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下,我國移動支付技術與電商購物平臺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也給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并且隨著人們消費習慣逐漸偏向于便捷、高質、新奇與時尚等方面,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更是迅猛異常。但是在跨境電商飛速發展的同時,其逐漸暴露了如專業人才不足、跨境監管不力等問題,給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地阻礙。因此,挖掘目前跨境電商行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執行解決方案就成為了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目前的重點工作。
一、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分析
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經過近些年我國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大致形成了三類:一是B2B模式,主要是公司對接公司業務的商業模式,交易主體雙方就是公司雙方;二是B2C模式,主要是公司對個人業務的商業模式,交易主體買方是公司,賣方是個人主體;三是C2C模式,主要是個人對個人的商業模式,交易雙方主體都是個人。但是近些年出現了一種F2C的模式,即工廠到個人的商業模式,代表著人們消費習慣隨著時代而發生著改變。截止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交易模式中B2B模式占比仍然居高不下,是我國跨境電商交易模式中的主要模式。
1.B2B模式仍是主流,B2C模式發展迅速。B2B模式是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交易模式中的主要模式,其交易規模占我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量的80%以上,并且由于B2B模式涉及跨境電商企業與消費企業雙方,交易體量大,因此在跨境電商行業中,B2B模式的產業鏈一般來說都比較大,業務范圍較廣,涉及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再加上國家政策對B2B模式和大宗跨境商品交易的支持與稅收優惠等有利因素,B2B模式一直是我國跨境電商交易模式的主要形式。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與消費水平的提升,我國消費者對境外商品的興趣與需求與日俱進,使得境外商品進一步開拓了國內市場,跨境電商B2C模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且在近些年B2C模式在我國跨境電商交易中的占比也逐年上升,但是總整體來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跨境電商交易模式將呈現以B2B模式為主,B2C模式占比持續上升的趨勢。
2.跨境交易規模中出口仍大于進口。隨著我國跨境電商規模與體量不斷增加,其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占比也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細節來看,我國跨境電商的出口規模遠遠大于進口規模,出口商品類型主要為我國制造業工業產品與日用百貨產品,在B2B模式中我國跨境電商出口交易份額占了絕大部分,這大都基于我國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在進口商品中,我國進口商品以個護美妝產品、母嬰產品及部分日用百貨為主,并且進口交易模式大都是B2B與B2C兩種模式,一方面既是因為我國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改變及消費水平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進口商品的結構單一,商品品類亟待優化和豐富。
3.對傳統文職工作造成沖擊??缇畴娚绦袠I是立足于互聯網技術與電子信息化技術的一種新興產業,需要有高度的信息化與網絡化,在大數據技術與金融云、物流云等技術的共同支撐下在網上完成商品交易過程。因此,當前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必將對傳統的財務、物流與企業商品運營等文職工作產生影響。比如現代科學技術使得跨境電商能通過網絡平臺完成商品下單與支付金額,在保稅倉根據訂單完成商品分揀與包裝,再通過物流配送完成商品送達,這些工作中大都應用了現代科學技術來使其逐漸智能化與信息化,極大的區別于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與物流工作。因此,對傳統文職類的工作會產生極大地沖擊,迫使其對工作模式與工作內容進行完善,以便適用于跨境電商的工作內容。
4.物流技術仍是制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在物流平臺的搭建與配送方面一直較為滯后,物流時效性提升不上去,一直是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跨境電商是立足于物流云體系,通過快速的物流配送完成商品交易,但是目前除了京東等有限的大型跨境電商企業有著自己的先進物流配送體系,能較好地完成具有高度時效性的物流配送外,國內其他的跨境電商企業大都與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合作來達成物流配送,導致企業極容易受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制約,在商品配送上容易產生爭議。
二、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監管機制不完善,支付安全與電商知識產權得不到保障。作為一個新型產業,我國對跨境電商企業的扶持力度與重視程度一直都較高,但是由于產業缺乏歷史沉淀,難以短期內形成行業準則,再加上許多外部因素,導致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的監管機制一直存在缺陷。一方面,由于外國與我國的生產標準及商品管理標準存在差異,標準難以統一,我國海關等部門難以對跨境商品進行質量安全檢測與監管,并且由于網絡平臺的公開性,對線上網絡支付的監管難以全面,導致消費者在網上的支付安全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跨境電商涉及的責任主體較多,國內外對跨境電商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難以統一,在發生侵權行為時雙方缺乏統一的處理標準,使得我國跨境電商的知識產權極易被侵占。
