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江蘇金湖縣供電公司 梁德斌 柏海歐 郭榮清
6月21日,從國網公司公布的5月同期線損排名信息中獲悉:江蘇淮安金湖縣供電公司入選國網同期線損管理“百強縣”,另有5家農村供電所并列全國第一,入圍“百強供電所”。
“今年1至5月,我公司有7家農村供電所累計18次入選‘百強供電所’,占供電所總數近八成,17人榮獲‘線損達人’稱號。”江蘇淮安金湖縣供電公司負責人唐志東表示,“線損管理水平的提升,與源頭管控,全過程跟進,同步監察密不可分。”
線損管理的基礎數據信息準確性對臺區線損有著直接影響。江蘇淮安金湖縣供電公司嚴把源頭關,由發展部牽頭,營銷與運檢部門協同工作,把住新上臺區現場驗收關,保證戶變關系準確無誤,及時監測臺區線損率,確保新上臺區線損率合格。
公司在新上臺區數據信息管控上,做到五到位,即用戶與變壓器關系對應到位;表計信息與用戶關系對應到位;用電采集系統信息與營銷系統信息對應到位;線路信息(生產信息系統PMS)與用采系統信息對應到位;現場信息數據與系統數據信息對應到位。
“針對原始數據信息的準確性,我們借助營業普查,逐臺逐戶進行拉網式排查,核對用戶信息,做到現場與系統信息的準確無誤。”公司三新公司負責人朱成表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了非居民用戶8741戶的原始數據核查,超額完成了國網公司的序時進度要求。
公司黨委充分發揮紀委監察力量,協助專業部門強化同期線損管控,組織公司、單位(部門)、供電所(班組)三級協同監督機構,形成個人對班組,班組對部門,部門對公司分層負責的監督體系,全程參與同期線損管理。
“同期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如果單打獨斗,困難多,難度大。”金湖縣供電公司分管負責人李大銀說。“我們采取共享模式,不論共性或個性問題,使各級管理人員能夠知道問題及解決辦法。”

技術人員正在更換安壓器
公司定期組織召開每月線損分析會,由同期線損管理百強所、線損管理達人直面問題,現場談經驗,提出解決之道,達到治理一條,消除一條,避免一類的效果。同時建立線損分析案例庫,匯集線損稽查診斷、整治措施和典型案例,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管理模板供線損管理人員學習應用。
4次進入國網同期線損百強榜的塔集供電所推出“集中整治共享法”,提出建議、分享經驗、交流做法、解決問題,達到互幫互助,共同提升。連續3個月進入國網線損百強榜的戴樓供電所推出每日“123”工作法,即一抄,通過用電采集系統抄錄前一天的電量;二排,排查責任臺區和疑似客戶;三當日,當日故障,當日消缺,當日恢復。黎城供電所推出“群防群治”工作法,將臺區經理每日業績通過走廊液晶顯示大屏幕看板進行展示,由管理人員及臺區經理針對弱勢臺區提出解決之道,方案優越的在月度績效上體現。前鋒供電所的“一線一案”“一臺一策”。閔橋供電所的“系統現場兩跟蹤”等工作舉措推動了全縣線損整治向好向優發展。
供電所的線損指標屬于末端指標,高低壓線路狀況、供電可靠性、用電性質、計量故障、電壓質量等都將影響國網同期線損指標。金湖縣供電公司從技術、管理兩方面著手,推出“超高必查,查必見底,違規必究,治必到位”的四必原則,將同期線損管理向精益化推進。
大數據作為線損管控的“利器”,在管理層面上,公司通過深化一體化電量與線損管理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等各類系統數據和營配調貫通建設成果應用,原端數據治理,精準監測、甄別、定位和分析電流、電壓、線損、電量波動等數據變化情況。對發現的問題監督立行立改,專人專責管理,控制增量,消除存量,達到日發現、日分析、日消缺的最高要求,使高損臺區整改有計劃、處理有進展、過程有監督。
此外,在技術層面上公司做到精準施策。戴樓供電所戴樓農業隊1#臺變線損波動大,該所采取技術手段,對60家用電客戶進行拆分,新增一臺200 kVA配電變壓器,通過整改,線損波動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外力破壞被視為同期線損管理的最大障礙,有著不可預測和不可操控的復雜性。對此,公司組織相關單位聯合開展監察性巡視,對可能危及線路設備安全隱患進行逐一排查,及時更換到周期的電氣設備,同時推進中壓線路絕緣化改造,清理周邊超高樹木。如今,閔橋和金南供電所雙雙進入5月“百強供電所”行列。
2021年1—5月,公司累計實施10 kV線路絕緣化改造36.96 km,新上環網柜12臺、新增配變5臺;累計清理通道樹木556棵、消除一般缺陷307處、嚴重缺陷12處;更換時鐘偏差表計1891塊。
5月18日,塔集供電所陸河2#變配電臺區已經連續三天其日線損率達9.5%,這個異常指標引起了該協同監督員紀明宏和姜錦柱的注意。兩人與營銷員朱華忠現場核查,發現是處于線路末端的養殖大戶徐愛來,蟹塘131臺1.5 kW的電動機同時工作所致。
次日,接到塔集供電所的反饋后,金湖縣供電公司營銷部、運檢部等部門將一臺閑置的200 kV配電變壓器,移位至徐愛來養殖的蟹塘口,當天完成了整治工作。讓臺區經理吳祖軍如釋重負。
公司同期線損的整治做到“三掛勾”,即供電所管理人員與臺區經理“一對一”掛鉤,供電所人員監督并協助臺區經理做好同期線損的日常管理,對指標負責;同期線損業績與月度績效掛鉤,以3:7的比例實施獎懲,在月度工資中兌現;與年度評優掛鉤,年度內,所管理的臺區同期線損處于上游的,作為優先條件列入評優范圍,相反,對人為原因造成同期線損指標下降的,多次止步不前的,不參與年度各級評優。
“‘三掛鉤’,用考核機制倒逼管理提升,改變以往的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形成人人有指標,個個肩上有壓力的爭先干事氛圍。”李大銀表示。塔集供電所因多次入圍同期線損全國百強所,獲得額外獎勵高于其他供電所。
“五一”長假期間,金湖縣供電公司中壓線損管理專職趙晨發現,20 kV樓莊線日損失電量突增,對比4月線損值存在明顯異常。公司紀委監察第一時間介入,發展部與運檢部、營銷部、財務部等部門協同監督人員經分析、排除,最終將某金屬制造企業鎖定為疑似用戶。5月6日,公司監察人員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前往該企業突擊檢查,一舉查獲了該用戶的違法竊電事實,追補電費11.92萬元,追回違約使用電費35.771萬元。
據統計,2021年1—5月公司分區、分壓線損合格率均達到100%,至5月底,10(20)kV分線線損合格率和400 V臺區線損合格率均達到98%以上,高損線路和負損線路下降到零條,高損臺區下降到0.11%以下,負損臺區下降到0.08%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