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劉倩,李越,張婷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人民醫院 內科,河南 鄭州 450009)
帕金森屬于臨床常見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人。該病發展緩慢且難治愈,患者常伴有認知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等,對其生活質量影響極大[1-2]。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多巴絲肼、普拉克索等藥物治療帕金森患者。基于此,本研究探討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對帕金森患者認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3例,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n=31)和研究組(n=32)。對照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57~76歲,平均 (66.33±5.24)歲;病程1.2~6年,平均 (4.35±1.62)年。研究組男22例,女10例;年齡59~75歲,平均(68.45±5.42)歲;病程1.5~6年,平均 (4.54±1.1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多巴絲肼片(浙江耐司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120)治療,口服,62.5 mg/次,3次/d,28 d后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劑量調整為125 mg/次,1次/6 h。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普拉克索片(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367)治療,初始給藥劑量為0.125 mg/次,3次/d,5~7 d后根據患者耐受調整劑量,之后每周適當增加0.125 mg/次,3次/d,單次最大劑量<0.5 mg。兩組患者均持續用藥3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認知功能: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3]評估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該量表包括執行能力、注意力集中、語言、記憶、抽象思維、計算等11個項目,滿分30分,≥26分表示認知功能正常,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認知功能越好。②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 L,離心處理獲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兩組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干擾素-γ(IFN-γ)水平,相關試劑盒由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③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失眠、嘔吐、頭暈、嗜睡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認知功能治療前,兩組的MoCA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的MoCA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的MoC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MoCA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MoCA評分比較(±s,分)
?
2.2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療前,兩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TNF-α(μg/mL)IL-1β(ng/mL)IL-2(ng/mL)IL-6(pg/mL)IFN-γ(μg/mL)治療前 研究組 32 2.79±0.75 0.63±0.18 9.64±4.53 225.24±35.48 14.18±4.13對照組 31 2.78±0.64 0.64±0.24 9.67±4.57 224.59±36.89 14.22±4.35 t 0.057 0.188 0.026 0.072 0.037 P 0.955 0.852 0.979 0.943 0.970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 32 1.82±0.32*0.29±0.13*5.18±2.18*179.23±31.56*7.24±3.56*對照組 31 2.32±0.44*0.49±0.15*7.44±2.21*206.13±33.15*11.66±3.78*t 5.170 5.661 4.086 3.299 4.779 P 0.000 0.000 0.000 0.002 0.000
2.3 不良反應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2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9.03%(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帕金森病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臨床多認為是由多巴胺水平降低所引起,易導致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增加其家庭及社會負擔[4]。目前,帕金森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多巴絲肼片屬于臨床常用藥物,主要由左旋多巴和芐絲肼組成,左旋多巴可進入中樞形成多巴胺,通過改善多巴胺水平以達到控制帕金森病情的目的,但帕金森患者往往需長期服藥,隨著服藥時間延長,患者易產生耐藥性,嚴重者將出現嗜睡困倦、頭暈失眠、晨僵、開關現象等不良反應[5]。因此,臨床常聯合其他藥物治療帕金森,以提高臨床療效。
研究[6]表明,炎性因子在帕金森發病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的MoCA評分高于對照組,TNF-α、IL-2、IL-6、IL-1β、IFN-γ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治療帕金森效果確切,能夠提升患者的認知功能,抑制其炎性反應,且不良反應較少。究其原因在于:普拉克索屬于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口服后機體可在短時間內充分吸收,在血液中保持較高的濃度,使黑質多巴胺受體持續興奮,從而達到改善患者認知障礙的目的;同時普拉克索能夠抑制左旋多巴形成酰基,加快黑質神經細胞功能恢復,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使患者病情得以控制[7]。多巴絲肼能夠對多巴胺不足給予有效補充,修復壞死的大腦黑質細胞,并為多巴胺分泌創造良好的環境,進而消除患者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等臨床癥狀。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可發揮協同作用,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注意的是,普拉克索與多巴絲肼聯合應用時,需根據患者個體恢復情況遵醫囑合理調整劑量及服藥時間。
綜上所述,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治療帕金森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抑制其炎性反應,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