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光 趙曉紅 李志慷 曹子敬 牛家明
摘 ?要:該文為探究河北省某高校大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及其影響因素,抽取了河北省某高校561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0.48%的學生具備健康素養,41.71%的學生具備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18.72%的學生具備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29.41%的學生具備基本技能素養。性別、年級、父母文化程度是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該校學生健康素養具備率有待提高,建議學校通過強化健康教育課、加強體育與健康相融合、線上教育與線下健康教育相融合等方式將健康素養的培養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整體健康素養水平。
關鍵詞:河北省某高校 ?健康素養 ?大學生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4(c)-0251-04
Study on Health Literacy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ebei Province
LI Weiguang1 ?ZHAO Xiaohong1 ?LI Zhikang1 ?CAO Zijing2 ?NIU Jiaming3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Province, 066004 China; 2.Department of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henyang Urban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Henan Province, 461000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health literacy leve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 college in Hebei Province, this article selects 561 college students in a college in Hebei Province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show that: 30.48% of students have health literacy, 41.71% of students have basic knowledge and concept literacy, 18.72% of students have healthy lifestyle and behavior literacy, and 29.41% of students have basic skills literacy. Gender, grade, and parental education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The school's student health literacy availabi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schools integrate health literacy into students' daily life learning by strengthening health education classes, strengthen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ng online education and offline health educ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health literacy.
Key Words: A university in Hebei Province; Health literacy; College stud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河北省某高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抽取了低年級(大一、大二)231名,高年級(大三、大四)學生330名,共561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
1.2 調查方法
采用中國教育中心編制的《2016年全國居民健康素質調查問卷》,問卷中健康素養總得分為65分,包含了3個維度,即健康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29分、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20分、健康基本技能素養16分,問卷總得分率或某維度得分率達到80%及以上為具備健康素養或具備此維度的健康素養。
1.3 統計學方法
問卷回收后利用Excel 2007進行數據的錄入與整理,運用SPSS 22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人口統計學變量和健康素養及3個維度的相關性分析采用χ2檢驗,大學生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均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研究結果
2.1 基本情況
該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61份,回收問卷561份,回收率為100%,剔除9份無效問卷,問卷有效率98.34%。男生297人(52.94%),女生264人(47.06%),低年級學生231人(41.48%),高年級學生330人(58.82%),生源地為城鎮的學生189人(33.69%),生源地為農村的學生372人(66.31%)。
2.2 健康素養整體水平
經調查,被調查的學生當中171人具備健康素養,健康素養具備率為30.48%;234人具備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具備率為41.71%;105人具備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具備率為18.72%;165人具備健康基本技能素養,具備率為29.41%(見表1)。
2.3 不同特征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比較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不同人口統計學特征的大學生在3個維度上所呈現出的水平特征與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所呈現的特點保持一致。女生健康素養具備率高于男生;低年級學生的健康素養具備率高于高年級學生;在父母文化程度的水平比較上,父母親文化程度為本科及以上的學生健康素養具備率最高。以上特征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生源地來自城鎮的學生健康素養為33.33%,來自與農村的學生健康素養為29.03%,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 河北省某高校大學生健康素養影響因素分析
以具備健康素養為因變量,以性別、年級、父親文化程度、母親文化程度、生源地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2)。結果顯示:父母文化程度、性別、年級為影響河北省某高校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的主要因素,且影響程度母親文化程度>性別>父親文化程度>年級。
3 ?討論
與2019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2018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數據相比,被調查學生的健康素養具備率均顯著高于2018年中國居民的平均素養水平(具備率分別為17.06%、30.52%、18.68%)[1],但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這一維度僅比2018年中國居民具備率(17.04%)高1.64%。同時,此次調查的河北某高校大學生健康素養整體水平低于2017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報告中大專/本科及以上人群健康素養水平(35.59%)[2]。由此可見,該校學生整體健康素養水平有待提高,且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的具備情況與另兩個維度的素養相脫節,這與景文展等[3]的研究一致。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可通過學習進行掌握和提高,但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卻很難改變。因此,學校在提高學生健康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應多注重學生個人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的養成教育,加強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
該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健康素養水平高于男生,這與諸多結論相同[4-5],可能是因為女生比男生更加關注健康,善于運用健康知識促進健康行為的養成,更能積極主動地去維護自身健康[6]。低年級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高于高年級的學生,學校對大一新生有一系列健康知識技能培訓,管理較為嚴格,學生能夠保持較好的健康生活習慣。隨著年齡增長,大學生的獨立意識增強,逐漸追逐個性化。調查結果顯示,高年級學生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行為與方式明顯高于低年級學生。此外,高年級學生面臨著實習、就業壓力,學生的生活學習重心有所轉移,自我監督管理能力下降,往往忽視健康意識及良好的生活習慣。調查對象文化程度越高,其健康素養的具備率也越高[7],父母的文化程度也是高校學生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這與李雅琪、李明今[8]的調查結果相似,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觀念意識、生活習慣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子女,當父母具備了更高的知識儲備,具備更多的健康生活行為及健康技能會對子女的健康素養具備情況起到良性的影響。
在第七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素養調查報告》,指出我國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而主要根源在于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疾病的預防控制理念[9]。綜上所述,建議學校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進行健康素養教育,增強學生的傳染病防治素養,提高學生的傳染性疾病防控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生活行為方式,培養學生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的應急能力;發揮高校體育課堂的作用,將體育與健康更好地相互融合;也可以積極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平臺對學生宣傳健康知識[10],建立線上線下健康教育和檢測相融合的長效機制,對學生的健康素養具備情況進行檢測與干預,從而提升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國政府網.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2018年)有關情況[EB/OL].(2019-08-27).https://www.gov.cn/xinwen/2019-08/27/content_5424988.html.
[2]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2017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發布[EB/OL].(2018-10-09).https://www.nihe.org.cn/portal/zyzx/xxxx/xmyyt/webinfo/2018/10/1542082291058014.html.
[3] 景文展,黃紫玥,劉清悅,等.大學生健康素養相關知識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6,37(6):859-862.
[4] 高上雅.河北省高校在校研究生健康素養調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6.
[5] 張澤琛,梁炬峰,裘美娟,等.河北省某醫學高校大學生健康素養現狀調查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9,40(6):715-719.
[6] 張華,孫志嶺,高海霞,等.大學生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及基于移動終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重慶醫學,2018,47(15):2055-2060.
[7] 吳慧霞,林蘭,李玉娟.陽江市江城區2016—2017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調查報告[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0):161-164.
[8] 李雅琪,李明今.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及其影響因素[J].科教導刊,2016(2):190-192.
[9] 王曉峰,王祥全.大學生人口身體素質變動及其問題成因分析[J].人口學刊,2018,40(2):86-95.
[10] 武國保,畢存箭,祖母拉提·阿布都熱依木.新疆哈薩克族大學生健康素養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6,37(5):75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