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修星

摘? 要:目的? 探討病區藥方退藥的相關情況,開展藥品指導,以實現臨床合理用藥。方法? 對崇左市人民醫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病區藥方退藥情況進行整理,進行分類統計。結果? 通過觀察各科室退藥單,對退藥情況進行整理可知,抗生素占各科室退藥品種占比較高,醫囑停藥、出現不良反應后停藥是主要的退藥原因。結論? 通過對病區藥房退藥情況進行了解,制定針對性的藥物管理流程與制度,嚴格控制臨床用藥,可保證用藥合理性,提升用藥安全。
關鍵詞:病區藥房;退藥類別;退藥單
中圖分類號:R95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3-0033-03
藥物治療是臨床多種疾病的首選治療方式,不同藥品在疾病預防、治療、診斷中發揮著不同作用,可有目的性對生理機能進行調整。藥品作為特殊性商品,藥品質量直接影響著用藥安全性[1]。《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中顯示“為了保證患者用藥安全,藥品一經發出,除藥物本身質量問題以外,其他個人原因則不允退換”,此規定通過加強藥物退換管理,可使醫療機構藥物使用合理性顯著提升,最大程度保證患者擁有安全。但是,上述規定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卻無法順利執行,主要是由于住院部患者退藥事件較多,每日都有,導致護士與藥師工作量隨之增加,導致醫院藥品安全存在一定風險,也會導致醫療糾紛發生[2]。因此,本文通過對我院2019年退藥單進行統計觀察,了解退藥情況,尋找病區藥房退藥原因與類型,針對性制定科學有效藥物管理制度,控制退藥頻率,提升臨床用藥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崇左市人民醫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病區共開具藥物單藥2259960條,對退藥情況進行整理,調查內容包括病房名稱、領藥條目數、統計領藥品種數,記錄每日退藥條目、抗生素、中成藥、血液系統藥物、心血管系統藥物對不同類型藥物進行總結,同時記錄醫囑更改、藥房庫存不足等藥物退藥原因。對退藥科室、退藥類別、退藥原因進行調查,計算構成比,并以表格形式進行表示。
1.2? 方法
退藥事件發生后,不僅增加醫務人員工作量,而且部分藥物由于需要冷藏、避光處理,一旦藥物取出后退回,很有可能已經出現質變,針對此類藥物退回藥房后,醫院為了保證用藥安全性,需要將此類藥物銷毀,進而導致醫院資源損傷[3]。因此,根據醫院退藥情況,制定以下幾點改進措施,以降低退藥發生率。
①加強醫務專業培訓,加強臨床藥師服務落實,醫院藥師、醫護人員在用藥期間,需對藥品質量進行妥善觀察,醫師也需對藥品的適應證進行準確把握,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進行動態了解,下達醫囑時也需仔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及時更換藥品。將退藥問題與科室內部考核掛鉤,針對可以提前避免的退藥事件未能正確處理者給予相應處罰,加強醫務人員對退藥情況的重視。
②嚴格執行藥品管理制度,完善退藥機制,明確不退藥范圍,精神類藥品、拆零包裝的口服藥品、血液制品等均不可退回,明確藥物使用情況,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退藥情時包裝污染、損壞的藥品也不予辦理退藥手續[4]。針對無法辦理退藥手續的藥品,醫護人員也需耐心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不能退藥的原因,獲取患者及家屬的理解,避免醫療糾紛發生。
③庫房及時將停藥、出現藥品規格更換等情況告知臨床醫師,使醫師在開具藥品時根據藥品供應情況合理開具藥方。并及時上傳藥品說明書,以便醫師及時查閱,保證用藥的合理性。
1.3? 觀察指標
對各科室退藥情況、退藥類別、退藥原因進行統計,同時對比實施改進措施后退藥情況的改善情況。
2? 結果
2.1? 各科室退藥情況分析
2019年各科室總退藥單數達到47688條,占藥品使用2.11%,眾多科室中兒科、重癥醫學科兩個科室的退藥率較高,而呼吸內科、普通外科等科室退藥率較低。見表1。
2.2? 退藥類別統計
根據藥物物理作用對47688件退藥藥單中的退回藥品種類進行歸類,其中水、電解質平衡調節藥、抗生素、呼吸系統類藥物構成比最高,且構成比均>10%。見表2。
2.3? 退藥原因
統計47688件退藥藥單的退藥原因可知,常見的退藥原因包括醫囑更改、病人非計劃性出院、藥品不良反應、藥房庫存不足、患者拒絕用藥等。見表3。
2.4? 改善情況
經過實施改進措施后,退藥率從2.11%降至1.55%以內,實施的改進策略對退藥情況可進行有效控制,避免藥物出現不必要浪費,保證用藥安全。
3? 討論
病區藥房退藥情況較為常見,兒科、重癥醫學科的退藥頻率占比較高;抗生素占退藥品種較高,主要是由于手術治療及感染預防等方面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較高,導致退藥情況也較為常見。分析表3退藥原因可知,醫囑更改、患者非計劃性出院均是常見原因。臨床醫師下達醫囑時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臨時醫囑,一類是長期醫囑。長期醫囑是取藥后,留待第2d使用,若第二日醫師查房時,發現患者的病情好轉或惡化,原有藥方已經不再適宜時,醫師會對用藥方案進行更改,此時前日已領取的藥物只能做退藥處理[5]。青霉素藥物臨床使用時,若患者皮試結果呈陽性,醫療保險、醫師越級使用抗生素等情況,均可對抗生素藥物進行退藥處理。臨床用藥時醫師開具醫囑后,藥師根據藥品療效、配藥禁忌等原因,與醫師及患者溝通后更改藥方,也可成功退藥。
經靜脈給藥時,用藥后易引起相關不良反應,一旦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影響后續治療開展時,就需要停止用藥,此時則需對原有藥物做退藥處理。醫囑錄入到電腦中出現藥物錄入錯誤,與醫囑不同取藥后,發現藥物錯誤只能選擇退藥處理。藥方中藥品不足、藥物保存不當等原因均可導致退藥事件發生[6]。患者用藥時因自身感覺療效不佳、通過網絡等途徑了解藥物的相關不良反應較高,拒絕使用時,均可導致已經記賬卻未使用的藥品退回。患者死亡、轉院或者患者突然要求出院,等情況也會導致退藥情況發生。
建議臨床科室做好病人計劃性出院工作,建立出院計劃檔案,根據患者的病情、出院需求量表等進行明確。患者出院前,由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商討出院計劃,開展必要的健康宣教,對患者的是否已經掌握必要的訓練方式與知識情況進行評估,待患者病情恢復良好,康復訓練有效掌握,即可安排患者出院時間,并在出院當日引導患者辦理相關手續。
綜上,退藥事件在一定情況下影響著醫院用藥安全,因此,加強病區藥房規范化管理,對退藥情況進行提前預防控制,可最大程度保證藥品安全。
參考文獻
[1]林文銘.病區藥房加強藥品管理降低使用風險的若干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3):77-78.
[2]劉壬通,林偉斯,姚夢莉,等.藥師參與病區藥事管理質量考核的實踐與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4):155-157.
[3]薛慧穎,裘琳,胡露紅,等.住院藥房沖抵退藥模式應用及其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9,35(3):257-261.
[4]耿洲,潘杰.住院藥房退藥情況分析與管理[J].海峽藥學,2018,30(04):247-249.
[5]曾美燕.醫院病區藥房退藥原因分析及其應對措施[J].北方藥學,2017,14(12):156-157.
[6]徐丹鳳.住院藥房藥品質量的管理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