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寧
摘 要:近幾年,我國相繼出臺關于鄉村振興實施舉措,以河北省承德為例,雖然已制定了鄉村旅游人才培養策略,但從實際需求來看與承德鄉村旅游發展現狀有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現在旅游人才素質不達標以及人才結構設置不合理等方面,因此本文從鄉村振興戰略出發對承德鄉村旅游人才支撐問題進行研究,并從院校教育、人才引進以及職業培訓等方面提出人才培養方略,以期為日后提升承德鄉村旅游人才技術水平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旅游;人才支撐;承德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2021年度承德市科學社會發展研究課題“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承德鄉村旅游人才支撐問題研究”(2021201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逐漸提高,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集中體現在我國旅游行業的迅猛發展以及旅游人數逐漸增多。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十九大期間所作出的促進我國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對于鄉村經濟建設也可起到促進作用。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人才配置是產業規模擴大的關鍵因素。同時,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挑戰,也為我國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實踐基礎,是新時代鄉村經濟發展的思想指南和行動指引。基于此,人才因素是開展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因此國家要積極培養新型農民,加強鄉村旅游產業開發,加強鄉村旅游人才建設,進一步發揮鄉村旅游人才支撐作用,實現創新鄉村人才培養戰略,以提升承德市整體經濟發展水平。
近年來,承德市相繼出臺了培養鄉村旅游專業人才政策,旨在積極培養鄉村旅游專業實用人才,提升鄉村旅游服務水平,以有效實現鄉村振興。隨著河北省旅游相關意見的提出,進一步加強了全域鄉村旅游人才的保障[1]。具體的工作開展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進行全域旅游體系以及與旅游行業相關人才培養時,必須重點規劃旅游行業發展、實現新時代旅游管理、發展鄉村旅游專業技術、引導旅游人才進行旅游服務和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
第二,在實行旅游人才培養計劃時,需要進一步加強實用旅游體系隊伍建設,確保人才的專業技術性。除此之外,還可以積極引進具有高學歷、高素質、高能力的“三高”旅游專業人才,進一步為建設承德新型旅游鄉村提供相應支持。
第三,在《河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中明確指出,為提升旅游行業的服務質量,可通過相應的人才業務培訓、鄉村旅游從業者的業務培訓、提升酒店工作人員禮儀等幾大方面開展,不僅可以提升從事鄉村旅游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實現承德市旅游服務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最終為河北省承德市鄉村旅游產業建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本文重點針對承德市鄉村旅游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鄉村旅游管理中的高層、中層、基層管理人員各占比7.1%、16.4%、76.5%。因為旅游屬于人員密集型行業,所以相對于高層、中層管理人才來講,基層旅游人才需求量更大,但結果顯示基層旅游人才極度缺乏,必然影響整個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2]。此外,河北省對于高層、中層管理人才的培養也存在重視度不夠問題,參照承德市旅游管理現存問題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鄉村旅游行業缺乏高學歷高層次人才
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最重要影響因素就是人才問題,唯有廣納高學歷高水平的旅游專業人員才能提升鄉村旅游未來的經營狀況和發展水平[3]。經過一系列的調查顯示:承德市17家鄉村旅游點,從事鄉村旅游行業人員中具有博士、碩士以及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員僅有5人,占人才總數的0.4%;從業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59人,占人才總數的5.7%。
通過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目前該市高學歷人員從事鄉村旅游業的較少。雖然承德市每年均會舉辦旅游人才交流會、旅游高校座談會以及旅游人才培訓等活動,但從本質上來講,仍舊未解決鄉村旅游人才緊缺的問題,且在鄉村旅游人才引進上也稍有欠缺。對于此類問題,承德市也在不斷轉變鄉村旅游人才吸引戰略,但結果并不理想。
此外,高學歷人才缺乏,也進一步導致承德市鄉村旅游發展受阻,從而出現了旅游項目重復建設、鄉村旅游特色不鮮明以及缺少創新性等。從17家旅游地主營項目來看,大部分旅游項目主要集中在欣賞綠植、垂釣等方面,對創新旅游項目以及提升旅游營業額的能力有所欠缺。
(二)從事鄉村旅游業人員大多學歷偏低、年齡偏大
筆者對承德市17家四星級鄉村旅游景點進行調查,發現從業人員年齡在25歲以下、26~45歲、46~60歲的占比分別為21.9%、24.7%、38.7%,且60歲以上人員占比14.7%。調查結果顯示,在46歲及以上從事鄉村旅游人員中,大部分為女性,主要從事的是旅游行業中的餐飲、客房、園藝等崗位。鄉村旅游人員大多學歷偏低且年齡偏大,其中初中及以下學歷人員占比57.4%,高中學歷人員占比為21.8%,大專學歷人員占比為14.9%[4]。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中青年群體都選擇外出工作,造成農村老齡化以及空心化現象嚴重,致使鄉村旅游服務人員年齡偏大、學歷較低且多以女性為主,無論是旅游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都會稍有欠缺。
(三)從事鄉村旅游人員流動性較大、待遇偏低
本文通過對從事鄉村旅游人員薪資水平的調查顯示,鄉村旅游地工作人員收入普遍偏低,服務人員年平均收入在21 749元左右,旅游管理人員工資在38 295元左右,與承德市農村常住居民年平均收入相較而言,從事旅游行業人員工資待遇偏低,這也是導致從事鄉村旅游行業人才流動性較大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鄉村旅游行業人員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相差較大,鄉村旅游地的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流動性較高,平均員工流動率為29.7%。由此可見,旅游行業人員不穩定因素容易對鄉村旅游產生負面影響,制約鄉村旅游行業整體發展[5]。
(四)鄉村旅游行業培訓機制不健全,招聘渠道過于單一
