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臣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地提高,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在日常生活娛樂的同時,更多的人開始進行體育運動,以為尋求身體的健康的背景下,2019年期間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政策文件,文件中指出現階段體育產業作為當代中國的第三產業,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滿足當代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 “ 全民體育 ” 時代,體育產業作為第三產業,體育場地作為體育產業發展重心的也順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體育場地是指為人門進行體育運動或體育比賽使用的體育設施的總稱,主要分為室內全封閉的體育館和室外露天或設置有伸展頂棚的體育場。2013年底全國體育場地數量達到了190971個,2008年體育場地數量為138803個,5年時間同比增長了6萬個左右,充分顯示我國體育場地的絕對數量比較豐富,但是由于人口眾多,導致體育場地相對數量不足,鑒于此,為了更準確地反應體育場地數量的現狀,與部分社會經濟指標進行定量分析,在諸多影響體育場地數量的因素中找出和體育場地數量據具有正相關的因素,從而探尋推動我國體育場地建設的措施。
研究對象為河南省各市體育場地數量與河南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部分指標的關系為研究對象。其中《全國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的數據是通過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http://www.sport.gov.cn/jjs/)中獲得,從全國體育場地的數據中找出河南省18個地級市的體育場地數量。從《2014年河南省統計年鑒》種選出河南省各市的社會經濟發展部分指標中的各市GDP、第一產業GDP、第二產業GDP、第三產業GDP、人均GDP、居民消費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數量9項指標的數據。
2.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進行對體育場地、社會會經濟發展指標、統計學和經濟等你方面的著作查閱,收集與本文相關的文獻期刊、論文。數據在國家體育總局,省統計局等相關網站進行收集和查閱。
2.2.2 邏輯分析法
在分析的過程中,運用分類和比較、總和分析等邏輯方法,運用統計學等學科的理論,對統計的結果進行邏輯分析,從而發現河南省各市的體育場地數量與社會經濟指標的關系。
2.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數理統計法,對《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中河南省各市的體育場地數量相關數據和社會經濟發展指標數據運用Excel進行收集和整理,并運用spss23.0將收集和整理好的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將《全國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數據中的河南省各市體育場地數量作為因變量。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結合《2014年河南省統計年鑒》中的河南省各市GDP、第一產業GDP、第二產業GDP、第三產業GDP、人均GDP、居民消費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數量作為自變量。運用spss軟件分別對數據進行描述統計。
如表1所示,河南省體育場地數量總量是82670個,數量最多的是10497個為鄭州市,最少的是1537個鶴壁市,河南省各市體育場地數量平均4592.78個。

表1 體育場地數量統計描述表
如表2所示,各指標中GDP、第二產業GDP,第三產業GDP、人均GDP、居民消費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最大值均為鄭州市,分別為6210.85億元、3470.52億元、2584.37億元、68073元、19168元、26615元,第一產業GDP最大值是周口市的449.78億元。河南省人口總和是105990000個,自然增長率最大的是濟源市的5.85%,平均值約為5.1%。南陽市是河南省人口數量最多的地級市,有1171萬人

表2 河南省社會經濟發展指標描述表
相關性分析是研究變量之間關系的密切程度,常利用相關系數定量地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的密切程度。如果因變量的值隨著自變量值的增大而增大,或者隨著自變量的值的減小而減小,成為正相關,相關系數大于0。反之稱為負相關,相關系數小于0。根據數據的不同,通常采用不一樣的相關系數,本文選用線性相關系數。線性相關系數是用來具有線性關系的兩個變量之間,相關關系的密切程度就相關方向,又稱為Pearson相關系數,對于表中的結果主要觀察的是Pearson相關系數和顯著性,Pearson相關系數是用來衡量兩個數據集合是否在一條線上面,它用來衡量定距變量間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的絕對值越大,相關性越強:相關系數越接近于1或-1,相關度越強,相關系數越接近于0,相關度越弱。通常情況下通過以下取值范圍判斷變量的相關強度:相關系數為0.8-1.0稱為極強相關,0.6-0.8稱為強相關,0.4-0.6稱為中等程度相關,0.2-0.4稱為弱相關,0.0-0.2稱為極弱相關或無相關。其計算公式如下:

