癥,則其小動脈痙攣時會影響胎盤血流量,還易引發缺氧,因而為了保護胎兒,促進細胞滋養層的分裂增殖,β-hCG水平會出現上升,以改善孕婦的妊娠狀態,因此與正常體檢孕婦相比,子癇前期孕婦β-hCG水平會更高。uE3是一種雌激素,主要由胎盤合成,因此若孕婦有子癇前期病癥,胎盤出現缺血缺氧,有一定損傷狀況時,胎盤正常功能一定會受到影響,孕婦體內的uE3水平會明顯下降。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唐氏篩查后的AFP、uE3水平低于對照組,β-hCG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唐氏篩查可有效查出孕婦是否患有子癇前期病癥。本研究結果亦顯示,觀察組分娩孕周短于對照組,新生兒出生體質量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表明子癇前期孕婦的妊娠相關指標異常,不良妊娠結局風險增加,即中期唐氏篩查高風險人群子癇前期發病率升高,容易發生不良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對孕婦進行唐氏篩查,可有效檢出孕期患子癇前期等病癥的高風險人群,及時干預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孕婦的妊娠結局,保障母嬰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