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緣
從心理問題不同程度的檢出率來看,當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問題呈現復雜化、低齡化的趨勢。本文以番禺區為例,探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尋求改善現狀的對策,以期為壓力之下、迷茫之中的學生打開一扇溫暖、能看到更多希望的窗。
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一是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比較高。我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以2018年全區所有中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結果為例:中學生有輕度癥狀的占30.05%,中度癥狀占3.17%,較嚴重和嚴重程度的比例分別為0.32%、0.02%,分別有238及13人。以往嚴重心理問題一般發生在高中階段,而調查結果提示我們:如今初中生也是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群體,這可能與這一群體進入青春期后的生理、心理劇變有關。
二是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不均衡性。我區中小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存在顯著的校際差異,以小學生心理素質量表結果為例,總體得分結果顯示:國家級、省級、市級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特色校在各項因子的得分均高于非示范校、非特色校。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設有專職心理教師,嚴格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充分發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保證向學生開放專業的心理輔導等,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相對較高。
三是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嚴重不足。目前,比較多的學校領導和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認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等到學生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時候才開始重視和干預,這就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和隱患。事實上,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針對個別問題學生開展的教育活動,預防問題發生、促進全體學生心理素質提高才是其主要目標。
二、改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一)加強組織統籌與行政督導力度,加大保障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上至下進行統籌推進。我們要持續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就必須加大組織統籌與保障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區政府的專項督導范圍。針對學生中突出的心理問題,各片區需要進一步加大指導、督促、檢查的力度,組織心理危機定期排查,指導學校及時發現和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
(二)重視專職專用,關注心理教師的成長
一方面明確心理教師的身份和職責,落實專職心理教師的崗位職責,專職專用;另一方面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的投入,建立和其他學科一樣的心理教師培養進修制度。三是學校可組建以校級領導為組長、心理教師為骨干、班主任為主體、各科教師為基礎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團隊,定期開展活動,組織針對性研討,變單兵作戰為團體作戰,營造良好的心理研究氛圍。
(三)是關注校際差異,推動均衡發展
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關注校際間的差異,以及各片區間的差異和不均衡性,開展深入調研,據此積極開展校際間和片區間的交流、幫扶活動,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使被幫扶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最終實現我區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協調發展,讓更多的學生健康成長。
(四)整合現有資源,發揮多方合力
政府部門需要從區級層面整合現有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著眼全體學生,通過分層級的預防、預警和干預,減少學生出現心理危機的可能性,從根本上減少并預防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學校心理救助資源是有限的,因而建立“校—醫聯動機制”,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暢通學生心理危機個案的轉介渠道,就顯得非常必要。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改變將對象局限在特殊學生、重點放在少數甚至個別學生身上的輔導與治療的現狀,關注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幫助其增強心理調適的意識與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從源頭上守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責任編輯 ?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