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欣
【摘要】隨著信息與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已顯現出其優越性,成為傳統教學方式的一個重要補充。在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優化英語教學設計,開發英語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為學生創造一定的英語環境,增強語言交際的真實感,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提高學生的求知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網絡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網絡教學;英語教學;數字化
一、引言
電子科技的迅猛發展、多媒體設備的急速更新、網絡環境帶給我們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大數據時代賦予社會各行作業的高速運行,使得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面臨新的挑戰,課堂教學的時代更迭呼之欲出。英語是加強國際交流,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必要工具,而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地位也顯而易見。網絡時代的初中英語教學須借助強大的數據和科技支撐,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基礎之上,充分開發適應時代的網絡環境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感受數據時代帶給人們的極大便利,打開學生對于未來世界的創造性思維和激情。同時,借助網絡這個平臺,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教育技術豐富英語教學,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顯得尤為必要。
二、網絡教學模式的優勢
網絡與多媒體技術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向“研究型”“合作型”的教學模式轉變中起到重要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為中心,學生大多時間處于被動接收狀態。多媒體網絡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教材+黑板”的現狀,其優勢突出表現在:
(1)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確立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強大的交互性擴大語言交際練習機會,實現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下時間和空間的
限制;
(3)借助網絡平臺,學生參與網絡交流,既有利于擴大我們的研究行為和成果的影響,更有利于在較大范圍內促進學生所學知識的拓展以及相互啟發與協作交流;
(4)網絡背景下自主合作學習,能夠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教學設計服務,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服務,為實現教學過程和內容的生活化、綜合化和信息化服務。
三、網絡環境為初中英語教學開辟通途
(一)精彩趣味的影音資源激發學生熱情
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教學的學科特點,充滿趣味性和精彩紛呈的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資源非常適合作為初中英語教學激發學習熱情的工具和手段。學生通過有趣的網絡資源,在愉悅和不知不覺中隨著話題的逐步引入而進入到課文的學習,既避免了單刀直入的枯燥,又能將這種愉悅的情緒進一步帶入課文的學習中,以更輕松有效的方式完成對課文的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提升了學習效果,并在全程中培養了有益身心的審美觀,符合學科素養理念對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的引領,使得學生輕松有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培養了審美情趣。
(二)基于網絡的課堂互動帶來別樣生成
基于網絡的初中英語課堂,有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傳統教學,學生有更大的活動空間,教師可以結合網絡終端以提高課堂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設計以活動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定時監控學生的課堂內外學習動態,真正打造開放性的綠色學習型的網絡化教學環境。課堂教學中,可采用網絡課堂合作小組的形式展開。讓全班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經小組討論分工,各成員明確各自的任務;分頭行動,搜集資料,在此過程中各組成員保持交流;小組討論并就各成員通過網絡資源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分析、整理,然后展示小組成果。匯報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通過終端屏幕共享的方式來進行介紹,也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相信這樣的生成方式會讓孩子們既充滿探索的激情,又遏制不住地迸發創造思維的火花。教師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完成任務。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得到維護,但不代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無事可做,恰恰相反,教師應該起到關鍵的橋梁作用,無論是課堂的組織,任務的分配,小組的調度,還是網絡資源的合理運用觀察,每一個環節教師都應與學生同行,并隨時做好協調。
(三)速度激情的遠程教學打破時空限制
基于網絡環境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通常符合以下過程:獨立活動、合作探究;不同問題,自由選擇;練習反饋,實時統計;多元互動,有效對話。打破時空限制的遠程作業布置批改、遠程視頻教學直播功能將為初中英語教學打開嶄新局面。遠程視頻教學直播功能,即空中課堂,教師不在學校也可遠程直播授課,不在班的學生也可在終端聽課,和班上學生一起參與課堂互動;直播課程也可以自動錄制,便于回看,不限時空實現了課堂教學、資源分享、作業反饋、針對性講解。網絡環境之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優勢便在于,可同時給多個班、大量學生上課。學生手中終端的充分利用也將為作業傳達、即時批改、訂正發回等帶來速度與激情的體驗。網絡的運用真正讓老師和學生實現教學的空中零距離,課內外的時空壁壘被敲碎。
(四)豐富強大的學科資源庫凸顯學科特色
網絡環境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不僅實現了課堂教學的便利,將課堂教學瞬移到了全時空,更加在教學過程的逐步積累之下,收錄和建成英語學科特色的數字化資源庫,實現學生課堂內外的實時測評與反饋的功能。學生可以在網絡環境下在線選擇需要的資源進行自學和鞏固,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以及無紙化操作的大挑戰。同時,基于英語學科特點,大量的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資源也將能實現同步呈現,讓學生自取式選用、根據需求重復選用或分布使用等。不斷地操作、回放,不定期的學習更為知識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形成帶來極大的便利。同時,在資源庫被充分使用的前提下,后續資源的疊加和資源收集品質的提升也將被更加重視。
四、網絡環境教學對初中英語教師提出要求
(一)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更新
網絡環境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形式。常規教學手段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而教學模式又需遵循新課標理念,學科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更高要求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更新不是推翻重來,而是如虎添翼。
(二)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
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一是要求教師要熟悉網絡環境資源、熟練操作網絡終端設備,以及要具備當學生終端設備技術顧問的能力。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設計、總導演、場務的角色,而且需要具備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對于出現的新型的突發狀況和問題進行及時處理的能力。二是對教師在網絡環境下教學的全程駕馭和導航能力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網絡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生在游刃有余地學習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利因素,如過度關注課外趣聞,無意登錄非綠色網站或進行病毒性文件的傳播等,這些都需要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的老師們具備事先留意、多加關注和及時止損的能力。
(三)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關注的不是技術,而是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網絡環境技術
技術是人為創造、服務于人的存在。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網絡技術更是基于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下的網絡技術。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原汁原味、教學得法,充分利用師生間的雙邊互動,生生間的對學互動,小組間的組學討論,大量發揮英語語言使用的功能,通過反復多樣的訓練強化語言的認知,提升教學和學習效果,而不是被網絡技術牽著鼻子走,不然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沒有網絡不會上課的現象,失去了獨立研究課本、教研課堂教學的能力。最終導致網絡替代教師,教師可有可無。
我們必須堅持一點,即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是更加不可或缺的存在,要積極對課堂把控,對學生引導,讓學生主演,適時出手點撥難點,解決問題,正確導向。
五、總結
網絡環境和數字時代帶給社會的重大變革同時也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生機。教師要改變和改善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熟練掌握網絡環境教學的技術手段并為我所用,同時摸索網絡環境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點,充分利用網絡環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中不斷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學范式,達到使學生更有效度地建構所學知識的意義和目的。
【參考文獻】
[1]蔡沛東.基于網絡環境下初中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0(21) .
[2]倪青青.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情感讀本,2019(15) .
[3]姜靜輝.網絡環境下如何實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5(101) .
[4]王柯.淺議多媒體環境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2015(16) .
[5]程玲.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4(08) .
[6]吳月萍.網絡環境下進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體會 [J].中小學電教,201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