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西旅游工藝品的設計與開發,不僅可以推動傳統民間工藝的傳承與保護,而且可以實現當地工業與文化旅游經濟的發展。侗族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形成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其中侗族傳統圖案為廣西旅游工藝品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無盡的源泉,可以有效提升旅游藝術品內在的品質,體現侗族民族特色,增加旅游附加值,推動當地特色旅游業的創新發展。因此,本文主要對侗族傳統圖案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展開論述與分析。
【關鍵詞】侗族;傳統圖案;廣西;旅游工藝品;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9-163-03
【本文著錄格式】張書源.侗族傳統圖案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博覽,2021,05(09):163-165.
侗族特色傳統圖案應用于廣西旅游工藝品中,能夠傳承當地特色的文化藝術,挖掘內在的民族精神,豐富藝術品設計形式,升華現代工藝的內涵,實現傳統民藝與現代工藝的融合,對保護與傳承傳統少數民族文化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來看,有的設計開發人員不重視對傳統圖案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再加上制作流程簡單,制作工藝粗糙,不能有效體現傳統的民族特色,導致旅游工藝品競爭力比較弱,無法實現更好的發展。為了讓傳統文化散發新的活力,設計人員要結合侗族傳統圖案的藝術特征,充分利用現代工藝設計方式,不斷打造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的藝術產品,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和感受,從而推動廣西旅游工藝品的特色發展,增加當地經濟收入。因此,本文主要結合侗族傳統圖案的藝術特征,結合實際開發設計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一、侗族傳統圖案藝術特征
從侗族傳統圖案來看,紋樣鮮亮美麗,色彩搭配豐富,圖案構思精巧,手法工藝靈活,體現了特有的民族藝術特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傳承價值。下面主要從不同角度分析侗族傳統圖案藝術特征。
(一)侗族傳統圖案類型具有多樣性的特征
侗族的先人在先秦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黔首”,通常認為是古代百越人發展而來。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一代又一代侗族勞動人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就目前而言,侗族主要分布貴州、湖南、湖北、廣西等地,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體現了侗族人們內在的精神價值和文化內涵。在侗族傳統圖案中,融入了很多自然紋樣,山川樹木、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等,這是與侗族人們的生活環境分不開的,他們長期以農業為生,在傳統民藝創作上,融入了很多大自然中的圖案元素。在侗族刺繡中,就有桃花、八角花、榕樹花、盤龍紋等,傳統藝人運用夸張、修飾、重疊等方法,在通過二方連續或者四方連續的方式,把真實存在的事物與個人的想象力充分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圖案紋樣,體現了侗族特有的審美情趣,在這些紋樣繽紛富麗的背后,反映的是侗族千百年的發展歷史。比如侗族人們習慣在衣服的衣邊和袖口上繡上一些小花,這大多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桃花、油桐花以及杜鵑花等,形成了極具民族特色的花草紋、樹紋等,其中樹紋多以太陽為中心,向四周發射光芒。多樣性的傳統圖案為當前旅游藝術品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設計靈感,能夠給人不一樣的體驗感。
(二)侗族民族傳統圖案色彩豐富
色彩融入了人們不同的思想情感,體現了不同的審美追求和藝術特色,能夠給人不同形式的視覺效果。自古以來,侗族人們在長期生活和生產過程中,通過選擇不同的色彩,然后進行不同的組合,應用到衣食住行上,表達內在的思想情感。廣西地處我國西南,屬于亞熱帶氣候,一年四季常青,自然景物多種多樣,這對當地侗族人們對顏色的審美與運用產生了十分明顯的影響,常見的顏色有白色、粉色、綠色、紅色、橙色、藍色等,多以深色為背景,通過靈活多樣的組合方式,運用冷暖色搭配,形成多樣化的效果,體現非常靈活的層次感和節奏感,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比如侗族以龍蛇為神靈,其中服飾紋樣中的龍紋與我國古代王朝莊嚴的龍紋不同,而是被設計成了善良可愛的形象,運用了深藍、淺藍、粉色等搭配,通過特殊針法,利用馬尾繡做成,整體構思精巧細膩,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彰顯了侗族特有的藝術神韻。
(三)侗族民族傳統圖案具有多層次的寓意
