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媚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能讓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能促進學生智力和思維的發展,拓展學生多種能力,聚焦課堂深度提升。
一、信息技術激發學習欲望搭建思維平臺
學習欲望是提升學生學習最有效的動力。數學課堂巧用信息技術能為學生搭建思維平臺,改變看黑板、聽師講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師的講解生動、直觀、具有凝合力,拓寬學生學習思路。五年級上冊《小數除法》我運用計算機的Flash功能:先讓學生在屏幕進行計算操作,程序就學生的答案給予即時反饋。最后,教師再在屏幕中具體演示計算過程。在出示、播放的過程中,重難點采用動畫著重閃爍,使同學們清楚、明了感受除數與被除數小數點移動的方向、步驟及變化規律,最后分小組議論、探究、概括、總結。這樣設計,為學生搭建思維平臺,培養了學生觀察、概括等能力,智慧引領學生深度思維。
二、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開啟數學思維
巧用信息技術能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提供捷徑。如四年級下冊《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節課,我動態演示小數點參加“數學王國”慶典活動:黑乎乎圓溜溜的小數點溜進祝賀的隊伍中,想看熱鬧。但國王不同意,并下令捉拿小數點。在抓拿的過程中小數點把會場祝賀隊伍秩序搞亂:也就是將小數點向左和向右移動的變化與其對應的關系聯系起來。如小數點往“3”的后面一站,“3”一下子增高變成了“30”,擴大到原數的10倍;接著往“4”的前面一站,“4”一下變小了,變成了0.4;頑皮的小數點接著“嗖”的一聲溜到國王背后,搭著0國王雙肩把它推到高高個子的“99900000”的面前,自己則站在0國王的身后,這時“嘶”的一聲:高高個子的“99900000”瞬間收縮,變得矮矮的……這樣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興趣盎然,能非常直觀清晰地感受、體會小數點移動所引起的大小不同的變化,然后趁勢引領學生概括總結:小數點向左向右移位的變化、規律,我將這些問題拋給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歸納與總結。這節課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將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以動態在學生面前真實演繹。這樣的處理擊潰了這節課的教學難點,為學生開啟了數學思維,大大提高我們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信息技術強化數學感知培養數學素養
小學數學教材中經常會出現抽象、難以理解的內容,這時適當借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輔助我們的教學,對教材的重難點進行文字、圖像、情境等處理,把抽象變為直觀,使學生學得輕松深刻。如講授四年級下冊《軸對稱》概念:利用Flash制作軸對稱動態圖,當屏幕上一顯示,立即把全班同學的注意力吸引了,就連那些平時上數學課耷拉著腦袋昏昏欲睡的學生也瞬間被吸引了。同學們睜大眼睛,認真觀察這些圖形的運動,發現這些圖形運動時都有完全重合的規律時,很容易地就感知并掌握了“軸對稱”,并受此現象影響、啟發,還興趣盎然地紛紛說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軸對稱物體。
巧用信息技術教學,賦予了數學知識的靈動生命,讓數學知識在學生眼前淋漓盡致演繹,排除學生思維障礙,智慧引領學生學習,強化學生數學感知,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責任編輯 ? ?邱 ?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