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重要起點,只有強化課堂興趣培養(yǎng),才能激發(fā)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強化內容創(chuàng)新和形式創(chuàng)新,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打動、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持久興趣,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輕松氛圍中愛上英語課、愛上英語學科。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創(chuàng)新;興趣
【作者簡介】周輝,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
不少人認為:初學英語難,對于小學生來說,初學英語難上加難。那么,如何消除小學生學英語的畏懼心理呢?筆者認為,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至關重要。愛玩是每個小學生的天性,如果能夠把“玩”與“學”有機結合,那么是不是會增加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是否會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呢?筆者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地把游戲引入小學英語教學,在游戲時采用說學逗唱,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英語知識,效果可以立竿見影。
一、說:給學生取個英文名,大聲說出你的問候
對于小學生英語初學者,筆者上他們的第一堂課就是給他們每個人起一個英文名字,并且把這個英文名字張貼在他們的課桌上。然后像點名一樣一個個地教他們如何發(fā)音,每個學生開學的第一堂課不是學“ABCD”,而是學著記“Jack、Tom、Lucy...”。這讓小朋友們覺得英語其實很簡單,而且非常實用。筆者不厭其煩地讓他們先學會自己的英文名字,并且規(guī)定一段時間過后,每個學生要能叫上班級里其他同學的英文名。為了便于學生記憶,筆者下課后為每個學生書寫這些英文名,讓他們帶回家,告訴家長自己有了第二個名字,結果講臺邊上簇擁了幾十個學生。他們把筆者寫的名字當作寶貝一樣,有的夾在書頁中間,有的放在書包的夾層中,還有的放在口袋的最深處……在課堂上,不論是提問,還是點名,筆者一律喊英文名。
沒過多久,筆者發(fā)現(xiàn)下課后學生們稱呼同學們時習慣性地把英文名掛在嘴邊,學生們對英語的第一感覺是實用。與此同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筆者把實用的打招呼用語提前教學,培養(yǎng)他們大聲說英語的興趣。筆者還有一個特殊的規(guī)定,那就是我的學生在學校每遇到老師、同學必須首先用英語打招呼。這樣在學校里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問候:“Nice to meet you, Miss Zhou!”“How are you,Mr Wang...!”為了培養(yǎng)他們大聲說英語的習慣,筆者專門刻了一枚印章,對于能夠大聲用英語問候教師、同學的學生,筆者給他們蓋一個鼓勵章,學生們非常珍視這個印章,每天放學后都要向家長展示這個榮譽章。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英語教學最關鍵的是加強興趣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對英語課非但不畏懼、不抵觸、不消極,還要想上、愿上、愛上。為此,筆者嘗試著設計一些對話游戲來增添他們對英語課的興趣。游戲是學生最樂意的課堂呈現(xiàn)方式之一。小學生在對話游戲中,既感受到了輕松歡快的愉悅,也在潛移默化中征服了口語對話的難關。通過利用多種契機,不斷設計、翻新對話游戲來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得所有學生不怕開口說英語、不怕對話講英語。
二、學:用模仿活躍課堂氣氛,做“老外”其實不難
為了增添小學生學英語的興趣,筆者采用了多種設備,讓他們直觀地感受到英語的好學、生動。平板電腦、VR眼鏡、新潮手伴等教具出現(xiàn)在講臺時,小學生除了感受到新鮮以外,更多的是為之興奮。使用這些教具并非是純粹地填鴨式教學,而是以此營造做游戲的意境,讓他們模仿其中的聲音、場景,練習對話、發(fā)音。
動物的叫喚聲,轟隆隆的火車聲……英語課成了學生們最愛的舞臺。惟妙惟肖的模仿,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及審美感。同時學生在伴有或音樂節(jié)奏或圖象、故事情節(jié)的原聲英語的熏陶下,進行聽說、表演學習和練習時,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主動性。這其中,教學硬件設施的配備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通過網購、自制等方式來解決,另一方面也可以發(fā)動學生結合手工課、美式課等形式讓學生參與進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小學英語課本趣味性較強,常會遇到些小貓、小狗、雞、鴨、兔、猴等可愛的動物。授課時最好能將它們的聲音模仿出來,并輔助動作表情,例如:喵喵叫的小貓“Mew Mew”,汪汪叫的小狗“Woof Woof”,咯咯叫的母雞“Cackle Cackle”,嘎嘎叫的鴨子“Quack Quack”,吭吭叫的鵝“Honk Honk”,吱吱叫的小鳥“Twiter Twiter”,啾啾叫的小鳥“Chirp Chirp”,打呼嚕的小豬“Grunt Grunt”,咆哮的獅子“Roar Roar”……動物聲音的模仿,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童心童真,讓孩子在樂中學、學中樂。
“學然后知不足”,讓學生模仿學習的目的在于,將枯燥乏味的知識點以輕松幽默、便于接受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接受進去。為此,筆者特別重視模仿對英語教學的反饋作用。通過不斷地總結,不時更新“學”的內容,從詞匯、語法等各個方面增加或減少學習量。
三、逗:蹦蹦跳跳學英語,讓英語課成為“磁鐵”
