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紅
寫作的功底是從小培養出來的,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會對寫作嚴格要求,小學生的寫作存在著很多題材相同表達平淡的問題。所以在整個的寫作過程中,老師要重視學生的原創意識,教會學生要獨立寫作,通過對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形成新的創新點。
一、創新觀察點,開啟創意表達之門
1.用睿智的眼光觀察新世界
在寫作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居住的家園,抓到一處或者幾處的景物寫一篇《我的家鄉》,讓學生對周邊環境仔細觀察,在書寫時抓住周邊環境的某些重點特征。老師用一節指導課,讓學生談談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當所有的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后,老師發現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大多結構相同,所寫內容相同。面對這種情況就要有新的教學思路,老師要教導學生要用睿智的眼光去發現周圍環境的與眾不同。
2.通過觀察捕捉新特質
在《爬山虎的腳》一課中,作者在表現爬山虎生命力頑強時,和其他的植物進行比較,感受到了爬山虎獨特的魅力。秋天爬山虎的枝葉變成了紅色,在其他生物都已經瀕臨死亡的時候,爬山虎還在頑強地活著。作者葉圣陶就是通過仔細觀察,發現爬山虎和其他植物的差異,通過比較抓住了爬山虎的特點,進而發現了爬山虎獨特的美,同時也擴展了觀察點。
二、創新出發點,暢通創意表達之路
1.捕捉真實感悟,觸發表達新角度
要避免學生作文千篇一律,老師要引導學生走出寫作誤區,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維,發揮想象的能力,與現實生活相切合,寫出自己對于社會生活獨特的看法以及生活體驗。比如讓學生寫自己的學校,明確要求必須寫真人真事,不能編造。學生可以描寫自己在班級的所見所聞,談自己對校園生活的看法等。學生自由發揮,將自己的見聞、感受、認識等通過描述表達出來,作文便會充滿很多有趣的人和事情,表達出對學校的真實情感。
2.變通語言模式,觸發表達新亮點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常會由于閱讀知識少,發散思維不到位,出現抄襲、套作現象,自己原創的內容與思想較少,沒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等。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改變寫作方式,便會出現另一番景象。例如小學生在寫議論性的讀后感時經常會感到無從下手,大部分學生只是在摘抄文中的語句,很少會擁有自己的真實情感,即使對文章有些許的理解,也是非常膚淺的,所以學生的文章大多相同。因為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強于邏輯思維,所以教學與工作者可以讓學生把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相結合,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為觀后感的寫作做好鋪墊。
三、創新著力點,展開創新表達之翅
學生寫作不能局限于某一種模式或者思維,要大膽創新,在不失真實的基礎上,讓學生發揮想象,拓展思維,不斷構想新的且適合自己的寫作思路,找到切入點。只有立足于創新,才能突破自己,文章才能更加生動,富有內涵,老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因素給學生創造想象點,帶領著學生尋找創新創意的獨立表達方式,起到引領的作用。
1.換位體驗,誘發想象性創意
在小學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美的文章,這些文章在學生寫作時可以被作為范文。在學習《十八歲的出門遠行》一文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思考為什么“我”要出門遠行?文中的大巴車司機對我的態度是如何改變的?通過文章尋找線索,對問題一個一個進行解答,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讓學生尋找和原文不同的地方,體會整個想象性創意的作用。老師也可以變成學生的主心骨,帶領學生遐想,假如文中的主人公就是老師自己,這一路都經歷了什么?用另一種方式描寫出來。通過這樣的想象性寫作訓練,讓學生換位思考,身臨其境,是一種養成學生良好寫作方法的好習慣,能夠讓學生的文章更加有代入感,活靈活現。
2.重建場面,激發想象性創意
學生可以從閱讀繪本入手,老師通過繪本讓學生尋找上面都有誰,大家都在做什么,這些都是什么樣的,這些問題幫助學生對畫面的靜態信息進行提取,得到動態信息。可以啟發學生思考故事開頭,對其進行填充,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組建了框架,而學生只是在框架之中進行填補。這種構思的方式適用于每一個學生,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描繪出一幅寫作藍圖,便于提升學生構思的意識。當然所有的問題都是從老師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閱讀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