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姣 樸榮

摘 ?要:目的 ?分析針灸理療治療踝關節扭傷患者的臨床價值。方法 ?將吉林省延吉市醫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取的踝關節扭傷患者中隨機抽取58例患者,通過數字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對照組29例,給予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29例,則給予針灸理療治療。對兩組療效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療效果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也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踝關節扭傷患者采取針灸理療治療,可有效改善癥狀,促進疾病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針灸;理療;踝關節扭傷;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西醫
中圖分類號:R68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18-03
踝關節扭傷屬于常見運動損傷,病發率約為40%[1]。因踝關節屬于全身負重最多的一個關節,是維持日常活動的關鍵,若不及時治療,既對日常活動造成嚴重影響,還會降低患生活質量,影響疾病預后。因此,需針對患者治療引起重視,通過有效的治療措施,改善病癥,促進功能恢復。以往,臨床上針對踝關節扭傷采取西醫膏藥貼敷治療,但整體療效較差,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易影響后期生活質量。因此,本次研究將針對踝關節扭傷患者采取針灸理療治療,并對其療效情況予以分析,望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參考依據,現將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吉林省延吉市醫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取的踝關節扭傷患者中隨機抽取58例患者,通過數字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對照組29例,給予單純理療治療,觀察組29例,則給予針灸理療治療。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在20~3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3.54±1.21)歲。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在20~2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3.49±1.25)歲。兩組臨床性別、年齡資料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經患者和家屬同意,自愿簽署同意書;②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準予研究;③無心、腎器官疾病。
排除標準:①非自愿參與研究;②伴有其他器官性疾病;③無精神、意識和言語表達障礙。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西醫治療,于患者踝關節骨折處貼敷麝香壯骨膏(生產廠家:江蘇百益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2020717),1次/d,要求患者注意休息,禁止劇烈運動,可在患肢處墊上軟枕,有助于血液循環。
觀察組則采取針灸理療治療,抬高患肢,局部冰敷,選取陽陵泉、丘墟、商丘、解溪和昆侖穴位,保持仰臥位姿勢,毫針規格為2寸,先常規消毒,進針得氣后,采用捻轉瀉法,留針30min,間隔5min行針,將艾條點燃于針灸穴位周圍灸烤,并將理療電極放于患者受傷關節小腿部位,關節處涂抹耦合劑,功率調整在0.8~1.5W/cm2左右,在病患部位緩慢挪動,挪動后保持20min左右,1次/h。
10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總有效率和生活質量進行比較。總有效率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標準,顯效:踝關節腫痛小,活動時無陣痛感;有效:踝關節腫痛有所改善,活動時輕微陣痛感;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生活質量包括軀體疼痛、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和精神職能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值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也就越高,反之則越差。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總有效率對比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踝關節扭傷發病率較高,包括內踝三角韌帶、距腓前韌帶等,以踝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和腫脹等癥狀較為常見,若不及時治療,易引起關節僵硬、創傷性關節炎等癥狀,對患者后期日常活動和生活質量造成影響[2]。以往,常見治療措施為膏藥貼敷和提高患肢,但整體療效欠佳,對于改善后期關節活動能力較差。因此,逐漸在臨床上使用針灸理療治療,并取得顯著性效果,可有效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3-4]。
在中醫學中,認為踝關節扭傷屬于筋傷范疇,因氣滯血瘀、痹阻引起,治療時應采取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原則。針灸理療是目前中醫上治療踝關節扭傷的常見措施之一,結合針灸與中醫理療,具有調節陰陽、活血化瘀的效果[5-6]。選取解溪、商丘、丘墟、陽陵等穴位進針,能使療效更優,解溪穴位具有健胃、健脾之功效;陽陵穴位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丘墟穴位具有消瘀止痛、理氣活血之功效;而商丘穴位,則具有疏通經絡、消腫止痛之功效[7]。全部穴道同時作用,既能消瘀消腫、活血止痛,又能通過熱反應效果,改善淋巴循環以及受傷關節局部血液,促進新陳代謝,加快淤血吸收[8]。此外,由于理療具有機械、熱效應效果,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環速度,促進激素代謝,加快受傷關節功能恢復,減少疼痛感[9]。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也高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對踝關節扭傷患者采取針灸理療,效果滿意,能夠有效減少疼痛感,改善病癥,促進疾病預后,可作為一項有效的治療措施在臨床應用[10]。
綜上所述,將針灸理療用于治療踝關節扭傷,療效確切,既能促進踝關節功能恢復,減少疼痛感,又能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文亮,黃凱,鄭約保,等.針灸推拿聯合本體感覺訓練治療踝關節扭傷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8,26(07):21-24.
[2]董偉.中藥外敷聯合溫針灸治療急性運動型踝關節損傷的臨床療效評價[J].雙足與保健,2019,28(10):123-124.
[3]吳佳瑤,倪靜,吳媛媛,等.針灸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8,27(11):2062-2065.
[4]肖文照,汪曉燕,李小波,等.針灸輔治急性踝關節扭傷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3):148-149.
[5]金瑋蔚,何永軍.散瘀腫痛酊聯合針灸治療急性外踝扭傷的療效觀察和護理體會[J].中國基層醫藥,2018,25(23):3112-3114.
[6]李碩,張玉珠,劉鈞雨.針灸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患者療效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8,30(07):116-118.
[7]沈夢瑤.針灸療法對急性踝關節扭傷患者的治療效果研究[J].飲食保健,2018,05(42):90-91.
[8]丁遠臺,狄娜.針灸結合中藥外敷療法治療踝關節損傷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2(06):101-104.
[9]趙聯偉,吳云波.正清風痛寧透藥結合針灸及康復訓練治療踝扭傷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8,27(12):1264-1266.
[10]鮑彥榮,金柱,袁寶貴.針刺小節穴治療社區陳舊性踝關節扭傷的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0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