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亞萍 張小晶 李婷
原發性肝癌是消化系統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該疾病在早期缺乏明顯癥狀,極易被忽視,發現時患者多已處于中晚期,具有發病率高、預后較差、死亡率高等特點[1-2]。目前,臨床上治療原發性肝癌的方法多樣,但患者預后較差。因此,探討該疾病的發病機制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的意義。長鏈非編碼RNA人母系表達基因(Long non-coding RNA 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3,LncRNA-MEG3)是一種定位于人類染色體14q32.3中的印記基因[3-4],研究表明LncRNA-MEG3高表達可抑制肝癌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5]。本研究擬通過檢測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LncRNA-MEG3的表達情況,并探究其表達水平與原發性肝癌患者預后的關系,以期為臨床治療原發性肝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西京醫院收治的原發性肝癌患者68例為原發性肝癌組,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齡38~65歲,平均年齡(51.34±4.73)歲。同期選取在本院進行常規體檢的健康人群7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齡36~65歲,平均年齡(50.96±5.02)歲。按照國際抗癌聯盟及美國癌癥聯合會(UICC/AJCC)制定的原發性肝癌臨床分期標準進行分期[6]:Ⅰ-Ⅱ期30例,Ⅲ~Ⅳ期38例。原發性肝癌組及對照組之間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原發性肝癌組納入標準:①符合原發性肝癌的相關診斷標準[7];②患者及家屬選擇在本院接受治療者;③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出現合并性腦病者;②同時患有其他惡性腫瘤者;③臨床隨訪資料不全者。
該研究經本院道德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樣品采集均取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且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
離心機(貨號:4-TK),購自湖南恒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RNA提取試劑盒(貨號:DP419),購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逆轉錄試劑盒(貨號:KL266),購自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時熒光定量PCR儀(貨號:V115896),購于美國應用生物系統公司;LncRNA-MEG3及GAPDH引物,由北京寶日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本研究中其他化學藥品均購自北京甘棠飛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于清晨抽取所有受試者空腹狀況下的靜脈血5 mL,離心分層后收集上層血清,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測。
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檢測所有研究對象血清LncRNA-MEG3的表達水平。具體步驟為:取待測血清,使用RNA提取試劑盒并嚴格按照說明書步驟進行操作,提取總RNA,然后經逆轉錄得到cDNA。以逆轉錄合成cDNA為模板,進行qRT-PCR檢測。PCR反應條件如下:95℃,180 s;95℃,15 s;60℃,75 s;95℃,15 s;共38個循環。血清LncRNA-MEG3及內參GAPDH的上下游引物序列見表1。采用2-ΔΔCT法計算血清LncRNA-MEG3相對表達量。每個反應重復3次取平均值。
表1 引物序列
對本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患者治療出院后進行門診復查或電話隨訪,并根據相關標準對患者預后進行評估,隨訪時間為3年,末次隨訪時間為2019年11月30日,死亡患者以死亡時間作為隨訪截止期,并做好記錄,本次隨訪的中位隨訪時間為1.42年,且本研究中未出現失訪情況。
原發性肝癌組(0.86±0.25)血清LncRNA-MEG3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1.24±0.37)(t=0.705,P<0.05)。
以血清LncRNA-MEG3表達水平的平均值(0.93)將原發性肝癌患者分為兩組,高于平均值為高表達組,低于平均值為低表達組。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LncRNA-MEG3表達與原發性肝癌臨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肝硬化密切相關(P<0.05),而與患者性別、年齡、腫瘤直徑無明顯相關性(P>0.05)。詳見表2。
表2 LncRNA-MEG3表達與原發性肝癌臨床病理特征之間的關系[n(%)]
對本次68例原發性肝癌患者隨訪時間3年,生存30例,總生存率44.1%。繪制原發性肝癌患者治療后1~36個月LncRNA-MEG3高、低表達組的生存曲線。LncRNA-MEG3高表達組治療后3年總生存率為58.3%(21/36),95%CI:28.731~33.474;LncRNA-MEG3低表達組治療后3年總生存率為28.1%(9/32),95%CI:24.088~30.025。兩者比較Log-rank值為6.146,P值為0.013,見圖1。
圖1 原發性肝癌患者LncRNA-MEG3表達3年生存曲線
單因素分析顯示,LncRNA-MEG3低表達、臨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肝硬化均是影響原發性肝癌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顯示,LncRNA-MEG3低表達和臨床分期是影響原發性肝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HR=2.500,95%CI為1.624~3.849;HR=2.024,95%CI為1.307~3.135,P均<0.05)。詳見表3。
表3 影響原發性肝癌患者預后的因素分析
原發性肝癌是消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發病較隱匿,當患者肝區出現明顯疼痛、腹水、黃疸等癥狀去醫院就診時,已處于中晚期,雖進行及時有效治療,但患者的預后仍較差[8-9]。流行病學顯示,原發性肝癌死亡率居各種癌癥第二位,且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威脅生命健康安全,并帶來沉重經濟負擔[10]。因此,探究與原發性肝癌預后相關的影響因子,對改善原發性肝癌預后有一定意義。
長鏈非編碼RNAs(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s)是一類自身缺乏編碼蛋白能力的RNA分子,近年來發現LncRNA可參與機體多種生物學過程,并在多種癌癥及各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11-12]。有研究發現LncRNA在原發性肝癌的發生及發展中起重要作用。方長英等[13]研究發現,長鏈非編碼RNA外泌體復合物7(LncRNA EXOC7)在肝癌組織中高表達,且其表達水平與原發性肝癌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LncRNA-MEG3是一種單拷貝印記基因,也是近年來新發現的一種具有腫瘤抑制功能的LncRNA[14-15]。研究顯示,LncRNA-MEG3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孫旭等[16]研究發現,LncRNA-MEG3在鼻咽癌組織和細胞系中低表達,且其表達水平與miR-7-5P水平密切相關。陳曉雷等[17]研究發現,雷公藤紅素可通過上調LncRNA-MEG3的表達來抑制肝癌HepG2細胞增殖,進而促進細胞凋亡。然而有關LncRNA-MEG3對原發性肝癌預后影響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結果顯示,原發性肝癌組血清LncRNA-MEG3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LncRNA-MEG3可能參與原發性肝癌的發生發展。進一步研究發現,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LncRNA-MEG3表達與臨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肝硬化密切相關。生存曲線分析表明,LncRNA-MEG3低表達組治療后3年總生存率低于LncRNA-MEG3高表達組,提示LncRNA-MEG3表達水平可為原發性肝癌患者預后的預測提供參考。單因素分析顯示,LncRNA-MEG3低表達、臨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肝硬化均是影響原發性肝癌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顯示,LncRNA-MEG3低表達和臨床分期是影響原發性肝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提高LncRNA-MEG3表達可能有助于緩解原發性肝癌病情的發展,有利于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LncRNA-MEG3在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水平明顯降低,且與患者臨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肝硬化有關,其表達水平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提示LncRNA-MEG3或許可作為原發性肝癌病情評估及不良預后預測的潛在生物學指標,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還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