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慧慧
摘? 要:目的? 探討耳鼻喉科患者實施護士分層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新泰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病區40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并依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護士分層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對比其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 耳鼻喉科病區的服務質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92.2%高于對照組78.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耳鼻喉科護理方式采取護士分層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式,不僅大大提升護理人員自我綜合素質水平和專業能力,而且護理服務質量也不斷完善,降低醫患糾紛,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護士分層管理;目標管理;耳鼻喉科;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3-0097-03
護士分層管理是目前較為新型的一種管理方式,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因管理對象和管理方式不相符而造成的管理資源浪費,為了實現優化管理,其管理效率更加顯著,經多次研究證明出一種管理方式,主要結合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能高低進行分層,最后將病情程度不一的患者交由相對應等級的護士進行護理,不僅能保證對患者的護理質量,而且還能真正將有能力的護士發揮出其真正價值[1]。其各層護理人員均要參與到目標管理方案的制定中,在完成護理任務的同時還能學習相關護理知識和內容[2]。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制定出不同的護理目標,此方式的實施不僅充分發揮出護士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提升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本文主要探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耳鼻喉病區患者實施護士分層管理結合目標管理的方式,其護理質量明顯得到提升,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新泰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病區的4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并依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為16~68歲,平均年齡為(36.82±8.16)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為17~69歲,平均年齡為(37.15±8.04)歲;兩組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試驗前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護士長根據崗位需求或特殊護理患者來調配護士,要求護理人員了解患者心中疑惑,并為其宣傳健康教育,講解健康知識等。
觀察組,主要將護士分層管理和目標管理二者結合后形成的管理方案。
1.2.1? 目標管理
結合醫院的發展目標,制定與之方向一致的護理方案,并依照近幾年耳鼻喉病區較長發生的護理操作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結合護理人員的個人特長,充分展現自我工作價值,并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工作目標,護理業務水平可依照專業技能的高低為依據,對專業能力較差的護士進行專業培訓及輔導。科室可對工作能力較強的護士給予相關獎勵,如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每年可通過考核或日常工作能力較高的護士選取“優秀護士獎”,并鼓勵優秀護士參加進修學習。
1.2.2? 分層級管理
①結合護士的綜合能力將其分為三個等級,助理護士(N1)、責任護士(N2)、責任組長(N3),并宣傳分層及管理對工作的意義,轉變護士傳統護士的理念,讓每一位護理人員遵循工作職責,并基于目標管理模式將自身目標及實際措施落實到實處,首先則需要護士長根據對患者病情的了解,以及護理難度,結合病情的輕重分配給患者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②其中N1級護士需要熟練掌握常規護理操作,如血氣分析、常規治療、小兒頭皮靜脈留置針、氣管深部吸痰等,對于一些具有風險操作較高的護理方式時,可通過在上級護理的幫助指導下完成,并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匯報給上級護士,并根據護士長的需求協同完成科室的護理工作。③N2級護士需對一定風險護理的工作協助N1級護士完成,對實習生進行專業培訓,核查護理文書是否完善,探討護理中遇到的難題,指導N1級護士的日常工作。④N3級護士的工作根據日常護理需求,調整培訓課程的內容,并完成護理難度風險較大的技術,解決護理中出現的難題。
1.3? 評價指標
觀察組患者實施護士分層管理與目標管理結合的護理方式后,對比耳鼻喉科病區的護理質量,并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的高低可依據護理環境、護理操作規范、書寫規范、服務規范等進行判定。其中患者滿意度可分為三種,非常滿意>90分、較滿意80~90分、不滿意<79分。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可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質量比較
通過實施護士分層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后,耳鼻喉科病區的服務規范性、護理環境、護理操作規范以及護理記錄書寫規范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92.2%與對照組78.8%相比,護理滿意度較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護士分層管理模式是目前較為新穎的一種管理,主要依據護士人員的工作能力劃分層級,對耳鼻喉病區患者的治療具有幫助性意義,而護士分層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3]。如護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合理分工,明確每位護士的工作職責,工作目標清晰,工作效率被顯著提升。將護士按照功能能力,合理劃分層級,可顯著改善護士人員之間推卸工作的現狀,提升護理責任心[4]。因此,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必須達到一定水平,對患者的服務態度也要做到人性化,及時了解患者心理變化,及時為患者排除內心疑慮。讓護理人員提升自我價值,不斷學習專業護理知識,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讓每一位耳鼻喉病區患者在感受護理服務時,都感覺到被關心,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可避免出現醫患糾紛,進而提升護理滿意度[5]。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耳鼻喉科病區的服務規范性、護理環境、護理操作規范以及護理記錄書寫規范均優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92.2%與對照組78.8%相比,護理滿意度較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由此表明,目標管理聯合護士分層管理對實現目標更加細致化,通過激勵護士、明確分工、相互協作等對實際護理中的操作失誤大大降低,其患者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對耳鼻喉科患者采取護士分層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式,不僅大大提升護理人員自我綜合素質水平和專業能力,而且護理服務質量也不斷完善,醫患糾紛情況顯著改善,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曾艷麗.護士分層管理在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3):150-151.
[2]梁勤.護士分層管理結合目標管理在耳鼻喉科病區護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8,41(04):178-179+181.
[3]孫培玉.目標管理結合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2):82-83.
[4]呂秀榮,董紅麗.目標管理結合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09(15):249-250.
[5]劉艷,陶靜,劉華芬.護士分層管理結合目標管理在耳鼻喉科病區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0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