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勀
事件
5月14日,住建部辦公廳下發《關于開展施工現場技能工人配備標準制定工作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新建、改建、擴建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均應制定相應的施工現場技能工人配備標準。到2035年,建立施工現場所有工種技能工人配備體系。
點評
技能工人包括一般技術工人和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一般技術工人,等級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工種類別包括砌筑工、鋼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等。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包括建筑電工、建筑架子工、建筑起重信號司索工、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和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特種作業人員等。《通知》提出,2025年,力爭實現在建項目施工現場中級工占技能工人比例達到20%、高級工及以上等級技能工人占技能工人比例達到5%,初步建立施工現場技能工人配備體系。2035年,力爭實現在建項目施工現場中級工占技能工人比例達到30%、高級工及以上等級技能工人占技能工人比例達到10%,建立施工現場所有工種技能工人配備體系。《通知》要求,要按照工作目標及項目類型、規模和實施階段,制定相應的配備標準,明確施工現場技能工人占工人總數比例及不同工種、技能等級工人配備比例要求。定期完善配備標準,逐步提高本地區高等級技能工人在所有技能工人中的占比。要完善本地區建筑工人技能培訓組織實施體系。充分發揮企業技能培訓主體作用,推動實現技能培訓與現場施工相互促進,鼓勵企業和行業協會積極舉辦各類技能競賽,以賽促練、以賽促訓。要加強市場、現場兩場聯動,將配備標準達標情況作為在建項目建筑市場及工程質量安全檢查的內容之一,動態開展日常巡查和隨機檢查,不滿足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建立定期通報機制,對未滿足配備標準要求的在建項目進行公示。要不斷完善本地區建筑工人實名制及智慧工地等管理系統,增加配備標準達標考核功能。引導建筑企業合理確定建筑工人薪酬標準,并將薪酬待遇與建筑工人技能等級以及用工評價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