2.跨境電商的財務計算工作存在偏差。在財務計算方面,由于跨境電商行業具有信息化、快捷化與大數據處理等特點,與傳統的財務計算工作模式與內容存在較大的差異,使得財務計算工作存在偏差。比如跨境電商大部分交易業務和工作都是通過網絡平臺完成,其網絡化與信息化的特點使得財務工作對會計主體難以精確把握,存在會計主體模糊的問題;另外,跨境電商具有快速及時的特點,其產品也能隨時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更改,難以長期確定,因此對財務計算中的持續經營工作也會帶來極大的困難。
3.缺乏專業的電商人才。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跨境電商的出現與發展距今為止不到十年的時間,缺乏歷史的沉淀與行業文化,跨境電商行業的人才隊伍建設也只有最近幾年才開始形成,因此我國跨境電商的專業人才一直是比較匱乏的。一方面,跨境電商對從業人員的要求較高,需要有較強的語言翻譯能力與溝通協調能力,還需要有較高的信息化與網絡化知識儲備;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過程較為漫長,缺乏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因此導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現在出現人才短缺的局面。
4.物流技術滿足不了目前跨境電商的發展需求。物流是跨境電商行業的重要支撐,但是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物流模式中出了保稅備貨物流模式有著較高的物流時效性外,國際直郵模式與國際快遞模式等都需要較長的物流時間來中轉,經常出現跨境商品滯留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跨境商品的物流配送效率。并且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由于自身資金限制,難以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大都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來完成物流配送,受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制約較高,難以滿足電商企業的發展需求。
三、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策略分析
1.完善電商監管機制,增強支付安全建設與產權保護力度。增強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可以從完善電商目前的監管機制入手,加強電商交易支付中的網絡安全監管力度與商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并出臺統一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明確交易責任主體,以此增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一方面,跨境電商企業需要積極搭建良好健康的網絡平臺,協助網警部門增強網絡支付安全環境建設力度,為網警部門的日常網絡監管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參考;另一方面,海關等單位需要明確統一跨境商品的生產標準及商品管理標準,統一跨境商品在報關時海關的檢查標準,并對已出臺的知識產權保護法規進行統一和完善,明確劃分跨境電商中的責任主體,增強對跨境電商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2.加強專業人才建設,提升財務專業度,豐富行業人才儲備。專業人才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對于跨境電商來說也是如此。因此,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需要積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有意識地通過內部選拔和外部招聘等方式選拔一批學習能力強、專業度較高的人才隊伍,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從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考核到用人標準等一系列的人才建設體系,根據跨境電商行業現狀及企業發展現狀、人才綜合能力等因素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體系。另外,針對財務這類特殊工作人員,跨境電商企業需要及時加強對財務工作者的培訓,主要培訓其跨境電商行業的專業認知及在跨境電商行業沖擊下新的財務工作模式與內容,以此提升其財務專業度,提高跨境電商財務計算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3.建設多渠道物流體系,提升物流時效性。物流體系是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建立多渠道的物流體系,利用物流云等現代技術建立跨境電商物流網,提升物流時效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缇畴娚唐髽I需要在國家政策與稅收優惠的扶持下加大對物流建設的投入,在現代物流體系下建立屬于自己的物流網絡,有實力的跨境電商企業在物流倉儲方面可以向保稅倉備貨物流模式靠齊,實力較弱的跨境電商企業一方面可以積極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成熟的物流體系來完成物流配送;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國際快遞的方式來配送商品,減少商品滯留的時間,以此提高物流時效性。
綜上所述,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問題及困境主要在于行業的監管、財務計算與人才建設和物流技術發展的方面。因此,針對目前跨境電商的行業問題,我們就需要從這幾方面入手,積極完善監管機制,加強人才建設,提升財務專業水平,并通過豐富和完善物流體系來為跨境電商行業提供物流支持,多方面著手來解決其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促進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廣州南沙江海聯運碼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