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崇亮
(沈陽急救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6)
手術是乳腺癌常見治療方式,包括保留乳房手術、前哨淋巴結活檢等,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乳腺癌手術患者術后存在局部復發現象,影響患者預后[1]。對于治療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與減少遠處轉移尤為重要,部分患者可采用再次手術切除治療或配合放療等方式以控制預后風險[2]。基于此,本研究觀察乳腺癌患者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情況,分析影響其后續術式選擇的相關因素,以期為臨床后續治療提供參考經驗,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9 年1—11 月收治的92 例發生局部區域復發的乳腺癌女性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是否選擇后續術式分為A 組(不選擇,n=62)與B 組(選擇,n=30)。A 組年齡22~68 歲,平均(39.33±8.49)歲;體重指數19.0~25.8 kg/m2,平均(22.12±1.20)kg/m2。B組均為女性,年齡21~66 歲,平均(39.45±8.56)歲;體重指數 19.0~25.5 kg/m2,平均(22.05±1.12)kg/m2。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腫瘤病理診斷規范(乳腺癌)》[3]中乳腺癌診斷標準;②經X線征象、病理檢查等確診為乳腺癌;③接受手術治療與全身規范治療;④復發灶經組織學或細胞學證實;⑤臨床資料及影像學資料均完整。排除標準:①雙側乳腺癌;②合并第二原發腫瘤。
1.3 方法 分析局部區域復發分布情況,比較兩組年齡、月經狀態、乳腺癌手術、病理類型、組織學分級、腫瘤T分期、腋窩淋巴結(ALN)狀態、無病間期、復發部位、雌激素受體狀態、孕激素受體狀態資料,分析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后續術式選擇的影響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將經單因素檢驗結果顯示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并賦值,將是否選擇后續術式作為因變量,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后續術式選擇的影響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局部區域復發分布情況 92 例患者復發部位分布如下,胸壁占39.13%、同側乳房占33.70%、區域淋巴結占27.17%,見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術后局部區域復發分布情況
2.2 影響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后續術式選擇的單因素分析 兩組年齡、月經狀態、組織學分級、腫瘤T 分期、雌激素受體狀態、孕激素受體狀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保乳手術、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ALN狀態(陽性)、無病間期(>24 個月)、復發部位(胸壁/區域淋巴結)發生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影響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后續術式選擇的單因素分析[n(%)]
2.3 影響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后續術式選擇的多因素分析 保乳手術、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ALN狀態(陽性)、無病間期(>24個月)、復發部位(胸壁/區域淋巴結)為影響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不選擇后續術式的獨立相關因素(OR>1,P<0.05),見表3。

表3 影響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后續術式選擇的多因素分析
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且其治療與早期乳腺癌相比,缺少較為成熟的共識,包括預后判斷、治療選擇等[4-5]。本研究結果顯示,92 例患者復發部位分布如下,胸壁占39.13%、同側乳房占33.70%、區域淋巴結占27.17%;經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保乳手術、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ALN狀態(陽性)、無病間期(>24個月)、復發部位(胸壁/區域淋巴結)為影響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不選擇后續術式的相關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為,保乳手術患者接受再次手術,術后再次復發率較高[6]。保乳手術與補救性全乳切除比較,復發率相對較高,且預后情況相對較差。因此,對于保乳手術患者,可結合術后放療治療,從而有效降低局部復發率。浸潤性導管癌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其術后復發風險較高,復發后可能存在病情加重、進展較快等,再次手術難以取得理想效果。ALN 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其病情進展較快,可能造成復發灶發生炎性改變,復發灶累及皮膚等,導致患者預后情況較差,術后復發再次手術要求相對較高[7]。復發部位為胸壁/區域淋巴的乳腺癌患者,其復發灶范圍通常較廣泛,手術切除難以獲得理想效果,僅對于孤立的胸壁復發患者可嘗試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同時,通過游離皮瓣或植皮對胸壁皮膚缺損較大的患者進行修復[8]。另外,若復發灶侵犯乳腺癌患者胸壁、區域淋巴結轉移等,可能增加遠處轉移發生風險,其預后相對較差[9]。因此,復發部位為胸壁/區域淋巴可能影響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后續術式選擇。金澤宇等[10]研究發現,乳腺癌術后局部復發患者后續手術選擇與具體部位相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保乳手術、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ALN狀態(陽性)、無病間期(>24 個月)、復發部位(胸壁/區域淋巴結)為影響乳腺癌術后局部區域復發患者不選擇后續術式的相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