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是衡量學生知識積累、語言表達、閱讀理解、文學審美和邏輯思維等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授之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成為對當代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還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講,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體現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通過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使學生在作文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能,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寫作水平,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故此,本文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體驗和表達真實情感、進行寫作訓練來培養語文素養、利用小組合作提高寫作能力、積極對寫作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語文潛能四點策略,對新課標下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進行了探討。
一、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
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是小學生知識積累、語言表達、邏輯思維、道德品質、學習方式和習慣的綜合展現。由于小學語文學科是小學教育教學中最具基礎性、廣泛性和應用性的一門學科,學好語文知識對今后的人際交往與社會交流方面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不僅僅能使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得以提高,更能促進學生創新意識、邏輯思維、道德品質和語文學習等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使語文素養更具綜合性和時代性。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能讓學生獲得語言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的提升,還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落實素養培養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獲得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學生懂得如何使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同時可以把語文知識綜合應用起來,實現學生文化素養提升,這些對于進一步實現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現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
二、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在日常的小學作文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多樣化的形式來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進行寫作時能夠將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行充分表達,通過寫作訓練和小組合作來提高寫作的水平,通過多樣化的寫作評價促進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1.通過情景創設表達真實情感
作文的書寫本身就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學生通過作文的書寫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展現出來。因此,教師讓學生進行作文的書寫時,就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行表達,在此過程中釋放學生的情感,感同身受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感知和體驗學生的生活世界,設身處地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內心去享受生活、感悟社會,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書寫內容,用作文內容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對文章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的教學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地方進行分享,分享這個地方有什么特別之處,其他同學聽完這位同學的表述之后有沒有對這個地方心動。如某同學介紹了自己的家鄉,他的家鄉有一個古鎮,這個古鎮的風景很美,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在河的兩邊經常會有婦女在洗衣服,河上還會有通行的小船。在這里可以了解到以前人們生活的方式,在這個古鎮上還有著名的旅游景觀小吃街,在這里可以嘗到當地的許多特色美食等等。在此過程中,通過這位學生的表述,其他學生會對這個古鎮產生濃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都想去看看,學生的熱情很高。這樣的方式使課堂的氣氛得到了充分烘托,表述環節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為之后的寫作提供了思路和內容,促進了學生語文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
2.通過寫作訓練培養語文素養
要想通過小學寫作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就應對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并進行不斷的訓練才能夠提升的,有了量的積累才有質的變化,才能夠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在進行寫作時,豐富的詞匯積累、生活經驗和知識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培養。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作文的教學時,可以以寫作練習為主題進行一次專題訓練,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閱讀書籍等方式搜集一些著名的古詩詞、名言警句、好詞好句進行作文訓練,為自己的文章增色添彩。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習作《生活萬花筒》的教學時,教師就為此開展了一次作文的專題訓練活動,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查詢一些相關的古詩詞、名言警句或者對一些優秀的范文進行閱讀和學習,當遇到一些自己感覺能用到的句子時要及時進行摘抄和備注。比如,某學生針對生活中的一件事“爸爸戒煙”為題展開了訓練。該學生先上網搜集了一些關于“吸煙有害健康”的警句和相關知識并進行了摘抄,并在此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了吸煙的危害。通過這些資料的搜集,該學生對主題也有了寫作思路。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寫作內容的訓練,對主題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體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潛移默化地得到提升,學生對作文題目和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文學審美能力、語文綜合素養能力得到了提升。
3.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寫作能力
在進行小學語文寫作的實際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專注于自身埋頭苦學,只關注自己的改變,對其他學生的情況充耳不聞,這就會導致學生對自我能力認知不清晰,學生的思維想象得不到充分擴展,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不到明顯提高,教師無法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專注培養。但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寫作能夠對其他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想象、寫作風格等方面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借鑒,并且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創造新的寫作想法,實現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習作《記一次游戲》的教學時,教師讓對自己印象深刻的游戲進行寫作時,學生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筆。于是,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寫作,在組內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一個游戲,其他同學可以仔細聆聽或者對該學生的寫作內容提出建議,相互交流。比如某同學喜歡丟手絹,于是他就在組里分享了丟手絹游戲的過程和規則,當該同學表述完之后,組里的同學就對該學生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和給予建議,最后教師通過批閱發現該學生的作文內容豐富有趣。當然,在進行交流期間,有的學生也會與其他學生產生意見不統一的現象,但是最后兩人都沒有因此放棄,而是齊心協力地對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創新。這樣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質量。
4.通過寫作評價激發語文潛能
在進行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評價時,教師通常會采用百分制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客觀評價。但在實際評價中,學生看到的只是老師對自己寫作內容的一個評分,并沒有真正地理解自己作文內容的好與不足之處。教師的這種評價忽略了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因此,作文平價不僅要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評價,還要讓學生自身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擴展,寫作水平得到充分提高,并在此過程中挖掘學生的語文潛能。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我的樂園》的教學時,教師在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客觀評價之后,引導學生首先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評價。如某同學的作文寫得是《奶奶的菜園》,該同學就對自己的作文內容進行了評價:“在這篇作文里我介紹了奶奶的菜地里都有什么,我經常會和奶奶在菜地里除草、澆水等等,但是我覺得我對奶奶的描寫還不太具體,我在下次的人物寫作時會注意對人物的描寫。”在進行自我評價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其他同學的寫作進行評價,比如某同學對該學生寫得這篇習作———《奶奶的菜園》進行了評價:“我覺得他寫得這篇作文內容挺豐富的,在內容中我感受到了奶奶對他的愛,希望他在進行下次寫作的時候能夠再接再厲,寫出更好的作文。”在此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借鑒其他學生的好詞好句,學習他人的寫作思路和優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自身的寫作進行了了解,對自己的作文內容進行真實的情感表達,并擴展了自己的寫作思路,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審美能力和思想觀念,同時也實現了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文是對新課標下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策略探討。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小學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寫作教學能夠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