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在推進事業單位持續發展的過程當中,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戰略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充分地發揮事業單位內部優秀人才的價值和作用。激勵是現代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挖掘和利用人力資源價值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激勵理論也被廣泛地應用到企事業單位的人員管理工作當中。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激勵理論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中應用的作用、存在的問題和優化策略,希望對提高事業單位人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所啟示。
一、激勵理論相關概述
1.激勵的含義。激勵理論主要是通過特定的方法與管理體系,在滿足員工各種需求的同時,激發員工的動機,有效地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與創新性,最大化地激發員工的價值和作用。要采用適合的手段和方法,引導和規范組織職工的行為,進而在組織內部創造良好、和諧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實現個人和組織目標的“雙贏”。
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激勵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斷地創新,完善和優化組織政策、提高工資待遇、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滿足員工的期望和要求等,都可以很好地改善和消除員工不滿情緒,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單位組織工作效率的作用。
2.常見的激勵理論及手段。求層次理論。①需要層次理論主要是將人的需求從高到低分為生理、安全、歸屬與愛、尊重、求知、求美、自我實現七個層次,要求針對不同層級人們的具體需要,采用適合的激勵方式和手段,通過滿足人們高層次的需求,達到激勵的目的,從而更快速地實現組織的目標。②雙因素理論。雙因素理論主要指的是激勵--保健因素,其中保健因素主要包括單位組織的政策、管理措施、工作條件和環境、工資福利、人際關系等,當這些因素達不到工作人員的要求和水平的時候,就容易引起不滿情緒;激勵因素主要指的是那些能夠滿足工作人員自我價值實現需要的,如成就、成長和發展的機會、賞識等因素,發揮好這些因素的作用,能很好地提高員工滿意度,激勵員工。該理論強調單位組織要有效地發揮激勵因素的作用,以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③成就需要理論。該理論強調有成就需要的人,他們樂于接受挑戰、敢于冒險、善于分析所面對的各種問題、愿意承擔工作中的個人責任、喜歡表現自己。對于這部分人群的管理和激勵,要能夠為其提供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機會,并能夠得到有效地尊重和認可。④公平理論。該理論強調工資報酬分配的公平性與合理性,如果工資分配不合理,則很容易對職工的積極性造成影響。⑤行為后果理論。該理論主要強調對員工的行為和表現進行考評和分析,根據考評的結果,實施正強化(肯定、表揚、獎賞)或負強化(否定、批評、懲罰)手段,以達到單位組織預期的目標和效果。
二、激勵理論在事業單位人員管理中應用的重要作用
推進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需要充分地發揮和利用人力資源的優勢,用于增強事業單位的創新動力和凝聚力。激勵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激勵理論被廣泛地應用到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并在挖掘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價值,規范職工行為、激發工作熱情和動機、推進工作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事業單位的各項目標更好地實現。
1.科學的激勵方式和手段,有助于更好地激發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的動機和熱情,在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方面作用突出。為野外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創造提供了機會和條件,從而促使相關人員最大化的發揮潛力和價值,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益和效率,促使各項目標更好地實現。激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發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自覺的完善自我和發展自我,從而提高其能力和水平、綜合素質、崗位適應力。
2.在激發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單位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作用突出。某些激勵手段和方法能起到很好的約束和規范行為的作用,能促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準確地把握起責任,規范化地進行工作,防治一系列作風問題、腐敗問題,同時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三、事業單位激勵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所采用的激勵方式和手段比較單一。大多數事業單位采用的還是物質激勵,缺乏精神層面的激勵,這種單一的激勵手段和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多元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激勵的效果。
2.“以人文本”理念沒有得到落實。在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管理中仍存在只是關心員工績效和表現,不關心員工需求的問題,當員工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很難形成對單位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嚴重影響到其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質量。
3.沒有將績效考核的結果與激勵政策相掛鉤。很多事業單位都采用了績效考核的方式和激勵的手段,但是其激勵的標準不統一、工作實施不規范,單位內部存在“做多做少都一樣”的現象,嚴重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利于其創造性的發揮。
四、強化事業單位激勵管理效果的對策和方法
1.打造完善的激勵體系。事業單位需要根據當前人員管理工作的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優化激勵體系,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激勵手段和方法,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提高事業單位內部人員對于激勵機制的認同感,促使激勵取得更好的效果。①將激勵機制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科學合理的設置績效考核標準,對事業單位內部員工的工作狀況、態度、業務能力道進行全面的評價和分析;②要將人力資源績效管理融入到事業單位人員管理的每一個環節,改變體制內工作等于“鐵飯碗”的思想;③要做好考核信息反饋工作,將考核的結果作為事業單位員工獎勵、人才選拔和聘用、崗位變動等的重要依據,以此激發職工不斷調整和完善④必要的情況下,還要采用合理的懲罰制度,嚴格的規避事業單位內部懶惰、懈怠、推卸責任、操作不規范、工作不積極、不上進等問題,保證單位內部工作更規范,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服務的質量。
2.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事業單位激勵工作的開展和實施,需要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保障基地的針對性,促使激勵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綜合的考慮和分析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內部員工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員工需求、不同崗位、不同層級職工的目標和期望等的基礎上,優化事業單位的激勵機制和舉措,實現個性化激勵,要盡可能地滿足所有人員的需求。事業單位還需要不斷的完善考評的形式,通過采用自評、互評、綜合考評、階段考評等多種形式,促使員工對于崗位職責有更深入的認識,而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此外,在激勵員工的時候多鼓勵,多支持;少批評,少懲罰,以免造成員工的不良情緒和抵觸心理。
3.采用多元化的激勵手段和方法。事業單位需要實施多樣化的激勵手段和方法,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工作能力、不同需求的職工實施不同的激勵方式,以保證激勵的有效性。①物質激勵是最有效的一種激勵手段和方法,是事業單位普遍采用的一種激勵手段。其實施的過程中要求保證員工的工資、發放的獎金、津貼補助等的公平公正性,要根據不同部門、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員及崗位設置不同的物質獎勵辦法。②當前社會人們的需求更加的多元化,事業單位內部職工對其工作的期望和需求也在不斷的轉變,原來的單純依靠物質激勵的方法已經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事業單位所采用的激勵機制也要能夠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要努力的為員工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為員工提供升職、培訓學習、參與實踐的機會,為員工作價值實現和自我表現提供機會和平臺,多組織和開展一些類型豐富的文化活動,定期的組織團建和聚餐、旅游等活動。此外,事業單位要認可、表揚員工在崗位工作中的突出表現,要根據職工的特點、能力和需求,科學分配崗位,以提高事業單位員工對崗位的適應能力,增強其對工作和單位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積極主動性。
事業單位需要充分的認識到激勵理論在人員管理中的應用的重要作用,要準確地把握當前時代下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管理面臨的問題和發生的變化,根據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激勵機制,創新和優化激勵的手段和方法。激勵工作的開展和實施,還需要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堅持采用多元化的激勵手段,充分挖掘和利用事業單位人員的優勢和價值,充分的激發人員的動機和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推動其創新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嘉峪關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