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專家,登記機構能否主動撤銷登記行政行為?
沒有法條支撐,法理上可以。
目前為止并沒有找到明確的法律依據。
法理上沒問題,但就是沒有具體規定,實際工作中感覺很被動。
能不能考慮用更正登記?
有些登記是無法更正的,只能注銷。如房地首次登記,不符合登記條件的。
經過復議或訴訟就可以。
不能主動撤銷登記,但可通過對更正登記的擴大解釋解決一部分問題。
其實原《房屋登記辦法》關于撤銷登記的規定非常好,可《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給去掉了。
撤銷行政行為和撤銷登記應該有區別吧。
呼吁下一步應完善相關法律規定,目前我們實際工作中只能采取更正登記,但對自始就無效的登記,使用更正登記感覺很別扭。
對。一語中的,我們以前就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當時也是認為更正登記并不能代替注銷登記,更不能代替撤銷登記的行政行為。
《房屋登記辦法》就否定了自主撤銷。《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明文規定可以撤銷并收回證書。建議您核查一下。
現在只能用更正登記了,即更正為原來的狀態。
撤銷登記的存廢一直有爭議。
叫什么名字不重要,撤銷可以理解為更正登記的一種形式,關鍵是要明確撤銷后怎么操作,有什么法律效果,特別是不能恢復到原登記狀態的,不動產權利處于一種什么狀態。
我支持廢,否則登記的權威性蕩然無存。更正加注銷,已經可以涵蓋所有的撤銷登記情形了。
其實還是有點區別的。
更正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只要錯誤的都可以改正。
我說的是狹義更正。
更正或者撤銷所需要的前提一樣,剩下的是程序性的問題,本質無區別。
嚴格來說,注銷登記只適用于房屋滅失或征收。更正登記適用于因申請人或登記機構原因造成的登記結果錯誤。撤銷登記適用于因當事人或登記機構原因引起的登記結果退回到原來的狀態,相當于財務上的“紅字銷賬”。
如果當事人把名下的其中一套房子賣掉,來登記部門過戶,結果登記部門工作疏忽,操作時把當事人的另外一套房子選上過戶掉了,造成登記錯誤。難道登記部門也不能主動撤銷登記,等著敗訴來撤銷登記?
依職權更正。
那登記部門發現登記確實錯了,都依職權更正?
依職權注銷。
過去的權證是依職權注銷了,那產權如何操作恢復原產權人?
目前只能更正登記為原權利人。
點評
李煒 武夷山市住建局
雖然目前的法律法規中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授權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自行撤銷不動產登記,但從行政法理的角度來看,行政機關是可以撤銷自己錯誤的行政行為的。在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房地產管理機關能否撤銷錯誤的注銷抵押登記行為問題的批復》中也明確,“根據行政法原理,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就具有公定力、確定力,對于行政機關和相對人都產生約束力。如果行政行為是違法的,行政機關有權予以撤銷或變更”。
基于具體程序中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實務中可以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81條的依職權更正程序來處理,并且需要注意可參考原《房屋登記辦法》第81條關于撤銷登記的規則來操作,避免濫用依職權更正,侵害權利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