對于剛剛接觸英語的孩子們來說,靠死記硬背來學習英語是很困難的,取得的效果也是不滿意的。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讓歡聲笑語貫穿始終,如何讓學生們在蹦蹦跳跳中上好英語課呢?筆者認為,游戲教學大有可為,尤其是在中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應當占據比較重要的比例,從而讓英語課成為學生們喜歡的必修課,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像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在英語課堂上。
在設計游戲教學的教案時,要把握兩個關鍵:一是游戲本身的吸引力,只有在正確年齡玩正確的游戲,學生才有參與的欲望,才有互動的想法,因此不同年級的游戲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因時因地制宜;二是知識植入要有滲透力,游戲教學,游戲只是手段,目的還是要教授知識,因此在游戲過程中,知識的植入要巧妙、靈活,便于學生領悟、接受,要堅決杜絕“游戲轟轟烈烈,知識雷大雨小”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經過新知學習,學生對課本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筆者通常運用形式多樣的游戲來進行操練,可以使枯燥的練習變得趣味十足。如猜謎、開火車、打電話、找朋友、擊鼓傳花等。筆者在組織學生活動時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學習,以全面參與的游戲為主,做到人人參與。例如,筆者在教四年級“Feelings”這一單元時,筆者將幾個學生叫到黑板前,讓他們觸摸筆者帶來的幾種物品,通過觸摸來操練單詞“soft, hard, rough, smooth”等幾個單詞,及“Touch this, how does it feel? It is...”這幾個句型。通過師問—生答,個別問—全班學生答,這些游戲形式,學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這幾個句型。又如在教學10以上,100以內數字時,設計“Find your friends”的游戲來練習。筆者把一些數字卡片1-9發(fā)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組合,通過隨意組合之后,結隊成為好朋友,然后一起高舉雙人組成的卡片一起讀一遍,這樣既可以操練語言,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互助,團結精神。
四、唱:學唱英文歌,讓英文童謠伴我成長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非常喜歡迪士尼等國外動漫,尤其是對動漫電影、電視的主題曲非常喜歡,雖然不能夠完整地唱出來,但是也哼唱得有模有樣。于是,筆者就把學唱英文歌曲,尤其是學生們耳熟能詳、有學習意愿的英文歌,作為學生英語啟蒙教育重要法寶。
當然,英文歌學唱必須堅持由簡入難、由淺入深原則,不能只一味滿足學生意愿。除了必要的英文流行歌曲外,還要注重一些簡單通俗的童謠歌曲,如Do, Re, Mi; Mary had a little lamb;Ten little Indian? boys等。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反復操練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有些學生甚至戲謔地稱之為“復讀機”。而用唱英文歌可以把枯燥的重復,用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來呈現(xiàn),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學習“This is a...”和 “I am a...”句型時會形成心理定勢,自然而然的名詞前帶上一個“a”。但在學習名詞復數時,在“These/Those are...”的句型中,也習慣地帶上“a”,于是筆者給學生編了個兒歌:“What are these?? They are maps. What are those?? They are caps...”就這樣,很多句型和詞匯在唱熟后得到了掌握。每當學生說不出某個單詞或句子時,只要輕聲哼一下歌曲,所需內容便清楚地呈現(xiàn)在腦海中。如十二個月份的名稱,長而難讀,學生就是利用唱歌輕松地掌握了它們。學生們運用了所學的知識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學成效明顯提高。
在教唱英文歌曲過程中,有多個方面需要掌握好“火候”,避免讓英語課成為音樂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筆者認為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英文歌要唱得“響亮”。所謂“響亮”這里不是指聲音的大小,而是指要找適銷對路的歌曲,讓學生有想唱、愿唱的意愿,英文歌既要找好聽的,還要找好學的,更要找有用的。
2.英文歌要唱得“規(guī)范”。所謂“規(guī)范”這里不是指歌曲的齊整、準確,而是指歌唱有序,課堂活而不亂,做到要唱就唱得開心,要停就停得安靜,就是要把握好英語課堂的“度”,防止一唱就亂、一唱就鬧的問題出現(xiàn)。
3.英文歌要唱得“動聽”。所謂“動聽”這里不是指歌曲優(yōu)美好聽,而是指要“唱有所獲、唱有所思”,不能簡單地把唱英文歌作為畫蛇添足的多余舉措,要在唱中學、學中唱。另外,還不能“一唱了之”,要經常性地進行總結回顧,對英文歌曲中的知識點查漏補缺,為下一步英文歌曲的調整、更新、充實提供科學依據。
總之,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夯實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只有注重教學創(chuàng)新,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上好英語課、學好知識點。
參考文獻:
[1]任長松.課程的反思與重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上)[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熊益群.小兒智力發(fā)育300問[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5.
[4]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