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最終目的應該是在美術教育中充分尊重學生,為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為當前的社會發展培養具有獨特個性的創新型人才。所以美術教師可以在美術分層教學模式下開展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美術創作活動,大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促使他們個性充分發展,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
【關鍵詞】美術分層教學;美術創作活動;學生個性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0-0135-02
On the Creation of Fine Ar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dividuality under the Mode of Stratified Teaching
(Shuanggou Primary School, Meiling Street,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CAI Chonghua
【Abstract】The direction and ultimate goal of art education reform should be to fully respect students in art education,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free development space, and to train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unique personality for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art teachers can carry out art creation activitie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under the mode of art stratified teaching, vigorously cultivate and develop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urge them to fully develop their personality and possess good personality quality.
【Keywords】Art hierarchical teaching; Art creation activities; Studen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學生美術創作的過程就是他們經過充分的思考,將個人情感和經歷轉化成美術作品的過程,首先是個體獨特的創造性的活動,其次才是團隊協作的過程。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經歷、對事物的認知和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應該在美術課上提倡分層美術教學,提供更有利于不同學生個性發展的創作環境。在分層教學的美術創作的具體實施過程中,筆者認為可以從教學素材、創意表達、分層多元評價三方面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挖掘獨特素材——個性發展的源頭
在美術創作中,為了讓學生的美術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我們必須注重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將每個學生蘊藏在心底深處的寶藏素材開發出來。教師要鼓勵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比如校園生活、家庭日常、家鄉本土美術資源,從而積累豐富的素材。在教學湘美版小學美術第9冊“家鄉的古建筑”和“小記者”這兩課時,筆者將它們整合為一個連續的組合課,在“小記者”這課的教學情境創設中,需讓學生充分參與和體驗課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筆者將調查對象設為離校不遠的晉江市五店市古建筑群,讓學生實地調查五店市特色建筑,從不同角度手機拍攝五店市建筑群,然后制作圖文搭配的手抄報,了解五店市建筑的歷史、建造特色、建筑的歷史意義等,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開闊了眼界,提高了他們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及對家鄉的情感。這樣的教學方式同時為教師下一節課“家鄉的古建筑”的教學準備了足夠的創作資源,讓學生獲得了很好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只有把美術創作過程和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才能激起學生創作的熱情和欲望,使學生真正獲得有個性的創作能力。
二、分層創意表達——個性發展的風采
每個人審美能力、美術技能、創意水平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分層創意表達中獲得充分的發展。
(一)倡導個性化的分層創作表現
自由表達是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所以在美術創作教學中,教師應倡導學生具有個性化的分層創作表現。教師在美術分層創作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不斷的啟發和引導。比如“日記畫”就是美術創作中最能表達自我的方式,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對自身生活進行記載,豐富了美術創作的素材,記載了自己的心路成長歷程,對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筆者在湘美版四年級上冊“周末日記”的課程設置中,鼓勵學生用繪畫的形式把自身日常經歷用單幅畫或組畫的形式畫出來。這節課能使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美術創作,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促使他們善于表達自我,同時對生活充滿熱愛?!叭沼洰嫛钡雀鞣N形色的美術創作方式,使學生的美術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更貼近每個學生的生活,展現了學生個性各異的風采。
(二)激發學生獨特的想象力
想象力豐富的學生一般都具有強大的美術創作能力。筆者常常讓學生進行各種想象,比如看幾張圖片進行想象,聽一段聲音進行想象,講一段故事后開展想象。這樣的方式能夠放飛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心靈自由地馳騁。比如有一次上課,筆者播放了汽車喇叭、鞭炮、鳥叫、 笑聲、流水聲這幾種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聲音,引導學生從中選擇兩三種自己感興趣的聲音并進行作畫,學生按選擇聲音的內在關聯,創作出了《過年》《春天》《難忘的夏令營》等獨特的想象畫,這也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分層多元評價——個性發展的動力
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美術創作活動時要用各種靈活的、多元的分層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尋找每個學生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恰當的方式指出學生待改進的地方,增強每個學生美術創作和學習的自信,盡可能發展每個學生獨特的個性。
(一)重視學生的創作過程
教師應結合學生個體創作時的態度、創作的具體實施、進步程度進行評價。比如有的學生雖然創作水平有限,但態度積極認真;有的學生經過多次努力,能在原有水平上獲得提高。這些學生的創作雖還未達到最優,但教師都可以將他們評為優,以此方法使學生產生不斷進取的動力,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發展。
(二)進行適當的競爭
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評比,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在小組中的重要性,產生集體榮譽感,努力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在每節美術課中,筆者都會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引導,鼓勵學生欣賞范作,進而進行有意識的個性化創作。教師還應及時對每個學生的作業作出正面中肯的評價。面對作業認真的學生要進行及時的鼓勵,使努力向上的學生受到激勵;讓那些做作業不認真創作的學生受到啟發,爭取向上。
(三)提供展示的舞臺
教師應讓每個學生的作業都有展示的機會,利用班級學習園地、學校美術角、美篇、班級優化大師、微信等線上線下的形式對學生美術作品進行展示與評價,使學生在展示評價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及待改進的地方,不斷完善自我。教師評價學生的美術創作時,在評價的過程、分層方式,作業展示方式都要進行合理的規劃。重視美術創作過程中合理的評價,使美術創作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加油站。
四、結語
總之,美術教師應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滿懷興趣地去創作,啟發他們尋找并運用獨特的素材,鼓勵他們使用創意、有個性的表現方法,并對學生的創意表達進行多元化的分層評價。只有這樣,學生的美術創作才可能內容豐富、包含真情、充滿靈性。
注:本文為2020年泉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分層教學模式下的小學美術發展性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編號:QJYKT2020-12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尹美贊.淺談美術教育與學生的個性發展[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28).
[2]宗維華.談美術教學中鄉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J].新課程導學,2015(31).
[3]蘇佳麗.如何進行小學美術課的分層教學[J].內蒙古教育,2020(18).
[4]張輝.有效實施分層教學 切實提高關鍵能力——特殊教育小學美術分層教學的組織與實施[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
[5]唐穎.以點帶面分層教研 同課異構深研促教——北京市西城區小學美術學科“同課異構”教學展示活動紀要[J].中國中小學美術,2018(07).
作者簡介:蔡崇華(1976.5-),女,漢族,福建晉江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湘美版)。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