侗族民族傳統圖案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經過了長時間的演變,形成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元素,具有多層次的寓意。從瓷器、青銅器、銀器以及漆器等上面的圖案來看,大都反映了侗族人們對生活的理解,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傳統民間藝術,比如美術、服飾、刺繡等圖案,體現了特有的民族風情和文明精神,寓意吉祥、祝福等。從傳統圖案符號來看,有的象征著侗族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反映了人們特有的生活情趣,承載著文化的記憶,是人們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作為一個以農耕為主的民族,侗族喜歡在田中養魚,形成了對魚的崇拜,因此,傳統圖案的魚紋寓意吉祥、幸福,這些多出現在傳統服飾圖案中。另外,長期以來,侗族人們憑借自身的聰明智慧,把特有的審美情趣和多樣的文化內涵融入到不同傳統工藝品中,設計和開發了絢麗多彩和獨具一格的傳統圖案,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二、廣西侗族傳統圖案在旅游工藝品開發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從廣西侗族傳統圖案在旅游工藝品開發現狀來看,當地設計開發了多種形式的特色旅游工藝品,比如常見的有掛件、擺件以及紡織品等,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推動了特色旅游行業的發展。但是從當前侗族傳統圖案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現狀來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設計開發形式單一、枯燥,沒有真正體現侗族傳統圖案的特色,影響著當地旅游工藝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下面主要針對廣西侗族傳統圖案在旅游工藝品開發應用存在的問題展開論述。
第一,從設計風格上講,有的侗族旅游工藝品只是簡單拼湊傳統織錦、服飾以及刺繡上的圖案,沒有進行現代化工藝的加工,只是單純的模仿,形神不兼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反映侗族文化,但是缺乏內在的靈魂。再加上缺乏現代感和時尚感,沒有融入現代科技文化元素,很難真正激發消費者的購買動機。第二,從旅游工藝產品市場的角度來看,有的工藝產品多為家庭作坊生產,生產規模不大,缺乏品牌意識,沒有真正繼承傳統民族文化的精華,尤其在傳統圖案資源開發,存在自發性和盲目性的問題,雖然多為手工制作,但是制作流程粗糙,很難融入傳統文化,圖案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無法適應當前旅游消費市場快速發展的要求。第三,從侗族傳統圖案內涵開發來看,有的設計人員缺乏對傳統圖案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圖案選擇和顏色搭配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很難真正發揮傳統圖案應有的作用。并且有的設計者單憑個人喜好進行設計,沒有結合旅游工藝品的性質選擇合理的圖形符號和紋樣,不僅影響了產品質量,而且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不能有效開發傳統圖案原有的內涵和價值。第四,從當前旅游消費市場來看,為了凸顯侗族旅游工藝品的優勢,設計人員需要把傳統工藝技術與現代設計方式充分結合起來,迎合消費者的審美需求。但是有的設計人員缺乏對侗族傳統圖案開發的意識,不重視融入傳統圖案,很難從整體上彰顯侗族特有的文化藝術追求,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也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三、侗族傳統圖案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分析
(一)不斷開發優秀的侗族傳統圖案資源
在進行侗族傳統圖案資源開發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提升可行性和可操性,為旅游工藝品設計開發提供借鑒和幫助。第一,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制定傳統圖案資源保護開發體系,針對侗族特色的圖案資源,加強保護和傳承,為旅游產品設計開發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提升傳統工藝制作水平。第二,加強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侗族傳統圖案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重點做好專利、商品以及外觀等知識產權的保護,規范旅游產品設計市場,不斷推動產品創新與發展,為后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三,做好侗族傳統圖案資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提高認識,建立資源保護平臺,堅持保護為主的原則,比如侗族傳統的鼓樓圖案,其特有的藝術手法體現了侗族特有的風土人情,設計人員可以整理和搜集這些圖案,進行優化整合,設計具有侗族鼓樓的雕塑或者模型,或者吉祥物,可以推動傳統圖案的應用與推廣。第四,建立傳統圖案資源保護專項資金,不斷增加傳統圖案保護的力度,不斷開發優美圖案和精品圖案,尤其具有民族特點的經典符號和紋樣,做好修復和推廣工作,不斷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限制,豐富保護形式,為整個圖案保護和開發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選擇合理的應用方法
設計人員要根據侗族傳統圖案的內容,采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突出侗族地方文化特色,進一步開發旅游工藝品內在的價值,體現當地特色民族文化。第一,設計人員要合理利用幾何圖案紋樣。在侗族傳統服飾,包含了大量的傳統圖案,各種圖案顏色各異,通過一定的組合方式,體現了特色的民族服飾風格。比如在旅游掛飾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融入這些圖案,讓旅游工藝品散發新的光彩,寓意幸福吉祥,表達美好愿望,提升紀念價值。第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旅游消費要求越來越來高,既要美觀,又要實用,還要具備民族特色。因此,比如在特色挎包、背包、錢包等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借鑒侗族傳統繡品的圖案和手法,比如四方連續紋樣,通過串聯、穿插的方式,讓包的設計更加簡潔、美觀,符合消費者的審美傾向,體現民族特色。第三,設計人員可以借鑒侗族傳統服飾的圖案,比如“八芒太陽紋”,設計特色的圍巾,可以有效避免傳統單一的設計方式,最大限度豐富旅游工藝品的內涵,采用限量設計的方式,激發消費的購買欲望,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增加藝術品銷量。基于此,設計人員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設計方式,需要不斷融合更多的方法,優化傳統圖案資源配置,從而設計出更高水平的旅游工藝品。
