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亞琴 許延明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云計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環境下,企業當前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當前財務管理的需要,這在很大程度上阻擋了企業的持續發展。現在隨著企業財務共享理論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引入財務共享來促進企業的發展。本文通過對財務共享進行分析,發現企業在運用財務共享的過程中存在復合型人才缺失、財務信息安全無法保障以及財務共享流程不規范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提出了加強企業復合型人才培養、保障企業財務信息安全和規范企業財務共享流程等解決措施,以達到優化效果,希望能為類似的企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財務共享;財務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歐洲的許多企業開始采用財務共享的模式,并且取得了不錯的發展,而在國內也有部分企業開始采用這種財務共享模式。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之后很大程度上能夠推進財務管理方式的改革和轉型,減少企業內部的經營成本、提高財務數據方面的分析能力,并且在規范企業經營方面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企業可以利用財務共享對財務人員和財務資源規劃統籌,以此來提升集團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為企業規避財務風險。但是企業在實際構建財務共享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國對于財務共享的應用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建立企業財務共享的意義
1.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
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之后,可以將一些重復性比較高、容易標準化的財務工作進行集中處理,使財務人員有序地進行財務數據的搜集、整合和分析,通過優化組織結構和流程重組等的過程將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標準化劃分,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統一、規范化的管理和運營標準,從而改善企業內部財務核算的統一性和規范性,簡化財務會計的工作流程。企業運用財務共享模式之后也能夠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有效整合,尤其是會計核算,可以提高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效率;同時也能夠讓企業管理者快速掌握企業的財務信息,提升管理者制定決策的效率。
2.減少企業管理成本
對于一些集團企業來說,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有許多子公司,這些子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也需要進行資金管理,并且各個子公司的財務數據需要定期上報給總公司。所以,集團企業的各個子公司都會擁有自己的財務管理部門,從本質上來說,這也形成了財務管理資源的浪費與分散。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之后,可以將總公司與各個子公司的財務部門進行統一的管理,這樣會減少許多重復而且低效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可以將一些非必要的流程去掉,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減少管理成本。
2.推進財務管理轉型
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之后,必然會對財務管理人員提出新的要求,業務職能除了保留傳統的基本職能之外,也需要對數據進行分析、歸納,讓這些財務數據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現狀以及問題,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提供更可靠的數據,所以這也就要求財務人員必須提升財務信息化管理技術和管理意識,能夠利用這些信息化的手段對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和核算,不斷改進個人的技術并學習新的知識,推進企業財務管理的升級和轉型。
三、財務共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復合型人才缺失
財務共享模式實施之前,企業中的財務人員大多為傳統核算型的人員,但是在財務共享模式建成之后,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業務核算,而是需要對企業進行財務核算以及財務分析,為企業的重大戰略以及投資決策提供信息支撐。對于企業會計人才的需求,相比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支持。但是根據財政部發文稱,目前我國企業中超過85%的會計人員都是在做財務會計,其中80%以上的時間是用于會計賬務記錄和賬務核算,管理會計人才的缺口很大。另外,根據財政部統計,在2019年,報名參加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的考生有439萬名;截至2019年10月,累計共有將近795萬余人取得了初、中級會計資格證書,僅18萬余人取得高級會計師評審資格。顯然在企業內部,大多數財務人員僅有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對財務專業知識的掌握仍然較少,只會一些簡單的財務核算工作,對一些復雜的數據以及信息處理仍然不完善,缺乏數據的維護管理能力,這樣的人員隊伍無法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這也會制約企業的信息化發展。
