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普林
愛學習是好事,但如果方向錯了,學得越多,錯誤就越深。這不,小葵就誤入了一個“9.9元錢理財課”,里面那些只有半桶水的“老師”,讓小葵大跌眼鏡。
“唉……又虧了!”這天,小君看了一眼自己的基金賬戶,不由感嘆起來,“照這速度,我猴年馬月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啊?”“投資眼光要放長,不要天天看賬戶。”小依勸小君放寬心。
這時,小葵湊了上來,神秘地說:“要財務自由,找我呀。我最近報了一個理財培訓班,10天就讓你學會,有沒有興趣一起?”“這么快?”小依不禁疑惑起來,“這個班肯定不便宜吧?”“只要9.9元,如果介紹一個人,還能再減5元。”小葵得意地回答。
“原來你是把我們當成優惠券了啊!”小君不滿。“當然不是,我也是想讓大家一起發財嘛。”小葵辯解。“那我們幫你拿優惠券,你請我們喝奶茶!”小君狡黠地回答。“怎么感覺我虧了……算了,等發財了,幾杯奶茶錢算什么!”小葵一口答應下來,“這下上課可有個伴了。”“先等等,小葵,你確定報的是正規班嗎?”M姐忍不住提醒道。“咋了?怕我們學會了搶你的生意?”小葵開玩笑地回答。
“我是怕你們誤入陷阱。”M姐給幾位姐妹解釋:
首先,這種網絡理財課質量良莠不齊。有些“老師”自己也沒學過幾天財經知識,就跑出來上課圈錢。雖然現在付的可能是小錢,但如果學習了錯誤的知識,以后虧的可是大錢。其次,一部分網絡課程還涉嫌詐騙。騙子以理財課程為誘餌,先通過短期課程篩選潛在詐騙對象,然后再一步步把你誘入更深的陷阱。
最后,理財是一個非常系統的課程,各類產品紛繁復雜,那么多內容幾天根本學不完。而且,實際的投資經驗需要用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積累。
“9塊9,反正也不吃虧,先學著唄。”小葵有點不信邪。“M姐你放心,我們會盯著小葵的。”小依信心滿滿地說,“保證不會給騙子貢獻一分錢。”
就這樣,小葵、小依和小君一起開始了她們的“10天財富自由課程”。可沒想到才過了兩天,理財課程就“無疾而終”了。
“M姐,我們沒有被騙錢,但是被人踢出群了……課程老師說貨幣基金是零風險,比存款還安全。我們就反駁說貨幣基金是有風險的,曾經出過事。結果老師說不歡迎杠精,立馬就把我們踢出群了。”小依還原了整個事件經過。
“唉,可惜了我的10塊錢啊……”小葵還在為自己的付出心痛不已。“你們就偷著樂吧。”M姐戳穿了“老師”的把戲,“他們這是通過一些不靠譜的內容篩選受騙的對象。誰盲聽盲從,就是完美的詐騙對象。”“這次是幸免于難了,可是哪里能學到靠譜的理財知識呢?”小葵不禁追問。
M姐回答道:“可以通過3種渠道。”
第一是各類權威的財經類報紙雜志,或者權威雜志內的理財專欄。這類報紙雜志都有嚴格的審稿流程,報道的內容一般具有比較高的權威性。第二是各類金融機構的自媒體。包括公眾號、視頻號、雜志、內刊等。因為按照現有監管規定,其發布的所有內容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合規審核,審核尺度甚至比一般的報紙雜志更嚴。因此,這一類內容同樣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學習價值。第三是一些自媒體大V。大V能夠積累高的人氣,講的內容必然也有一定的專業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媒體的內容沒有審核流程,哪怕是專業領域的大V,在自己非專業的領域也可能出錯。所以大家可以參考,但不能盲從。
小葵和小君異口同聲地回答:“賺快錢太難了!”“那是自然。”M姐毫不客氣地說:“不勞而獲的想法,還是留在夢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