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歆茹(黑龍江農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1.美國糧食價格大幅上漲
2021年美國糧食價格延續了2020年上漲的行情,并且漲幅明顯增加,美國大豆目前主力合約價格1310.3美分,較1月初上漲17.04%,較去年同期上漲52.13%。美國玉米主力合約目前價格546.5美分,較1月初上漲25.63%,較去年同期上漲63.62%。
2.全球大豆供需結構縮緊
根據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2020/21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3.64億噸,較上年度增加2465萬噸,增幅7.26%,消費需求3.69億噸,同比增加1162萬噸,增幅3.25%。期末庫存8800萬噸,比上年度下降852萬噸,降幅8.83%,連續第二年降庫存,大豆供應趨緊。
2021/22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為3.86億噸,需求增至3.81億噸,大豆庫存略增455萬噸至9255萬噸。庫存消費比預計是16.72%,年度上提升了0.44%,但從歷年圖形看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全球2021/22年度玉米產量預估為11.90億噸,同比增幅5.78%。庫存消費比21.12%。2020/21年度玉米產量預估為11.25億噸,庫存消費比20.60%。
3.美國大豆、玉米供需情況
美國農業部目前對2021年玉米種植面積的最新估計是9270萬英畝,美國大豆新作種植面積為8755.5萬英畝。

2021年美國主要作物播種面積預估6月/3月幅度6月/預期幅度6月面積報告市場預估3月意向幅度2月USDA展望論壇玉米 1.70% 0.42% 92.692 92.300 91.144 92.000大豆 -0.05% -2.72% 87.555 90.000 87.600 90.000所有小麥 46.743 46.358 45.000大豆、玉米合計 180.247 182.300 178.744 182.000
2020/21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估41.35億蒲,同比增幅16.41%;出口21.75億蒲,同比增幅29.31%;壓榨量預估22.80億蒲,同比增幅5.31%;期末結轉庫存1.35億蒲,同比降低74.29%,庫存消費比降低到2.96%的歷史低位水平。
2021/22年美國大豆收獲面積預估為8672.0萬英畝,產量預估44.05億蒲,出口預估20.75億蒲,壓榨預估22.25億蒲,期末結轉庫存預估1.55億蒲,略微提升0.2億蒲。庫存消費比預估3.15%,較2020/21年略有提升但從歷年圖形看仍然處于低位。
美國2021/22年度玉米年末庫存預估為13.57億蒲式耳,庫存消費比預估為9.19%。2020/21年度玉米年末庫存預估為11.07億蒲式耳,庫存消費比預估7.37%。
美國玉米的庫存消費比在2020/21年達到了近幾年的偏低水平,2021/22年度有回升趨勢但幅度較小。
1.全球天氣正由拉尼娜轉為尼諾中性
美國氣象中心數據,2020年8月份開始的拉尼娜天氣持續到了2021年的4月,拉尼娜峰值出現在2020年11月。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全球氣候模型是從拉尼娜過渡到尼諾中性的一個過程,在拉尼娜影響下美國大豆單產從2020年8月預估的53.3蒲/英畝下調到了最終的50.8蒲/英畝,下調幅度4.92%。南美阿根廷大豆產量從5350萬噸的預估水平下調到最終的4700萬噸,下調幅度13.83%。
2.美國目前天氣模型局部干燥
拉尼娜的余溫也導致了美國階段性的缺雨,6月30日當日的土壤干燥異常圖顯示了目前美國北部區域仍然面臨嚴重的缺墑。
美國全州土壤表層墑情短缺和非常短缺的比例達41%,去年同期這一比例是34%。目前缺水比例比較高的地區是南達科他州90%、北達科他州66%、明尼蘇達75%。
3.美國大豆、玉米優良率偏低
目前美國大豆、玉米播種完畢,大豆開花率以及玉米吐絲率等作物指標高于五年平均水平,但作物優良率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已經降低到了近幾年的低位水平,這可能主要受6月以來持續的少雨、干燥天氣模式影響。
4.未來天氣預報北部可能偏干
美國北部區域未來3個月可能仍然面臨缺少有效降雨的天氣形式,這可能會限制美國大豆、玉米單產水平的提升。
1.大豆、玉米價格在春節后達到高點
受疫情、產情、輿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去年新糧上市以來國內糧食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大豆、玉米價格最高點都出現在春節過后一周。大豆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初價格從4268元/噸上漲到5898元/噸,漲幅38.19%;玉米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初深加工山東收購價格從2320元/噸上漲到3062元/噸,漲幅31.98%,北方錦州港價格在此期間是從2360元/噸上漲到2820元/噸,漲幅19.49%。
大豆、玉米實現同步的上漲其實是有一些共同因素的,2020年秋收前黑龍江經歷了三場較強臺風,臺風過后造成的農作物影響較大,玉米倒伏區域大,大豆、玉米收獲上市推遲半個月以上,且人工收割成本偏高,單產水平下降。
