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與慧
摘 ?要:目的 ?探討多學科團隊合作護理模式對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的影響,為實際應用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瀘州市中醫醫院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所收治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40例,采用骨科常護;研究組40例,加用多學科團隊合作護理模式。比較組間差異。結果 ?干預前,兩組Harri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Harri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學科團隊合作護理模式有利于減少老年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改善髖關節功能,有利于護理質量全面提升,值得應用。
關鍵詞:多學科團隊合作護理;髖關節骨折;老年人;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70-03
髖關節骨折是骨科常見骨折類型之一,多見于車禍、摔倒等場景,以老年人多見。研究指出[1],髖部骨折占65歲以上老年人全身骨折比例的25%左右。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機能退化、基礎疾病較多,極易在骨折之后合并尿路感染、壓瘡及肺部感染等并發癥,若護理不當,極易釀成更嚴重后果,甚至是威脅生命安全。但是,傳統護理模式多停留在對癥處理,缺乏預見性和針對性,難以改善患者臨床表現[2]。因此,應積極尋找更合理、有效護理干預模式,以進一步減少并發癥發生、提升護理質量。本文選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所收治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以評估多學科團隊合作模式價值,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瀘州市中醫醫院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所收治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范圍63~79歲,平均年齡(70.5±6.5)歲;股骨粗隆間骨折25例、股骨頸骨折15例。研究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范圍62~81歲,平均年齡(71.5±8.5)歲;股骨粗隆間骨折27例,股骨頸骨折13例。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3]:①均經影像學檢查明確髖關節新鮮骨折;②明確外傷史;③均在60歲以上;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⑤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髖部陳舊性骨折或其他部位嚴重骨折者;②合并全身性嚴重疾病者;③合并意識障礙者;④無法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骨科常護:健康宣教,呼吸、咳痰指導,生命體征監測及定期查房等。
研究組加用多學科團隊合作護理模式:①成立多學科協作護理小組:由骨科護士長擔任小組長,組員涵蓋康復科、老年病科、疼痛科、內科等多個科室,共同構建多學科護理小組。小組內定期舉行會議,制定工作流程、合作方式和制度,并建立微信群,加強日常工作溝通。②科學分工:患者入院后,即安排內科及老年病科護理人員同骨科護理人員共同進行術前評估,并提供相應護理建議。骨科護理人員負責日常護理、診療及管理工作,貫穿圍術期整個護理工作。康復科護理人員負責術后康復訓練評估及指導。疼痛科護理人員負責康復效果考核及疼痛狀態評估,對患者進行疼痛管理,減輕患者痛苦。③多學科護理日常流程:在本科室晨會、交接班之后,再安排多學科護理查房,之后共同商定個體化護理方案,并要求責任護士遵循方案開展日常護理工作。下午由責任護士進行二次查房,評估護理方案完成情況,并就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在微信群中通報。小組長根據通報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在下一輪查房或會議中進行商議和改進,形成可持續質量改進的優質管理模式。
1.4 ?判斷標準
采用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量表[4]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髖關節功能變化,得分越高功能越好,并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髖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Harri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Harris評分為(80.12±5.10)分,高于對照組的(71.34±7.28)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7.50%,與對照組的30.00%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不斷發展和完善,髖關節骨折患者在傷后48h內完成手術、術后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即可顯著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5]。但需要關注的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基礎疾病較多,其圍術期風險要遠高于其他年齡段骨折患者。因此,不能將老年髖關節骨折視為單純骨科傷病,應從多個學科視角重現審視,實施多學科協作護理干預模式。
在我國,大部分醫院仍停留在傳統護理模式,其護理人員培養和管理方向多以專科技能為主,缺乏全局觀和多學科意識,無法為復雜疾病患者提供更優質護理服務。而多學科團推合作護理模式則是由多個專業護理人員共同組成,可大大降低單一專業護理不足之處,加強多學科之間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滿足患者復雜多樣的需求[6]。隋麗麗[7]等研究指出,多學科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護理質量,并發癥發生率僅為5.30%。
本研究通過納入獲得多學科團隊護理模式,獲得較為滿意結果。通過不同專科的科學分工,可為護理方案制定、執行、反饋均提供專業指導依據,有利于護理質量全面提升。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前,兩組Harri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Harri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研究組髖關節功能恢復更好,這可能與干預后護理質量更高、患者依從性更高等因素相關。另一組數據顯示,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研究組術后并發癥更少,這可能與干預后護理細節更到位、患者離床時間更快等因素相關。與上述研究結論基本吻合。
綜上所述,多學科團隊合作護理模式有利于減少老年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改善髖關節功能,有利于護理質量全面提升,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欒天娜.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行人工髖關節置換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18,26(18):55-57.
[2]張姍姍,陳紅梅,鮑宏瑋,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聯合舒適護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海軍醫學雜志,2019,40(2):136-139.
[3]王振威,艾笛,張騰,等.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在老年髖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20,22(03):200-205.
[4]李群,王歡.醫院-社區多學科協助團隊在老年髖部骨折病人社區治療中的實踐與探索[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9,28(6):60-62.
[5]張莉薇,楊宜群,李群,等.多學科聯合模式下“鎮痛護理標準流程”在失能老年患者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9,19(32):115-116.
[6]徐友鳳,黃新榮,蘇如洪,等.應用連續護理模式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綜合干預效果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2016,29(26):67-68.
[7]隋麗麗,李麗,劉巧慧,等.多學科護理模式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