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園
摘? 要:伴隨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致使目前國內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出現的各種緊急環境事件嚴重威脅著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進行,所以,怎樣加強環保單位對環境保護的動態監測、處理應急事件是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本文對環境保護動態監測及應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對措施等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通過建立相應的動態監測體系、對監測的布局進行改善,以期更好地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升國內的環境質量。
關鍵詞:環境保護? 動態監測? 應急管理? 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11.5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4(c)-0115-0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ynamic Monitor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Analysis
MA Dingyuan
(Dongping Branch of Ta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 Tai'an, Shandong Province, 2715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society,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Various emergency environmental incidents seriously threate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refore, how to strengthe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handling of emergency incidents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ts is the key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detail.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responding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and improvement of monitoring layout, the paper hopes to better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mprove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ynamic monitor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Analysis
近些年來,伴隨國內經濟水平的持續提高,致使環境遭受的影響也逐漸加大,環境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還沒有達成。對環保部門而言,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做好管理、監督工作可促使環境治理的整體效率提升,但從當前的建設情況來看,管理、監測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相對較少。因此,做好環境保護的動態監測、應急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 環境保護動態監測和應急管理重要性
國內工業化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后,被制造和應用的工廠 、工業產品也越來越多,從而使各種環境問題也隨之產生[1]。從國內當前的環境危險品來看,其存在于整個工 業生產、工 業產品的應用中,因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會使環境遭受破壞。到21世紀后,國家比較重視環境保護及其管理工作,希望以恰當的方式減少人力生產、活動等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從而做到人與自然真正的和諧共處模式。
動態監測、應急管理系統的重要性有以下幾點。(1)與污染治理的現狀相符合,我國目前的經濟建設、工業發展處在穩步發展的階段,開展環境保護的目的是確保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通過動態監測、應急管理能使人類的生活方式、行為及工業發展更加規范。(2)具有較強的及時性,加強環境動態監測,能主動發現各種環保隱患,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故進行有效的預防,進而給環境管理工作的決策提供更好的依據[2]。(3)使環境管控的各種風險不斷減少,實施動態監測發現環保問題后,通過應急管理對其進行處理,提供合理、科學的處理措施,從而加強環境管理工作質量。環保工作具有較廣的范圍,若只是依靠人力是無法很好地將環境數據收集工作做好,所以需要依靠科學技術如動態監測來快速進行數據傳送,使各部門能夠及時得到相關的具體數據,從而做出應對措施,使環境保護中產生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減少環境保護、治理風險。
2? 環境保護監測站的應急監測現狀
2.1 缺乏相應的應急監測系統
以環境保護的應急情況看,事故的種類比較多,對其進行細分有幾千種類型,且各種事故有不一樣的理化性存在,從而表示解決事故的方法有差異,每一種發生的事故都需要通過針對性的方法對其進行處理。所以,單憑人的記憶是不能使事故解決的合理性得到保證。而且在傳統管理工作中,上級和下級間信息的聯動效果較差,在對相關命令進行傳達時只能通過書面意見或者對講機、手機,該情況下導致領導不能對現場的真實情況進行了解、掌握,因此要做好全面的、細致的管理工作就比較困難[3]。
2.2 應急監測的相關裝備比較落后
環境保護部門對其應急預警系統進行完善的關鍵在于具備先進的監測、應急裝備系統,只有增強環境監測的設備設施配置,進而才可以強化監測能力。但是,目前環境保護部門的相關設備、設施比較落后,且缺乏剖析常規的污染物便攜設備,致使環境監測部門不能及時發現某些污染物,達不到應急監測的剖析標準。此類情況在曾經的長江污染事件中比較明顯,正是因為環境保護的監測設備落后,從一定的程度對環保工作人員剖析問題的速度造成影響,使其無法及時、準確獲知污染的發展情況,沒有及時進行處理,致使其污染越來越嚴重。
2.3 沒有做好工作人員應急演練的工作
