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望奎縣第一中學,黑龍江 綏化 152100)
《中國學生發展的六大核心素養》指出:學生要具有問題意識,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在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也明確指出:學生要學會“質疑”,學會“提出物理問題”。古語云:“疑則思,思則進;問促思,思促學。”顯然,提問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應該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情境,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教師要巧妙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解決潛能;教師要緊密聯系課堂和生活,善于運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誘導學生發問;教師更要發揮實驗的教學功能,在教學中多設置實驗,鼓勵學生質疑,從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總之,教師要精于設計,巧于引導,創設真實的物理情景,使學生產生一系列問題,不“問”不快,達到“想問”的效果。
案例1:超重、失重現象
在礦泉水瓶的頂端和低端各開幾個小孔,灌滿水后做水瓶落體演示實驗。水瓶未釋放前,有水從孔水流出(圖1),釋放后小孔處沒有水流出(圖2)。實驗現象使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系列疑問:
圖1
圖2
(1) 釋放前有水流出,釋放后為什么沒有水流出?
(2) 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嗎?
(3) 如果上拋水瓶會出現什么情況?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究,最后完成上述3個問題的研究,既圓滿地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問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牛頓第二定律,也提高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思維,同樣不能使學生產生疑問的課堂教學是無效的教學,因為學生產生強烈學習愿望的根本就是問題的產生、提出,問題是教學的發動機,問題是知識產生的源泉。
不僅要讓學生想問,還要敢問,這就要求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提問。首先,教師應該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摒棄“師道尊嚴”舊觀念,將“我說你聽,我問你答”的教學變為師生互動交流、共同探索真理的教學,使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下大膽提問。其次,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要保持足夠的重視和關注,教師對待學生問題的態度直接影響下次學生提問的意愿。最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問題給予恰當評價,學生需要賞識、贊美和表揚,當他們的這種心理得到滿足,會極大激發他們的潛能,使他們積極、創造性地提問。
案例2:力的合成
在探索二力合成規律時,教師首先和學生復習在一條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師:對于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成,結果如何?
生:合力大小為二力大小相加,方向與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師:對于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成,結果如何?
生:合力大小為二力大小相減,方向和較大力的方向相同。
師:如果兩個力不在一條直線上,其合力大小會是直接相加減嗎?
生:不是直接相加減。
師:(默認學生們的回答)那它們的合成滿足什么法則呢?
這時有個學生小聲地問:你們怎么知道不是直接相加減?以這個學生的疑問為基礎,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何驗證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力不是直接相加減呢?學生提出: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勾住鉤碼,在不同夾角下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可說明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力不是直接相加減。
布魯納說過:學生不應該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和諧、平等、安全的課堂氛圍是學生提問的重要保證,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前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即便學生敢問了,他們也未必能掌握提問的方法和技巧,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進行預設問題教學,使學生在預設生成中學會提問,使他們的提問具有合理性、創造性和靈活性。要讓學生養成合理提問的習慣,使他們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始終保持問題意識,培養學生敢說、敢問、敢爭論的精神,從而使學生的創造性、能動性得以發揮,核心素養得以提高。
案例3:平拋運動
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平拋運動的規律,如圖3所示,筆者設置了飛機投彈的教學情境,用多媒體展示水平勻速飛行的飛機,每隔相同時間投彈一次的視頻,并把飛機投彈模型簡化成圖4。
圖3
圖4
學生在觀察和思考后,結合自己所學的平拋運動知識提出問題:從畫面上看,所有炸彈都在飛機的正下方,在一條豎直線上,這是為什么呢?一段時間以后還會是這樣嗎?再投一顆炸彈還是這樣嗎?飛機和炸彈的運動軌跡分別是什么樣的?運用什么物理規律能夠解釋上述現象呢?炸彈在地面上炸的彈坑有什么規律?在學生提出的問題引領下,運用模型分析和平拋運動規律,學生對平拋運動規律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入和透徹。
學生要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提問,這是“會問”的前提,也是學生物理思維能力得以提升的標志。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是以問題為紐帶,由學生進行探索研究,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掌握科學探究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引導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高中物理教學有效進行,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