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陳金榮 朱麗
摘? 要:目的? 研究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行血小板生成素、環孢素治療的效果。方法? 納入文山州人民醫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時期收治的82例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依據治療藥物分組,口服環孢素的41例為參考組,增加血小板生成素的41例為治療組,分析療效。結果? 治療組治療前CD8+、CD4+,與參照組數據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后CD8+、CD4+,與參照組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血紅蛋白、血小板、ANC、白細胞,與參照組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緩解率明顯高于參考組緩解率(P<0.05)。結論? NSAA患者經TPO聯合環孢素治療后,血常規及免疫指標改善明顯。
關鍵詞: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生成素;環孢素
中圖分類號:R556.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3-0166-02
骨髓造血功能在多因素影響下逐漸衰竭引起的綜合征即為再生障礙性貧血(AA),骨髓核細胞增生低下、感染、貧血、全血細胞減少是主要癥狀,NSAA(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其中較為嚴重的類型[1]。NSAA的特點是進程變化大,若存在嚴重感染、輸血依賴的情況,則行環孢素治療,其優勢是毒副作用小、花費金錢少,對T細胞有明顯的調節作用,但單獨使用的療效有限,NSAA癥狀無法得到顯著緩解,而血小板生成素(TPO)則能調節血小板生成及巨核細胞增殖情況,療效顯著[2]。故本研究納入82例NASS患者,旨在研究TPO聯合環孢素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文山州人民醫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時期收治的82例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依據治療藥物分組,參考組41例,男女分布情況為20∶21,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41.84±5.92)歲;治療組41例,男女分布情況為19∶22,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2.22±5.68)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骨髓活檢、血液學檢查均確診為NSAA者;同意本研究且能高度配合者;對TPO、環孢素不過敏者;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的高度認可及同意。
排除標準:惡性腫瘤者;其他因素造成的貧血者;精神不正常者;臟器功能受到嚴重損傷者。
1.2? 方法
參考組:環孢素(生產廠家:浙江瑞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050)口服治療,劑量保持在3mg/(kg·d)。
治療組在參考組基礎上增加TPO(生產廠家: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48)皮下注射治療,注射15000U/次,1次/d即可。兩組治療周期為28d。
1.3? 觀察指標
免疫細胞:CD8+、CD4+等。血常規:血紅蛋白、血小板、ANC(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等。
臨床療效:(1)完全緩解:血小板計數所獲取的數據在100×109/L以上,ANC所獲取的數據在1.5×109/L以上。(2)部分緩解:血小板計數上升幅度最少為20×109/L,ANC上升幅度所獲取的數據最少為0.5×109/L。(3)未緩解:和上述不符。
1.4? 統計學方法
本實驗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均數±平方差),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是[n(%)],分別行χ2、t檢驗,P<0.05表示研究數據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免疫指標
兩組CD8+、CD4+數據在治療前無差異(P>0.05);兩組CD8+、CD4+數據在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治療組數據更優。見表1。
2.2? 血常規
治療組血常規優于參考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臨床療效
治療組的緩解率明顯高于參考組緩解率(P<0.05)。見表3。3? 討論
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機制復雜,自身抗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T細胞誘導的作用,會促使細胞免疫應答的發生,其特異性靶器官是骨髓,而干擾素γ在AA中也存在過度表達的情況,可作為AA判定的標準。AA高危因素是造血干細胞受損、遺傳因素、病毒感染等,發病群體以老年人和青少年為主,將骨髓衰竭程度作為依據,AA可分為NSAA、SAA。NSAA的主要治療藥物是環孢素,可對機體T細胞亞群進行調節,T細胞含量得到增加,抑制性T細胞隨之減少,還能對IL-2的釋放進行抑制,同時有抑制干擾素γ之效,機體造血功能能得到調節,但單獨使用的療效始終存在局限性。
機體肝臟組織會產生出TPO,其作用是對巨核細胞分化增殖及造血干細胞進行調節,還能通過MPL促進下游信號通路的激活,讓細胞組織能夠更好的增殖及存活[3]。在NSAA治療中,TPO在血小板增加中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巨核前體細胞呈多倍性增加,骨髓前體細胞活性也會增加,不僅能有效改善NSAA病情,在骨髓抑制、化療中還能降低治療風險,應用廣泛。此外,TPO對機體造血功能的改善作用明顯,在此因素影響下,TPO的激素和受體會隨之改變,能抑制疾病的發生,促進NSAA患者的恢復[4]。TPO對于NSAA者還有刺激紅細胞、原核細胞的作用,其生成量得到調節后,能促進紅細胞、血小板的恢復,能縮短NSAA者恢復時間[5]。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免疫指標及血常規指標的數據差異明顯,其中治療組更優(P<0.05)。治療組的緩解率明顯高于參考組緩解率(P<0.05)??梢妴渭兊沫h孢素無法達到治愈NSAA的效果,以此為基礎,增加TPO皮下注射,能讓臨床指標得到明顯有效的改善,且治療的風險性極低,效果優異。
綜上所述,TPO聯合環孢素可有效改善NSAA患者的血常規及免疫指標,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王少怡,余自強.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的研究現狀及臨床應用[J].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2020,43(02):122-128.
[2]劉晨曦,宋琳,張莉,等.環孢素A聯合雄激素治療輸血依賴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預后因素分析[J].中華血液學雜志,2020,41(03):234-238.
[3]舒凌.小劑量環孢素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療效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06(80):142,144.
[4]宋琳,趙馨,彭廣新,等.R-ATG聯合環孢素與環孢素聯合雄激素一線治療輸血依賴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療效比較:單中心回顧性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9,32(05):358-362,366.
[5]陳滿強,丁樂.他克莫司、十一酸睪酮聯合造血生長因子治療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合并感染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04(18):34-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