伴隨環境的污染問題逐漸嚴重化后,環保各級部門也在不斷建立應急監測的小組,對環境保護的應急監測體系進行建立。部門監測站開始建立了該體系,且按照國家的法規出臺了緊急監測的相關程序,但是對于相關工作人員卻沒有對其進行應急演練、培訓,出現緊急的環境問題時,因工作人員沒有熟悉掌握監測的流程,致使監測人員不能對發生事故的地點進行清楚的監測,從而不能及時對出現的環境問題進行解決。
2.4 沒有全面掌握環境污染的情況
大部分的監測站均存在沒有對其所管理轄區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監測站沒有充分了解所管轄區污染物存儲的具體位置、排放情況,對于可能有環境問題產生的地方也沒有詳細了解,同時沒有全面認識導致環境污染產生的因素[4]。因為監測站無法清晰掌握上述情況,進而導致應急、監測工作實效性受到嚴重影響。
3? 環境保護動態監測和應急管理途徑
3.1 對動態的監測系統進行建立
針對國內的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方式,要建立高效、科學、完整的環境保護動態監測體系,需對各種信息進行合理的應用,使其建立為一個比較完善的網絡監控系統。所建立的動態監測的系統需包括數據處理中心,目的是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存儲,也需包含傳輸數據的通道,以便確保信息交換的質量。根據區域內工業和人口分布的具體情況,把環境保護的監控分為化工、工業、生活等監控區,針對具體的區域做好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
同時,需強化通過系統數據對突發環境問題進行處理的力度,進而能預警、預測各種突發的環境事件,科學地預測及管理環境問題。開展保護環境的工作過程中,只有不斷建立環境保護的監測體系,通過全自動的監測技術對環境進行動態的監測,使其在監測的過程中發現不達標的環境質量時可以及時發出警示。且依照監測的數據若所監測的環境質量下降,可對環境污染的程度進行判斷,從而采取有效的應急管理對策,使環境污染的問題得到有效處理[5]。
3.2 完善環境動態監測的設備設施
環境保護部門設立好監測系統后,還需準備各種監測用的設施,比如對于工業監測的區域,需配置較好的水質監測、空氣監測的設施。化工區域配置監測土壤、水質的設施。針對各種環境問題配備好必要的設備之后,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先進的監測設備做好環境保護的動態監測工作。通過各種通信設備、光纜、衛生傳輸的方式將所監測到的環境問題實時傳輸到環保部門數據監控的中心,使云平臺對傳輸過來的數據進行整理、儲存,且通過分析數據的科學技術得出實際監測的情況。通過設備監測、傳輸過來的數據甚至能夠有效對每一個區域內環境污染的漲幅形勢進行詳細分析,若發現污染的情況比較嚴重,可通過動態監測系統發出相應的預警。并且,可通過設備自動給出需進行處理污染的詳細地址、解決方法,在環保的整個過程中,使其所有工作均能實現即時性以及動態化,提升環境保護的工作效率,以提高環境保護動態監測和應急管理水平。
3.3 強化工作人員應急實戰演練
若要提升工作人員的應急監測技術、能力須經過不斷的實際鍛煉,要對環境保護的監測人員應急管理能力進行提升,只有工作人員的整體能力得到強化,才能使其面對各種突發的污染問題應急能力得以提升。所以,開展相應的應急實戰的演練是應急計劃得以順利完成的關鍵。監測機構要按照該地區具體的情況對員工開展針對性的演練。培訓的過程中要將所演練的事件當做真正的污染問題認真對待,進而使工作人員能夠熟練地處理緊急事件。該方式、行為可增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效率,也能大大增強監測人員環境保護、處理緊急環境問題的意識。經過各種實戰演練之后,監測機構能發現工作人員、開展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及時處理,使應急計劃可行性有效提升,以提高環境保護動態監測和應急管理整體質量。
3.4 將應急監測的整體布局工作做好
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中,為使環境的動態監測、應急管理實現有效性,環保機構還需建設一個全面的監測布局,實現監測系統全面動態監測緊急的環境問題[6]。深入分析一般的監測區,使動態的監測系統能夠合理監測各監測點,保證系統監測的數據傳送順利,且給應急管理的工作人員提供有效數據信息。對此,需要調查清楚監測地區的工 業和人口分布情況、天氣狀況等,且按照環境的緊急事件特點對每個地方的緊急事件可能性、嚴重性進行預測、評估,從中做好選擇,對于污染后果嚴重、污染潛力較高的地區,如飲用水源、人口密集、其他敏感環境的地方,需及時做好應急處理,提升環境保護動態監測和應急管理水平。
此外,環保部門監測、監督污染地區的環境情況時,會對轄區內的環境危害進行調查。監測站要對企業環境的風險源進行識別并z作好分析,對風險來源類型、數量進行記錄,然后設置動態風險的來源檔案、應急處理預案數據庫。一旦發現有新的風險就做好相應的補充,保證數據庫完整性、全面性。對風險源的檔案庫進行建立不僅能夠監測各類型環境污染問題,提供預警、補救方法所需的有效數據,而且可提升環境保護機構工作人員對突發的污染問題進行解決的效率。
3.5 做好污染的應急管理工作
環境保護的應急管理能夠減少污染事故的發生,由于污染的種類和處理措施有相應的差異性,且種類比較繁多,建設應急管理的初期要想在管理系統中同時納入幾千種污染問題的管理對策比較困難。所以,可以依據區域內的環境污染現象,首先對目前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應急管理方法進行確定,再對其慢慢完善。通過建設動態的監測系統,可以使監測的信息質量得到保證,從而給工作人員分析環境問題提供有利數據參考,使應急管理效果、針對性提升。工作人員對污染類型進行明確,然后根據環境污染的性質和變化趨勢,快速認定環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治理方法,以應急處理技術進行處理,短時間內消除不了的污染物要加強對其進行跟蹤監測的力度,以修復生態環境、預防污染的角度給予必要的應對措施,提升環境保護動態監測和應急管理質量。
4? 結語
目前,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人類中不斷覺醒,國內也將環境保護工作列入了發展的主要計劃中。根據國內目前的環境問題來看,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原因比較多,汽車尾氣、工業的污染等均加快了環境的惡化情況。所以,環境保護機構需加強對環境的監測、管理問題,設立動態監測、應急管理系統能夠對環境污染情況實施動態的監測,對于突發的污染情況及時采取應急處理措施,進而可減少人類生活、生產給環境帶來的影響,降低環境的污染情況,所以必須確保環境監測、管理系統的合理性、完整性。
參考文獻
[1] 王玉鐘.戶外多參數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設計與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20.
[2] 張傲雙.基于遙感生態指數模型的烏海市生態環境質量動態監測與分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86(2):1-5.
[3] 聞悅涵.對環境保護動態監測及應急管理的分析[J].寫真地理,2021,46(9):66.
[4] 戴錦嬌.城市環境監測中空氣質量監測途徑探索[J].低碳世界,2021,11(3):42-43.
[5] 馬慧.環境監測對環境治理的意義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1,39(2):119-121.
[6] 蘇陽青.面向環境監測的移動協同感知算法研究[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