承德市發展從事鄉村旅游業工作的多數是靠朋友推薦、村民互相介紹等,其員工主要是農村待業人員,其非專業性直接造成旅游服務質量偏低。此時,招聘新型鄉村旅游人才是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但承德市并未注重對專業人才的招聘和引進[6]。員工培訓是最能提升旅游行業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有效辦法,筆者對承德市從事鄉村旅游行業人員培訓次數進行調查發現,年培訓次數大約在1.31次,培訓時長大約為1.49天,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客房、餐飲、綠植養護以及安全知識方面,對于其他方面的培訓如職業素養、服務意識、溝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培訓的較少,導致鄉村旅游人員服務水平存在一定的欠缺。除此之外,鄉村旅游培訓方式單一、缺乏培訓規劃以及缺乏資金投入等問題也存在,限制該地旅游業發展空間。
(一)借助政府支持為鄉村旅游人才建設創造客觀條件
目前,承德市的鄉村旅游發展以政府為主導,在后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旅游人才培養[7]。其中,包括鄉村旅游的政策、公共物品和設施的投入、對鄉村旅游企業的扶持以及統籌規劃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繼續發揮其主導作用。除此之外,政府還需要加強鄉村旅游人才支撐體系的建設,建立相應的人才引進體系,鼓勵年輕、有才干的旅游專業人才前來為鄉村旅游行業做貢獻,對引進的人才需要給予生活補貼以及薪資補貼,從最根源處提升人才就職意向。同時,還可以建設承德市鄉村旅游人才信息庫,進一步完善人才就職落實和人才就職監督機制,加強對人才流動動態監測,確保人才能穩定地在鄉村旅游行業中發展。
(二)深化鄉村旅游行業產業融合,提升鄉村旅游企業的造血能力
鄉村旅游人員流動性較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偏低,因此鄉村旅游行業要想進一步挽留人才,就需要做好此項工作,方能真正提升鄉村旅游行業經濟效益[8]。雖然承德市目前鄉村旅游行業發展態勢較好,但仍存在鄉村旅游效益不高的問題,部分旅游企業經營期間營利經常受到客觀因素制約。例如,花海欣賞以及季節性旅游產業,其旅游項目主要集中在花卉綻放季節,其余時間不能進行旅游觀光,導致鄉村旅游收益受限。因此就需要加強旅游企業的造血功能,大力創新發展旅游項目,將承德市本土文化融入旅游行業中,增加其余時間的旅游收入,為從事鄉村旅游行業人員提升工資待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健全鄉村旅游教育體系,完善鄉村旅游行業培訓制度
目前,鄉村旅游人才缺乏,旅游產業發展必然隨之受阻。因此,要健全鄉村旅游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機制,教育部門可以加大鄉村旅游人才的培養力度,健全城鎮、鄉村、學校三方之間人才培養體系。承德市鄉村旅游缺乏高學歷、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從事鄉村旅游行業的人員服務水平也需要提高[9]。因此,要結合承德市鄉村旅游特點,將鄉村旅游企業與高校旅游專業人才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深化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重點培養鄉村旅游人才。
(四)采用多元化發展模式經營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旅游向好發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承德市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采用多元化經營模式發展旅游產業[10]。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經營主體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家庭經營主體;二是村辦經營主體;三是社會經營主體。在進行創新鄉村旅游開發時,就要注重對承德當地風土人情、本土文化、歷史、傳統、建筑等的融合分析,總結出適合當地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采用多元化創新規劃旅游產業,更能被人所接受。因此,要注重對鄉村旅游的高效經營管理,不僅能實現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也可使鄉村旅游行業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了進一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將鄉村旅游人才培養放在戰略實施的主要地位。要想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戰略成果,發展鄉村旅游成為關鍵,不僅需要進一步優化承德鄉村旅游結構,同時注重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方可更好地突出承德鄉村旅游特色,確保其在旅游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但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旅游人才培養問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和學習的過程,要根據承德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出較為適合當地鄉村旅游人才支撐體系以及人才培養模式,以確保承德鄉村旅游發展對鄉村振興戰略起到有力支撐作用,促進承德鄉村旅游穩定持續發展。
[1] 李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研究:基于對馬鞍山市的調研分析[J].產業創新研究,2020(17):35-36.
[2] 梁晶.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與創新模式分析[J].遼寧農業科學,2020(2):52-54.
[3] 宋河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村旅游智力扶貧[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115-118.
[4] 李濤,李萍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人力資源開發研究:以句容市省四星級鄉村旅游點為例[J].中國商論,2019(3):82-83.
[5] 毛茉.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鄉村旅游發展對策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南方農機,2020(9):100.
[6] 蔡雪潔,段陽陽,孟莉,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宿州市鄉村旅游扶貧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38-41.
[7] 范曉慧.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5):28-29.
[8] 趙希寧.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榆林市鄉村旅游發展問題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20(18):154-156.
[9] 李娟梅.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鄉村旅游從業者職業能力提升探究[J].成人教育,2019(6):63-67.
[10] 鮑曉寧.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實用人才培養體系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新商務周刊,2019(2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