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媚

摘? 要:目的? 探究在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中處方點評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單縣中醫醫院門診于2018年8月采用處方點評,從2017年8月~2019年8月門診處方中選取樣本,總例數為1000張,以是否采用處方點評為分組方法,2017年8月~2018年7月未采用處方點評的500張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間采用處方點評的500例作為實驗組,對比兩組臨床不合理用藥發生率、處方的存在問題。結果? 實驗組在臨床不合理用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處方存在問題相比對照組較少(P<0.05)。實驗組用藥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存在差異(P<0.05)。結論? 在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中處方點評,能明顯改善患者用藥發生率,并且減少門診處方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處方點評;臨床合理用藥;臨床效果;用藥信息
中圖分類號:R969.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3-0182-03
我國的醫療機構當中,需要建立處方點評制度,并且填寫處方評價表,還需要對不合理的處方進行登記與通報[1]。而在最新的醫療機構處方點評管理規范當中,還需要進一步規范處方點評工作,進而提高患者的處方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性。開展醫院處方點評能夠不斷完善點評制度,并且以此為基礎來提高臨床合理用藥水平,保證醫療制度的安全。處方點評屬于一種全面性的點評制度,在臨床合理用藥中有著重要保障。基于此,本研究對本院應用處方點評前后的臨床合理用藥情況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單縣中醫醫院門診于2018年8月采用處方點評,從2017年8月~2019年8月門診處方中選取樣本,總例數為1000張,以是否采用處方點評為分組方法,2017年8月~2018年7月未采用處方點評的500張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間采用處方點評的500例作為實驗組。在實驗組處方當中,其中消化內科210例、呼吸內科100例、神經科120例、腎臟內科70例;對照組處方當中,其中消化內科180例、呼吸內科110例、神經科130例、腎臟內科80例。對所有處方進行定期檢查,并填寫處方評價表,對其進行統計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未采用處方點評,僅按照常規方式進行用藥。由醫師開設處方,后便直接用藥。
實驗組成立處方點評小組,組內成員為5名藥師組成,年齡均在29~4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3±3.0)歲,所有臨床藥師均為本科,工作時間均在5~25年之間,平均工齡為(7.4±1.3)年;按照《處方點評管理規范》來對處方管理辦法與藥品說明書來進行處方點評,并且利用統計結果進行分析點評。按照點評方法將所有不合理處方分為3類,如不適宜處方、不規范處方、異常處方等,對所有的處方進行回顧性點評,對不合理處方的原因進行分析。并且促使醫師對不合理處方進行改進,規范處方的書寫情況,并考核醫療質量。
1.3? 觀察指標
(1)臨床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對臨床不合理用藥的情況進行記錄,并做好數據統計工作。不合理用藥發生率=不合理例數/總例數×100%。(2)處方的存在問題:對處方當中存在所有的問題進行分析,共分為不規范處方、不適宜處方、異常處方三個等級。(3)管理滿意度評分:通過自擬調查問卷來對患者管理滿意度評價,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滿意度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以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不合理用藥發生率
兩組在臨床不合理用藥發生率上存在差異,其中實驗組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處方的存在問題
實驗組處方存在的問題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統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管理滿意度
實驗組用藥滿意度評分為(94.24±8.90)分;對照組用藥滿意度評分為(83.53±5.8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處方是醫師為患者進行治療過程當中的主要文字憑證,其不僅僅具有問診價值,并且還有這法律、經濟、技術等意義[1]。同時也對醫療機構的用藥水平進行分析,進而提升醫療質量。如果醫師開具的處方不合理,就會增加患者的用藥風險,而在醫療糾紛過程中會進一步發展,而對于處方點評過程當中,需要從醫囑、處方等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2],并且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進一步改進處方質量。處方點評屬于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其點評的方式也比較多,點評標準也需要經過科學合理的設置,體現點評的策略性與人性化的特點,在本院臨床藥物應用過程中,處方點評工作尤為重要,而提升處方質量是促進合理用藥的重要手段[3-4]。在成立處方點評小組之后,需要制定與本院情況相符合的處方,設計工作表實施完善的點評方案,進而不斷完善點評方案,進而保障處方質量,促進里才能合理用藥情況,保障醫療安全[5]。
而隨著醫療衛生改革分析,對臨床合理用藥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醫院需要認真落實處方管理辦法,并且促進醫院合理用藥,保證醫院合理用藥,進而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另外還需要完善管理制度[6-7],充分利用網絡功能來對電子處方進行開展,另外還需要結合國家基本用藥方式來采用分級管理制度,進而提高藥物使用率,降低抗菌藥物,而通過行政管理的方式采取不合理用藥進行全面改進,并且對臨床醫師進行藥物培訓,采用醫師進行年度考核,點評結果服務與臨床用藥當中[8]。
本研究中,兩組在臨床不合理用藥發生率上存在差異,其中實驗組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處方存在的問題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統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用藥滿意度評分為(94.24±8.90)分;對照組用藥滿意度評分為(83.53±5.8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據此研究明確,在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中處方點評,能明顯改善患者用藥發生率,并且減少門診處方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賀.中成藥處方點評對臨床用藥合理性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9):330-331.
[2]馬詩瑜,卞曉嵐.某院2016-2018年3000張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及用藥合理性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9,39(10):1089-1094.
[3]耿麗平.處方點評制度對醫院門診、急診處方合理用藥的意義[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37(04):42-44.
[4]韓鳳,楊明娜,陳世財.2018年北京市16個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3488張門診處方點評與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9(07):884-886.
[5]王子薇.醫院藥劑科開展處方點評工作對門診處方質量和用藥合理性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08):170-171.
[6]廖兆豪.專項處方點評對門診抗菌藥物處方用藥合理性評價指標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9,16(01):174-175.
[7]蒙曉,鄭伯渠,姜順軍,等.某三甲醫院2016-2017年門急診處方點評及不合理用藥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6):8-9.
[8]燕俊青.臨床藥師參與輔助用藥處方點評及其干預前后合理用藥的效果比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7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