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鑫強
單元教學設計就是要對學科單元內的知識進行整合。它是教師在對單元知識有整體把握之后的個性化重組和融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北師大版)的小學數學教材又有著和其它版本截然不同的鮮明特色,下面探討了如何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基礎上完成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一、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特點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組織是“情境+問題串”。在每節課的課堂伊始,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都會給出一個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具體情境,在情境中產生好奇,然后在好奇中完成對知識的探索。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是生活化的數學。翻開課本的任意一頁,首先映入眼簾的都是有趣生動的、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圖示。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觸手可得的生活化內容,在學習中產生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并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到的不僅僅是數學知識,更是生活的技能。北師大小學數學教材的編排是活動化的,相比其他版本教材,北師大版沒有給出“例題”“公式”“口訣”,而是用學生活動——比如數一數、擺一擺、做一做之類的有趣形式讓學生體驗數學。
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特點
單元教學設計顧名思義是要對學課單元內的知識進行整合。它是在對單元知識有整體把握之后的個性化重組和融合。既然是重組、融合,就必然要有聯系。沒有聯系的單元整合就像沒有水的面團,必然是散的、不成整體的。因此,筆者認為單元整體教學要注意以下事項:1.要整合教學資源。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之前,需要對整個單元所涉及到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2.要優化教學流程。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課時教學設計最大的不同在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在出發點上是高于課時教學設計的,需要教師從單元整體出發,制定合適的整體的教學計劃。因此,往往需要對課時教學流程有所調整和優化,將原本安排在后面的知識前置又或者將安排在后面的知識前置,有時候為了更好的銜接前后知識,還需要添加額外的學習環節。
三、北師大版小學數學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具體任務
在平時授課的時候,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安排的情境是個好幫手,能夠幫助老師快速完成導入,但是在單元教學設計中第一個需要改造的就是這個情境。教材上安排好的情境是針對當前課時的,也就是說在面對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時候,這個情境還不夠“大”。具體表現在它不能支撐整個單元的知識點,因此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改造。
改造方法我認為有兩種:
第一種是選取一個原有的情境,對其進行擴展延伸,使它能覆蓋整個單元的知識內容。例如,在二年級上冊《圖形的變化》一章,要求學生初步感知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現象。教材給的其中一個情境是曹操逃離華容道,想要學生在玩華容道游戲的過程中認識平移。我將這個情節擴展開:在華融到這一情境感知完平移運動后,曹操成功逃脫,看見小男孩在街市上玩陀螺,由此引出旋轉的知識。既然有男生,那理所當然的也會看見一些小姑娘,她們在剪窗花,引出軸對稱的知識。由此,完成了對華容道這一個小情境的擴充,讓華容道這個情境貫穿整個單元。
第二種是將它全盤推翻,重新建立一個足以支撐整個單元知識的新情境,雖然實現起來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但是自由度非常高。比如二年級上冊的《購物》單元中,要求學生在學習完這個單元后認識大小面額的人民幣;能夠解決簡單的購物問題。提供的是買文具、買衣服、小商店購物三個情境。在我授課的時候我將這三個情境都推翻了,構建了逛超市的情境,超市里面有的區域東西是比較便宜的,適合讓學生認識小額人民幣的,比如零食區。利用零食區零食的價格讓學生們認識五元以及以下面額的人民幣。然后再對零食區的價格標簽進行觀察,補充“分”的認識。第二節課需要認識大額人民幣了,我就讓學生們從零食區走到玩具區,給學生很多很零散的角幣、大量一元兩元的小額人民幣,讓學生嘗試支付購買標價幾十元的玩具……讓學生在玩具區完成大額人民幣的認識。隨后再讓學生們區“逛”超市其他自己想去的區域,購買自己想購買的物品,在這個過程中習得怎樣解決簡單的購物問題。
責任編輯 ?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