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在一次科普演講中提出航天人的一個思想法寶:“雙想”。什么叫“雙想” ?“就是要對未來可能涉及的環節都要預想一遍:每個環節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 問題出現了,我們要有對策;對以前發生過的問題,我們也要回想,反思一下現在是不是真的已經采取了有效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和解決,如果沒有,那我們還要把它做到預案里,進一步落實和解決。”
2013年“神十”任務中,中國航天員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面向全國8萬所學校、6000萬學生, 并進行全球直播?;顒忧埃袊教烊藢μ帐谡n過程中可能發生的200多個故障進行了預案設計。比如圖像話音傳輸中斷了,怎么辦?設計的預案是:導播要在第一時間把攝像頭切到地面課堂,由地面課堂的老師組織同學們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同時,飛控現場進行故障的分析和排故, 恢復圖像話音的功能?;謴椭?,由地面課堂的老師按事先約定好的話語,讓航天員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接續。后來,在唯一的一次天地協同演練過程中,真的出現了圖像話音中斷的情況。所有相關人員馬上啟動了事先設計的預案,完成了演練。在場的領導和專家,除了知情者,其他人完全沒有看出發生了狀況。預案的充分準備和實戰的檢驗讓最后的直播任務順利完成。
在此次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中,無論是長二F運載火箭,還是神舟載人飛船均采用了“滾動待命”策略,即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時,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和長二F遙13火箭均已在發射場待命,假如遭遇需要開展應急救援的情況,無論是“箭”還是”船“都可短時間內發射入軌,將航天員安全接回。
“雙想”思維方式對日常生活和學習也有極大的啟發,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即使意外發生,也早有準備,可以從容應對,不至于手忙腳亂,功虧一簣。
(摘自《科技日報》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