2.財務信息安全無法保障
企業在運行財務共享模式的過程中必然也會遇到一系列的風險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財務信息的安全問題。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依賴性比較強,但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為財務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一些信息泄露、篡改等的風險。財務共享中心能夠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集中分析處理,這其中也包含了許多的核心數據。企業的競爭對手為了得到這些商業機密可能會對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進行惡意攻擊,此時企業如果沒有強大的信息系統,那么將會給企業帶來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另外,如果共享系統中數據修改的權限不明確,會導致有些工作人員惡意更改財務數據,這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3.財務共享流程不規范
企業財務共享運行的過程中,其中的關鍵步驟之一就是流程重組,流程重組涉及范圍比較廣,并且所需的工作量也比較大。但是許多企業在初級階段只是進行了框架建設,沒有意識到流程重組的重要性,也沒有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管理。比如企業原來的組織結構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形成一套比較完備的管理體系,一些企業沒有意識到流程管理的重要性而繼續采用原有的管理體系,忽視對流程專管部門的設立,沒有設立流程專管部門或者管理不完善就會導致一些高素質的財務人員不能參與流程管理,無法為優化企業流程出謀劃策,這就造成了財務共享模式在實踐中與主觀意識形成偏差;并且財務共享中心就是將原來重復化的操作進行集中處理,更像是流水線工作,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沒有改變業務流程,也沒有對財務共享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新制定,會導致在具體實施這些流程時效率低下。比如公司的報銷流程,在公司實施財務共享之后,雖然能夠運用智能機器上傳票據,減少了人工整理的過程,但是對這些單據依然需要層層流轉,對報銷的審批過程仍然沒有減少,這也限制了報銷的效率。
4.政策制度存在地域差異
對于一些集團企業來說,各個子公司分布的地區不同,那么各個子公司所在地區的地方政策也會存在差異,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往往會忽略地方性法規制度和財稅政策的差異等問題。如果企業忽略地方政策的差異,會使企業的納稅結果出現漏洞,導致集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效果不佳。比如在實際財務共享平臺的運用中,有些地方需要對關稅進行核算,有些地方則不需要,企業需要視情況而定。企業只有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規定,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經營環境,而沒有差別的財務共享服務系統達不到這么好的效果。
5.會計信息系統不完善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會計信息化的建設也成為財務管理快速發展的重要趨勢,在企業財務共享運行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運轉,都需要依托信息管理系統,所以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切的基礎。目前很多企業都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統,而且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也是其中的一項,但是會計信息系統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在構建會計信息系統時,當不同系統中的數據傳送到財務共享中心時,信息系統接口無法進行對接,導致一些數據信息無法在不同部門之間進行傳遞,所以這些部門在進行財務分析時一些基礎的數據就無法獲得。另外,財務共享需要依靠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如果信息系統不穩定可能會在信息傳遞、儲存等環節出現錯誤,導致信息傳輸過程中出現中斷,這也阻擋了財務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四、財務共享平臺的優化建議
1.加強企業復合型人才培養
企業一方面應當加大對管理會計的擴招力度,提高財務人員組織管理、計算機應用、財務分析等方面的技能,使財務人員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順應財務發展方面的要求,降低對傳統核算性會計的需求,通過提高待遇條件來吸引更多的會計人才;另一方面,企業要注重對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并讓財務人員了解最新的財務信息,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企業可以成立一支高效的財務人員隊伍,聘請經驗較為豐富的專家進行講座,普及這方面的知識,增加財務人員對信息化的學習機會。企業要綜合衡量財務人員各方面的能力,重視人才選拔,選拔出真正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2.保障企業財務信息安全
企業要切實保障財務信息的安全,要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企業應加大資金投入,組織專門的信息技術團隊負責維護信息系統的安全,對系統軟件進行預測性檢查,可以在系統軟件中安裝強制備份、緊急響應等的功能,并且定期對數據進行備份,建立安全系數比較高的防御系統抵擋外來的攻擊,防止系統被破壞時一些數據丟失;并且當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信息技術團隊能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精準定位并迅速采取相應措施保障財務信息的安全,防止財務信息泄露;財務人員也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要求,在工作中不點擊不知名網頁、不下載陌生軟件,防止信息泄露。另一方面,企業要進行明確的職責劃分,明確管理的權限,將信息安全的責任固定到個人,一旦出現任何問題,能夠找到相關負責人查明情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企業也要嚴格控制信息系統的安裝以及修改,可以對工作中的文件屬性采用隱含只讀的加密模式,防止一些會計數據被破壞或刪除。
