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啟能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得到了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教育,關注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這對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使得廣大教師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并將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融入到了語文的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在更高效的課堂中學習知識,最終滿足了新時代下學生知識儲備的需要,形成新的小學語文智慧。對此,本文通過論述當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現狀,以及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基本特征,提出下面幾點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在核心素質下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現狀
(一)學生閱讀興趣低,閱讀素材短缺
語文課程是一門相對乏味和枯燥的基礎學科,大部分的知識內容都是文字形式的。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都是根據課本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課程講解,并沒有引入經典的著作文章,也沒有延伸世界名篇,導致學生在語文閱讀這一方面的知識視野變窄,這嚴重地影響到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而在語文的閱讀教學領域,小學語文教師對閱讀的關注程度低下,給予學生的閱讀素材相對較少,因此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自然會降低。同時學生接觸豐富多樣的閱讀書籍的機會較少,缺乏豐富的閱讀文本,教師對此也沒有太過的重視,使得學生閱讀的耐心減少。而老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他們的基礎學習也都是圍繞著考試來進行的,課堂中教師只專注于講述一些課本教材(二)的知識內容,逐漸使得學生思維固化,嚴重地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十分不利于他們的進步與發展。
(二)閱讀素材選取偏離實際生活
在核心素養這個大背景之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授課過程中,部分教師所選用的閱讀教材偏離實際生活。雖然深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一些老師會有一定的閱讀培養意識,但是并沒有充分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地偏離了學生實際的生活。在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自行閱讀課文的時候,并沒有及時地監督他們學習,僅僅是讓其自行尋找一些資料來完成閱讀教學的工作任務。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地影響到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和質量,無法按照目標方向來達到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繼而給新式智慧課堂的開展增加了難度。學生在對閱讀內容的選擇過程中,一般都是選取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閱讀刊物,包括網絡小說、漫畫等,而他們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不但從中學不到任何的知識點,還會浪費他們閱讀的美好時光,這嚴重地影響到了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效率,不利于他們思維意識的發展,使其脫離了實際的生活,這對于達到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閱讀寫作相融合較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
在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堂上,如果教師沒有將閱讀和寫作融合在一起,那么就難以滿足新時代學生讀寫結合的學習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和閱讀的時候,只是單純地指引他們進行語文知識的書寫,或者是直接進行閱讀文本,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之后讓學生進行讀后感的編寫,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進一步增強他們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并充分地調動其思維意識,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最終完成核心素養下語文閱讀的教學任務,構建高效且優質的智慧課堂。
二、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基本特征
語文智慧課堂主要指的是在高新科技的大力支持下,不斷地創新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活動,以調動教師和學生等群體的主觀能動性,集教師與學生的智慧,進而創設新型的教學與學習方法,并突出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為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從小學語文這一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對智慧課堂的構建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智慧課堂先具有以下幾種特征:1.靈活性。小學語文智慧閱讀課堂的教學過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元素,這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能夠充分地啟發學生思維和智慧,使其收獲良好的語文閱讀感悟;2.創造性。在當前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智慧課堂需要融入這種創新的教學因素,并深入挖掘教學活動和學生實際的生活,進而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水平;3.高效性。在小學的智慧課堂當中,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與教育技術的應用為基礎,教師應該不斷地挖掘語文教材當中的豐富教學資源,并在優化配置資源的前提下,讓有限的資源顯示出最大化的教學價值,最終不斷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實現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一)設置情境,在閱讀教學中實現語言積累和建構
按照智慧課堂的建設要求,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提高閱讀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探索教學情境的構建,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感受閱讀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使他們能對不同情境中語言的表達形成更加系統的認識,促進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為學生構建高效的閱讀情境,從而更好地實現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積累和建構目標。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講授部編版《難忘的潑水節》這一課時的內容時,首先可以給他們提供與課文相關的視頻內容,使其可以生動地想象到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共度潑水節的場面,進一步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形成對“難忘的潑水節”這一課文的深刻理解。在閱讀教學的指導環節當中,教師還要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進行了解與分析,從而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針對課文當中傣族人民的熱情好客以及熱烈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教師要讓學生深入挖掘,積累其中的表現手法和寫作方式,從而在提升閱讀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他們的文章賞析能力。在這一學習過程當中,學生不但能夠在設置情境的基礎上,充分感受到閱讀的喜悅,而且還可以在教師細心的指引下積極地參與語文學習活動,并進行主動的思考與探究,在智慧課堂的作用下增強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和語言構建水平。
(二)發展微課,在教學中滲入文化理解與傳承教育
在核心素養這個大背景之下,教師一定要積極遵循當前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并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文化理解程度,以更好地培養他們對于文化的傳承能力,使其人文素養充分地進步與提升。因此,教師在積極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智慧課堂的活動過程中,應該及時將微課教學和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發揮微課資源的教學優勢,更好地拓展與延伸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從而豐富語文教學資源,最終滲入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元素,夯實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課文《趙州橋》的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充分學習和掌握課文當中的景物描寫手法,以及讓其形成相對形象化的感知意識,那么就需要進一步深化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程度。教師可以根據趙州橋的歷史發展與基本狀況,從中創設微課的視頻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觀看和賞析視頻圖文,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進而加深他們對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的了解程度,增強他們的語文學習體驗。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內容的基礎上,引發學生的民族自信以及自豪感,使其逐漸產生傳承傳統文化的思維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活動當中。
(三)結合實際,在日常教學中添加生活元素提升素養
在如今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閱讀教學活動,不但需要教師以課本教材為主,而且還要求其不斷地添加生活教學元素,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學生在學習《秋天的雨》這篇課文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下,充分展示出閱讀文章的自身魅力,并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結合實際為其開展生活化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在學習完課文之后,教師能夠以“我最喜歡的季節或者天氣”為主題,讓學生通過聯想日常生活中的天氣或季節并展開討論,這有助于強化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從中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把閱讀教學和實際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最終使得教師高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智慧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與質量。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師開展小學語文智慧閱讀課堂活動,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并不斷創新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高效且優質的課堂氛圍,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最終使教師順利地實現核心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智慧閱讀課堂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