另外主體參與較多,2019年疫情爆發以來農產品價格就出現了一次較大幅度的上漲,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囤積主體增多促成了價格快速拉升。
2.國內大豆市場行情及影響因素
大豆春節后行情開始逐步走弱,價格從5898元/噸下跌到5577元/噸,累積跌幅5.76%,期貨走勢基本追隨現貨。
春節后價格回落可能主要有幾點原因:一、上市初期已經達到一定漲幅。二、政策性收購延后。往年儲備收購時間窗口在10月至次年4月,但今年受疫情、災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大豆價格始終高于地方儲備糧庫的收購價格導致政策性收購暫緩。三、進口大豆替代明顯增加。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中國進口俄羅斯大豆總量46.48萬噸,進口貝寧大豆總量19.75萬噸,合計進口非轉基因大豆66.23萬噸,同比增長14.92%,接近2017/2018年同期的67.64萬噸的水平。四、高價抑制需求開始體現。銷區北京、江浙、山東等終端市場產品價格上調幅度不及原料大豆一年多來的漲幅,國產豆高昂的價格嚴重抑制自身需求。
3.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及影響因素
春節后玉米深加工收購價格從高點回落了5.99%,錦州港價格從高點回落了6.82%。
玉米市場導致價格下跌的因素較多:
·國內期貨價格大幅回落,國家發改委大宗商品調控點名玉米。
·4月、5月“架子糧”集中上市,糧源未大量外流,仍然集中于流通渠道。
·貿易商倉儲費用、利息等存糧成本提高,托盤風險加大出售意愿增強。
·加工企業消化庫存,加工效益下降導致采購意愿減弱。
·進口糧5-6月集中到港。
·小麥、稻谷替代彌補飼料糧供需缺口。
·海運費用上漲,南方進口糧食壓港,北糧南運難以順價。
·東北玉米外運不暢,今年以來東北玉米外運僅為去年同期的30%。
中國今年的玉米進口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2020年9月初至今中國已經累積采購美國玉米2333.20萬噸,去年同期數值113.55萬噸,差距巨大。截目到2021年4月底,年度720萬噸的進口配額已經用完。那么造成中國大量購買美國玉米的原因可能有幾點,一方面前面講到的全球糧食都處于降庫存過程中,玉米庫存也在縮緊。另一方面因中國規模化養殖的大力推進,國內禽畜類飼料需求大幅增加。另外,國際玉米因受成本原因影響,比國內價格低,在價格上面具有先天優勢。
4.國內稻谷市場行情及影響因素
本年度開始黑龍江圓粒粳稻米價格始終不溫不火。2021年2月底國家有關部門同意黑龍江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期限延長,加之外省庫點補庫招標,粳稻價格有所走高。3月底隨著黑龍江粳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期截止,市場價格缺乏支撐,粳稻米價格從4月開始逐漸回落。
蘇皖粳稻與東北粳稻表現不同,蘇皖價格上漲主要由于當地消費和儲備需求較大。江蘇南京粳稻價格在4月中旬上漲到3000元/噸,比新糧上市前上漲230元/噸。
2021年我國稻米市場有幾個特征:稻谷產量恢復性增加;稻米進口量再次超過出口量;政策性稻谷成交量持續攀升;消費結構總體穩定,飼料工業消費較往年增加,本年度供需仍有結余;稻米價格沖高回落,粳秈價格倒掛。
近年來我國稻米國際貿易基本以凈進口為主。2012年-2018年間,大米年均進口量在300萬噸,折成稻谷約430萬噸,但進口數量占全國稻米產量的比重在2%左右。
當前國內大豆、玉米正處于從高位回撤的行情中,從成本端、國際情況、天氣以及政策導向上分析價格回落的空間可能比較有限。
1.東北地區北部出現汛情
根據黑龍江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黑龍江地區平均氣溫接近歷年均值,降雨情況4月份低于均值,5月后雨水大體正常。
6月中旬,由于降水偏多,大興安嶺黑龍江流域出現嚴重汛情,嫩江干流也出現超警戒水位狀況。漠河、塔河、呼瑪、嫩江、克山等地農作物出現了暴雨洪澇災害,造成了局部地區農作物被淹和農業設施出現損失。出現內澇的低洼地塊土壤長時間過濕會造成作物根系發育不良,影響后期生長發育,造成作物減產。
2.糧價大幅上漲導致種植成本提升
根據調研數據,2021年黑龍江以及內蒙地區旱地的租地成本比去年增長了大概30%以上,生產資料與租地成本合計增長超過20%。所以今年成本端的變化可能會對糧價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大豆、玉米價格按照和去年相當的出售價格估算的2021/22年種植收益比去年均下降,其中大豆下降49.31%,玉米下降37.72%。
3.政策傾向逐步恢復玉米面積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文件指出,“十四五”時期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水平;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鼓勵發展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飼料,穩定大豆生產。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2021年4月16日發布通知,為落實國家適度增加玉米面積、穩定大豆生產的要求,2021年我省在上年基礎上適當提高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保持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基本穩定。