3.規范企業財務共享流程
企業一方面應根據自身的運營特點以及實際發展需求做好流程改造,擬定好流程實施的框架,制定可行的操作方案。企業要從思想上重視流程管理,加大技術和資金方面的支持,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并配備具有專業人才的流程管理部門,制定統一的流程管理制度,并且使流程管理制度實施到位。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采用流程自動化的工具,將流程進行分類,對于重復化的操作交給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系統處理。對于費用報銷的流程,企業可以建立一個消費信息共享的平臺,將企業有關的消費數據和有關電子發票與財務共享中心聯合,交易發生時,這些信息能夠及時反映到財務共享中心,電子發票也能在稅控系統中自動審核,系統能夠自動進行會計核算,這樣可以減少審核流程。企業也要對財務共享相關的制度流程細節化,精確劃分相關流程的安排,對財務共享的流程進行監督,從而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并且給出解決方案。企業的管理層以及財務人員也要及時的溝通探討,保證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的科學化。
4.加入異地政策選項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財務工作和稅務工作都是比較重要的部分,在不同地區的稅務事項,其稅收政策也存在不同,企業中的財務人員要考慮到相關的法律法規。財務共享服務系統中可以加入各個子公司所在地區的財稅政策選項,確保企業內的所有子公司即使所在地區稅收政策不同,但仍能準確計算這些事項。企業可以依據各個地區的法律法規做好納稅籌劃的工作,進行加權技術處理,反映各個子公司地域差異的真實情況。對于財務工作人員,也要充分考慮所在子公司地區的生產經營環境,熟知所在地區的相關政策制度以及法律法規,了解信息發布渠道,保證在國家發布最新的稅收政策時,第一時間了解相關政策中所涉及的內容。對于企業管理層,要及時和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及時了解最新的政策規定,并且將其與公司的規章制度進行有機融合,接入到財務共享服務系統中,在整個過程中執行相關的財務工作,確保整體質量有效提升,從而助力集團企業的戰略發展。
5.優化會計信息系統
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與現有模式進行結合,從而確保整體的管理系統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得到提升和完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信息化建設的需求,構建一個統一的信息系統接口,使企業自身系統與財務共享中心進行對接,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套共享系統,同時將企業的各種管理工作統一起來,以此來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另外,企業也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團隊,對信息系統做好維護工作,對會計軟件和相關技術的開發以及應用加大重視,可以與其他機構進行合作,進行技術外包,有效升級相關的信息軟件和技術。企業也要加強信息安全的管理,不斷改進企業內部的網絡環境,重視網絡交流平臺的構建,防止因為設備老化的問題導致信息傳輸中斷對財務信息的實時共享產生影響,使企業充分實現信息共享。
五、結論
通過對財務共享的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首先,企業財務共享的信息化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影響,能夠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減少企業管理成本以及推進財務管理轉型。另外,企業的信息化方案和財務決策要合適恰當。其次,企業要重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對于財務人員,擁有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對計算機軟件的熟練操作是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基石,而復合型管理人才缺乏是我國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企業需要通過培訓考核提高現有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來順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明朝,杜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現狀與瓶頸突破——以D公司為例[J].財會月刊,2019(10):88-91.
[2]翁啟淵.財務共享在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納稅,2021,15(06):131-132.
[3]李小奕.高校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路徑[J].經濟研究參考,2015(70):85-86.
作者簡介:蘆亞琴(1998.12- ),女,河南省開封市人,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專業2020級學生,碩士在讀;通訊作者:許延明(1969.12- ),女,山東省蓬萊人,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注冊會計師,研究方向:內部控制與反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