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忱
摘要:禾港公司連續3年經營虧損,存在主營業務單一、業務結構不合理、流動資金短缺、融資難融資貴、股東優勢發揮不足、靈活的業務模式難以符合管理制度,以及部分應收賬款難以收回等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國、民兩類股東間經營理念的差異所致,可通過民營股東的退出,實現股權單一化的方式解決。禾港公司在進出口貿易、商品展銷、國內配送物流等方面有專營資質和經驗積累,應繼續前序業務、開拓新業務、承接其它業務,與集團物流板塊內部公司聯動實現業務升級,發展為母公司的國際業務平臺和海外端風險的防火墻,為河北港口集團建設現代化綜合國際貿易大港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經營;國企;民營;股權;單一化;國際貿易;物流
一、引言
根據省國資委的決策部署,河北港口集團(以下簡稱“集團”)為減少旗下處于虧損的子公司的數量,擬對于盈利無望的企業進行整合或清盤注銷,秦皇島禾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港公司”)是集團的三級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已連續3年虧損,且有部分應收賬款收回無望,民營股東一直主導經營,愿以退股的方式彌補公司的壞賬。為此,河北港口集團要求深入研究,禾港公司是否有必要保留其經營權,確定公司定位和經營的對策。目前,民營股東現已正式提出撤股申請,待程序履行完畢后,禾港將成為集團的全資三級公司。本文將對禾港公司的基本情況,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保留經營資質、繼續運營的必要性等展開分析與研究,并提出重啟經營的五項對策措施。
二、禾港公司概況
禾港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冊資本3000萬元,河北港口集團國際物流公司(以下簡稱“國際物流公司”)作為國企股東持股40%,中運國際貨代公司、昌興實業公司兩家民營股東分別持股35%和25%。公司下設貿易物流部、澳洲產品展銷部、關務部、財務部、綜合部共五部門,員工共計32人:國際物流公司作為大股東委派兼職3人(董事長、財務總監、財務部長)、專職3人(常務副總、總助等、貿易物流部長),其余管理人員16人、大車司機10人均為公司直招。公司業務以農產品、海鮮的國內外貿易、冷鏈集裝箱物流運輸、澳洲進口日用消費品展銷為主。截至2020年6月,公司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1970萬元,虧損1015萬元,總資產2185萬元,應收賬款700萬元,流動資金500萬元。
三、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
(一)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1. 主營貨類單一,業務儲備不足。禾港公司核心業務是香蕉的進口貿易與物流配送,隨著國內市場水果供應種類的豐富,香蕉逐漸失去傳統貴族水果地位,同時香蕉進口價格波動較大、加之夏季國產水果的充分供應所產生的沖擊,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盈利能力下降,但該業務占用了公司的大部分資源,業務結構難以有效調整。
2. 流動資金短缺,業務發展受限。禾港公司被迫采用占用資金量較大、周期較長的采銷模式,對運營流動資金需要較大。兩家民營股東信用等級低,所持股份合計達到60%,使得公司難以從銀行獲得低成本的融資。而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各方對增加注資意愿不強。運營資金全部來源由于注冊資本金,周轉資金十分緊缺,也導致了公司無力承接其它業務或參與項目投資。
3. 結算方式無選擇權,應收賬款逾期。禾港公司作為中間商,在貿易鏈條中處于弱勢的地位,對國外供貨商需預付款采購,對國內采購商需賒銷銷售,每單周期2~3個月,占用資金800萬~1000萬元。應收賬款的對象為由民企股東指定的中小散戶,缺少對其資信的考察,造成700萬應收賬款逾期,預計將全部計提壞賬。
4. 混合所有制體制成為公司發展牽絆。民企具有決策快、靈活度高等優勢,但國企相對控股的禾港公司,參照國企模式管理,杜絕運營不規范行為,民企優勢難以發揮;國企具有信譽好、融資渠道廣、成本低等優勢,但國企股東僅持股40%,難以從銀行獲得授信和較低的費率、利率。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 渠道過分期待民營股東的帶入。禾港公司希望借助民營股東的供銷渠道和業務資源實現穩定盈利,民營股東對業務模式、方向的主導,以及對渠道、資源等核心商業秘密的封鎖,是造成公司主營業務單一的主要原因,過分依賴民營股東對市場、業務的開拓,使公司失去自主優化業務結構的可能。
2. 資金過分期待國企股東的帶入。民營股東希望借助國有股東的信譽實現低成本融資,或直接獲得國企股東的資金支持,而上述需求并未得到滿足,加之經營思路與風控管理方面與國企股東難以融合,加之公司虧損的現狀,使得各股東方均不愿追加投資,造成流動資金周轉緊張,新業務難以開拓。
3. 兩類股東對經營合規理念的理解難調和。民營股東單一強調以營利為核心,在經營管理中往往存在灰色地帶和違規現象。國、民兩類股東無法建立起共同的合規經營理念,雙方的碰撞與僵持,致使難以建議完全互信和資源共享,混企業務出現停滯,也影響了公司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三)問題解決方案——實現股權的單一化
1. 推進兩類股東間的融合。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加強多種所有制文化融合、優化選人用人機制、強化監督追責措施等方面開展合規管理工作。通過積極疏解員工融合過程中的各類疑惑和擔憂,讓民營股東和員工切實感受到合規管控對于業務的支撐作用。增強股東間互信、求同存異,化解股東間的矛盾,加速融合、增進理解,使公司從重歸良性發展軌道。
2. 實現股權的單一化。兩家民營股東也因客觀原因出現了經營萎縮、困難等局面,為解決當前的應收賬款問題,民營股東自愿以前期投入的原始股本與應收賬款相抵,并為此發出退股申請。待程序履行完畢,禾港公司即為單一股東的治理結構并實現股權的單一化,經營理念不同的問題從而得到根本解決。
四、禾港公司保留經營資質,繼續運營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