現運用線性相關對體育場地數量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指標進項相關相分析,因本文僅需要體育場地數量與社會經濟指標的關系,所以在相關分析的結果中將社會經濟指標與社會經濟指標的相關性分析的結果去除,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相關分析表
GDP、第二產業GDP和第三產業GDP的Pearson相關系數大于0.6,顯著性小于0.05,可以認為體育場地數量與其為強相關。居民消費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數量的皮爾遜相關系數大于0.4小于0.6,并且現顯著性小于0.05,所以可以認為體育場地數量與其為中等強度相關。人均GDP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皮爾遜相關系數都小于0.2,且顯著性大于0.05,所以可以認為體育場地數量與其弱相關或不相關。而第一產業GDP的皮爾遜相關性為-0.067,可以認為與體育場地數量成負相關。
回歸分析是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量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建立回歸模型,并根據實測數據來解模型的各個參數,然后評價回歸模型是否能夠很好地擬合實測數據。現運用線性回歸進行分析。本文的自變量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部分指標,因變量為河南省各市體育場數量,其數學模型為y=β0+β1χi1+β2χi2+···+βpχip+εi,i=1,2,3,···,n,由于解釋變量χ的變化引起y的線性變化,即y=β0+β1χi1+β2χi2+···βpχip;由于隨機誤差或其他因素的變化而引起的y的線性變化部分,即ε。
表4為模型匯總表,其中R2為判定系數,又叫決定系數,是指在線性回歸中,可解釋離差平方和與總離差平方和之比值,其數值等于相關系數R的平方。R平方取值范圍也為0~1,通常以百分數表示,若R2小于0.5,則認為模型擬合出現問題,不適合做回歸分析,若大于0.7,則表示模型擬合和好,和解釋程度較高。又因為每增加一個自變量都會提高R2,但不是每個自變量都與因變量較強相關,故需要調整R2,調整后的R2又稱為修正自由度的判定系數。調整后的R2永遠小于R2,但要大于0.5,如果調整后的R2與R2差距較大,則說明模型的擬合越差,根據表4顯示,R2為0.899,大于0.7,且調整后的R2與R2差距為0.09,差距較小,并且調整后的R2大于0.5,證明模型的擬合較好,可以進行回歸分析。

表4 模型匯總表
表5為方差檢驗表,其中顯著性為0.001,小于0.05,說明個變量之間有差異,具有顯形的線性關系。因此說明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5 方差檢驗表
表6為模型回歸系數表,其中Beta為貝塔,是標準化回歸系數,是所有變量按統一方法標準化后擬合的回歸方程中個標準變量的系數。根據表6顯示的標準化回歸系數,對數值的絕對值進行比較,數值越大,與因變量的相關性越大,結果顯示人口數量、GDP、第二產業GDP,第三產業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數值較大,其次是人均GDP和居民消費水平,最低的是第一產業GDP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即人口數量、GDP、第二產業GDP,第三產業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與體育場地數量關系較大,人均GDP和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場地數量呈一般強度關系,第一產業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與體育產地數量關系較小或沒有關系。

表6 模型回歸系數表
1.河南省總共有體育場82670個,其中場地數量最多的城市是為鄭州市10497個,最少的城市是鶴壁市1537個。河南省各市經濟發展指標中最大值都是鄭州市,分別為GDP6210.85億元、第二產業3470.52億元第三產業GDP2584.37億元、人均GDP68073元、居民消費水平19168元和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5元,濟源市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5.85%,是河南省各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大的城市,南陽市是河南省各市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有1171萬人。
2.根據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河南省各市體育場地數量與GDP、第二產業GDP、第三產業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口數量具有強相關,與居民消費水平、人均GDP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具有中等強度相關,與第二產業GDP相關性較小或不相關。
1.根據國家有關體育場地政策的發布(例如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政府要加大對體育場地建設資金的投入,把場地建設的投入資金列入本市的財政預算。體育場地的建設要結合本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數量等實際情況,逐步建立符合國家國情,建立適合各市的體育場地設施,滿足不同地市人口對體育場地的需求
2.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斷的完善對現有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科學的管理工作,在增加場地的數量的同時,加強場地的利用率,緩解因人口數量過大而引起的場地使用不夠或不合理的情況。
3.本文的研究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的選擇為測量標準,社會經濟指標的內容較多,本文選取的指標不夠全面,下一步需要在指標的選取上更加全面和科學,進而更加深入研究,為體育場地的建設提供合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