黑龍江大豆補貼去年是238元/畝,今年按照政策導向很可能保持穩定,玉米我們認為有可能從去年的38元/畝提高到50元/畝左右。
今年以來黑龍江調研大豆、玉米面積的團隊很多,黑龍江大豆面積減少已經形成共識,減少的比例我們認為可能在18.7%左右,產量同比減少16.7%。
全國2021/2022年大豆面積預估11690.0萬畝減幅11.9%,產量減幅11.7%。
黑龍江玉米播種面積預估會達到8560.0萬畝左右,增幅18.1%,產量增幅19.1%。大豆面積的減少大部分增加在了玉米上。
4.國家堅持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不動搖
稻谷國家在今年政策上有兩份文件: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水平。2021年國家繼續提高早秈稻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釋放了中央保口糧安全的決心,有利于提振農戶種糧信心;中央和主產區各級政府仍會把恢復雙季稻生產作為擴面增產的重點任務之一。
《關于“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堅持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框架不動搖,著力增強政策靈活性和彈性,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確保口糧生產穩定。
從種植意向面積及種植進度看,預計今年主產區早稻、雙季稻種植面積穩中有增。中稻種植以穩為主。若種植面積增加,在作物生長期天氣狀況正常的情況下,國內秈稻供需狀況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2021年我國稻谷生產預計單位:千公頃、噸/公頃、千噸
1.國內大豆市場供需形勢
2020/21年全國大豆供需情況,年產量預估1653萬噸較上期增幅15.9%。全國總供給1727萬噸增幅0.7%,蛋白壓榨預估168萬噸增幅12.0%,飼料、醬油粕壓榨125萬噸降幅18.7%,食用消費預估1215萬噸增幅1.8%。總需求量預估1663萬噸減幅0.2%,年末商業庫存預估是64萬噸增幅32.3%,儲備庫存167萬噸增幅42.9%,總庫存預估231萬噸增幅39.8%。
2021/22年預估全國產量1460萬噸,全國總供給1604萬噸減少7.1%,全國總需求1623萬噸減少2.4%,期末商業庫存-18萬噸。2021/22年國產大豆進入到面積萎縮的年份,年度供需結構偏緊。

中國國產大豆供需平衡表(萬噸)
2.國內玉米市場供需形勢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21/22年全國玉米總生產量2.72億噸,同比增幅4.3%。食用消費預估1885萬噸增幅0.3%,飼料及損耗1.92億噸,增幅2.7%。年度結余88.4萬噸同比減少75.7%。

2020/21年度玉米供需平衡表
3.國內稻谷市場供需形勢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21/22年全國稻谷總生產量預估2.15億噸,同比增幅1.48%。食用消費預估1.58億噸減幅0.32%,年度結余1116.0萬噸同比增加121.56%。

中國稻谷供需平衡表單位:千公頃、噸/公頃、千噸
1.國內大豆行情展望
新糧上市前行情預測:
7-9月份,中儲糧第一批收購任務量28萬噸已經完成,第二批預估50萬噸還在繼續補庫對市場有一定支撐,但受進口沖擊以及渠道內庫存較多影響價格可能維持現階段的弱勢局面。
新季大豆上市后可能還有較強行情,一是面積萎縮可能成為重要支撐。黑龍江、內蒙、安徽、河南大豆種植面積趨于減少,產量的削減接近200萬噸。二是國家收儲政策持續。國家儲備庫存近幾年持續減少,中央儲備糧下一年還將繼續收購,目前部分倉儲庫已經擴容,另外中糧、象嶼等大型國企也會加大收購量。三是種植費用漲幅較大可能會形成成本支撐。
2.國內玉米行情展望
價格展望,下半年進口玉米持續到貨,已購買未到貨的美國玉米超過2000萬噸,小麥、稻谷持續替代,玉米飼用消費明顯下降,新季玉米播種面積大幅增加,國內玉米供需已經沒有缺口。同時生豬周期進入下行通道,養殖企業進入虧損狀態,淀粉、酒精等玉米加工下游產品也受進口沖擊,需求不旺,下游需求難以繼續承接高價玉米,預計新季玉米價格將高位回落但幅度有限。
2021/22年度新玉米上市后價格可能繼續高位盤整,總體種植成本提升、進口玉米總量可能呈現下降趨勢并且國家已經沒有儲備庫存。
3.國內稻米市場展望
新糧上市前的價格預計,以黑龍江為代表的東北粳稻由于產大于需且庫存多,市場價格相對弱勢。蘇皖粳稻市場或將分化,優質品種保持堅挺,普通品種有下滑空間。
新季稻米生產成本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新稻價格形成支撐。當前國內稻米價格水平已處于2018年以來的較高水平。這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各國采取相應財政與貨幣政策后,貨幣流動性供應寬松,各類生產要素價格均面臨上漲壓力。與稻谷生產和經營成本相關的,則涉及到土地流轉成本、農業用工費用、種子、汽柴油費用等。稻谷成本增加是影響稻谷市場價格上漲關鍵變量,這也使得新季稻谷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撐。
2021年我國糧食生產成本剛性上漲,國際糧食庫存低位徘徊,預計新年度我國大豆、玉米供需呈現緊平衡狀態,下游需求穩步增長且儲備庫存偏低,支撐價格中長期維持上漲的趨勢。但水稻市場價格很難有所突破,因國家儲備庫存持續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