(三)不斷豐富廣西旅游工藝品的功能
為了推動廣西旅游工藝品的創新發展,不斷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在開發和利用傳統圖案過程中,需要發揮市場化的理念,豐富廣西旅游工藝品的功能。第一,設計人員要堅持生活化的理念,增強工藝品的實用功能,提升工藝品的附加價值。在當前人們旅游消費日益多樣化的背景下,為了獲得更多的消費認可,滿足下消費心理,設計人員需要通過挖掘傳統圖案的社會功能,不斷打開和創造新的消費市場,適應當前旅游消費市場迅速發展的基本要求。第二,采用產業化的發展思路。在廣西侗族旅游經濟的帶動下,當地特色旅游工藝品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是為了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當地需要依托自身傳統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文化優勢等,不斷借鑒傳統的繡球、畫扇等圖案,結合以往的經驗,推動產業化的發展,延伸旅游工藝品發展的產業鏈,深入挖掘內在的經濟功能,讓其轉化成經濟資源,逐漸走上一條特色發展之路,真正實現傳統圖案資源的共享,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第三,針對當前市場需求,通過融入侗族傳統圖案,不斷提升旅游工藝品的審美功能,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消費情趣。設計人員要根據當前傳統圖案,不斷挖掘內在的審美元素,讓工藝品更加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提升內在的紀念價值。比如侗族傳統中的花紋圖案,可以應用到家居物品設計中,發揮傳統圖案裝飾美的功能,提升設計的藝術效果。
(四)不斷融入現代技術工藝
侗族傳統圖案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需要借助現代技術工藝,不斷打造旅游工藝品品牌,改進傳統的設計方式和生產工藝,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精神。第一,設計人員要在原有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引進現代技術工藝,通過傳統圖案的應用,彰顯特色的產品外觀、色彩以及包裝,發揮傳統象征作用,既要保證質量,又要體現文化內涵,提升消費者對廣西旅游工藝品的忠誠度,為以后創造更多的經濟財富,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二,在數字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前提下,廣西旅游工藝品設計人員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對傳統的圖案進行數字化的處理,不斷探索新的設計形式,為產品創新設計提供更加豐富的創作思路和素材。在生產工藝上,需要利用數字化技術設備代替傳統的生產設備,提升生產的效率,讓圖案更加清晰,提高旅游工藝品的辨識度。第三,在侗族傳統服飾中,主要以青、紫、白、藍等色為主,因此,設計人員要根據當前侗族傳統圖案實際應用存在的問題,要合理搭配色彩,比如創意雨傘的設計,可以樹立與眾不同的工藝品形象,又能把傳統審美理念與現代設計理念很好的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工藝品的功能,滿足人們個性的審美需求。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當前旅游消費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在侗族傳統圖案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過程中,設計人員要結合當地侗族旅游發展的現狀,立足民族旅游產品的審美需求和消費需求,不斷開發優秀的侗族圖案資源,融入現代技術工藝,豐富藝術表現形式,提升工藝品內在的藝術價值和市場競爭力,設計出更多優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藝品。
參考文獻:
[1]徐新.朝鮮族傳統圖案在吉林旅游工藝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家,2019(12):57-58.
[2]陳碩,吳蘭李,唐安文.仫佬族傳統文化元素在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旅游,2019(07):282.
[3]張文州.論侗族傳統圖案在廣西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10):227.
[4]蘇暢. 蒙古族傳統服飾紋樣在旅游工藝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工業大學,2018.
[5]吳紅梅.廣西民族傳統圖案與地方性旅游工藝品設計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5(06):24-28.
[6]吳紅梅,吳婕.論廣西傳統圖案在瑤族旅游工藝品中的應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04):8-10.
[7]唐麗.巴文化傳統符號與旅游工藝品設計的融合[J].裝飾,2014(07):129-130.
作者簡介:張書源(1983-),男,湖南祁東,助教,研究方向為軟裝和旅游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