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翟金林

摘? 要:目的? 探討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研究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大慶油田總醫院接受腸胃道惡性腫瘤根治術的老年患者70例,按照患者采用的不同麻醉深度將這70例患者分為A組和B組,每組35例,A組患者在手術中的腦電雙頻指數控制在50~59之間, B組控制在30~39之間。對比兩組患者術中各指標及術前24h、術后24h和72h使用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測量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的具體變化情況。結果? A組與B組患者在麻醉時長、手術過程出血量、手術前的MMSE評分、補液量以及低血壓發生率等方面并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手術后24h與72h時間段A組患者的MMSE評分較B組更低(P<0.05)。A組在手術后24h與72h認知功能障礙(POCD)發生率均高于B組分(P<0.05)。結論? 老年患者的BIS指數一直保持在30~39之間,相較于BIS維持在50~59之間來說,更加能夠降低老年患者在手術之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的情況。
關鍵詞:麻醉深度;老年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胃腸道惡性腫瘤根治術
中圖分類號:R61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3-0174-02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是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和記憶認知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疾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會不同程度影響老年患者術后生活水平,降低術后生活質量,增加老年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2]。有研究表明,手術中使用的麻醉深度與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并無直接關系[3]。但目前普遍認為,老年患者是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人群。本篇文章主要是對70例接受過胃腸道惡性腫瘤根治術的老年患者進行調查與研究,并對調查對象數據進行分析,在接受不同程度的麻醉深度之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變化的具體情況。現將具體情況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研究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大慶油田總醫院接受腸胃道惡性腫瘤根治術的70例老年患者,根據患者術中麻醉深度的不同將這70例患者分為A組和B組,每組患者各35例。
A組男女比例為19∶16,年齡60~75歲之間,平均年齡(68.3±5.1)歲,其中ASA分級Ⅰ級病例20例,Ⅱ級病例15例。B組男女比例為17∶18,年齡在65~78歲之間,平均年齡(68.6±5.3)歲,ASA分級:Ⅰ級病例17例,Ⅱ級病例18例。兩組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納入標準:手術之前的24h患者的簡易精神狀態量表均≥24分;患有腸胃道惡性腫瘤根治術的老年患者;簽署意向同意書。
排除標準:排除患有心臟、肝肺、精神疾病方面的患者。
1.2? 方法
A組將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腦電雙頻指數控制在50~59之間,B組控制在30~39之間。所有患者進行手術前30min內采用肌注苯巴比妥鈉(生產廠家:福建省閩東力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348)100mg與阿托品(生產廠家:蕪湖康奇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900)0.5mg兩種藥物,并且在患者進手術后,對患者在手術過程當中的血壓、脈搏次數以及心電圖動態和體溫、血氧飽和度等方面的指標進行及時監測,將BIS傳感器電極貼貼在患者的前額位置。利用DragerPrimuss麻醉工作站隨時監護患者的麻醉深度。患者進行麻醉誘導操作之前,吸入氧流量2L/min,靜注舒芬太尼注射液(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格0.3μg/kg)以及靜注丙泊酚注射液(生產廠家: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368,規格1.5mg/kg)和琥珀膽堿注射液(生產廠家: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99)。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手術前以及手術后的麻醉時間和手術過程中造成的出血量、需要的補液量以及低血壓的發生概率等方面進行觀測。低血壓發生率=低血壓患者例數/總例數×100%,并在手術前的24h和手術后24h、72h三個時間段采用MMSE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評測,其中27~30分為正常,21~26分為輕度,10~20分為中度,0~9分為重度。MMSE評分<24分則表示POCD。POCD發生率=POCD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據結果主要應用于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為(x±s),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為[n(%)],數據結果進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中各項指標比較
對A組和B組患者的麻醉時間和手術出血量以及補液量與低血壓發生率等方面的指標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24h和72h的MMSE評分及POCD發生率對比
手術前的24h時間段內,兩組患者的MMSE評分比手術后要高;術后24h、72h,A組患者手術后的MMSE評分比B組較低(P<0.05)。B組手術后24h和手術后72h的POCD發生率都要比A組低(P<0.05)。見表2。
3? 討論
調查發現,患者在手術后發生的認知功能障礙情況主要和患者的年齡、具體麻醉方式、手術創傷以及出血量和應激反應相關。本次研究使用MMSE方法對老年患者進行不同麻醉深度之后的術后認知功能障礙進行測評[4]。這種測試方法準確度十分高,結果較為準確,能夠檢驗出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發生的具體變化,以檢測術中不同麻醉深度所帶來的影響。這種方式主要側重點在于對大腦的認知,在臨床醫學上以BIS監測麻醉深度的主要指標,檢測過程排除神智以及情緒的干擾[5]。BIS維持在80~100之間時,表示患者在清醒狀態,維持在60~79之間時,表示患者在深度麻醉的狀態,為此在40~59之間時表示患者是臨床麻醉的狀態,處于深度麻醉狀態時<40,本次調查將麻醉深度設定為30~39以及50~59,主要是調查不同的麻醉深度對于老年患者手術之后的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樞膽堿能系統會使得全麻患者會產生POCD。手術過程的影響也會使患者遭受到刺激,致使學習和記憶功能減退,導致POCD的產生。調查數據結果顯示,B組患者手術之后的24h時間段內的POCD以及72h時間段內POCD的發生率要明顯比A組低;根據MMSE評分數據可知,B組的患者在手術后的24h以及72h的MMSE評分較A組高出許多。這也直接說明,將麻醉深度維持在30~39之間,可以有效預防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緩解手術和麻醉的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將BIS值維持在30~39之間相較于50~59之間來說,更加能夠降低老年患者術后認知障礙的發生率,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薛建軍,申治國,楊仲新.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機制[J].河北醫藥,2018,40(11):1621-1624,1629.
[2]王紅.氣管插管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評價[J].醫藥與保健,2018,26(11):107-108.
[3]陳然,羅德興,劉遠輝,等.七氟醚在不同麻醉深度下對老年患者腹腔鏡手術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06):10-11.
[4]夏炳春,陳賜波,趙春燕,等.不同麻醉深度與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08):1524-1526.
[5]潘敏敏.閉環靶控輸注下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手術患者認知功能及脂肪細胞因子和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9,25(05):3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