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王硯深,章紫曦,王子睿,吳艷林,胡子妤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年初大火的扶貧電視劇《山海情》,無疑是寫給寧夏人民最真情的頌歌。《山海情》的故事從20世紀90年代描繪至今,深情回望與展示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寧夏西海固地區(現固原市部分區域)人民脫貧攻堅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一部《山海情》,寫出了貫穿東西的中國夢,也系緊了閩寧協作的中國結,它所引入并挖掘的“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戰略,將福建省對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故事展現出來,從“閩寧村”到“閩寧鎮”的建設軌跡,從“干沙灘”到“金沙灘”的活力轉變,無不體現了我國脫貧攻堅路上的歷史性成就,這一路艱辛變化的脫貧史,也是我們黨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矢志不移的奮斗史。
百年芳華,初心如磐。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回顧總結脫貧攻堅成果,總結發現前進路上存在的問題,也恰逢其時。在歷屆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寧夏將生態環境建設擺在優先位置,統籌山水田林湖草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以匯聚民心的磅礴力量構筑起富民惠民的“綠色長城”,完美地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與深刻哲學內涵,寧夏生態文明的變遷雄辯地證明,改善生態環境是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
然而,近年來隨著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振興發展,廢物及其產物排放量的增加,對生態系統造成了極為負面的影響。在《中共固原市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就明確提到要抓好重點領域的污染防治,“嚴格管控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畜禽糞污、電子廢物”[1]。
在結合相關政策進行污染治理前,對于區域污染狀況的評估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污染程度的大小及其變化趨勢需要決策者進行科學的判斷并給予相應對策。因此,本研究通利用《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年鑒》等數據,采用基于SPSS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分析法、基于Python的灰色預測分析法對寧夏回族自治區固體廢物污染狀況進行評估,并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旨在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提供相關建議,為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區域振興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從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繪就寧夏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庫茲涅茨曲線(Kuznets Curve)是20世紀50年代經濟學家庫茲涅茨用于分析人均收入水平與分配公平程度之間關系的一種學說。而對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衍生出的庫茲涅茨曲線,是用于衡量區域內人均收入與環境污染關系的一種重要手段。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類型并不唯一。張海軍[2]提出:國內各地區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主要呈倒U型、U型、倒N型、N型等形式。對于曲線拐點的判斷有利于衡量區域內人均收入與環境污染的關系。
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年鑒》,2001年—2018年寧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及地區人均GDP,分別用于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固體廢物污染情況以及地區經濟增長情況。采用計量模型描述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利用SPSS軟件擬合出寧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和人均GDP之間的函數關系,用于評價全區固體廢物污染現狀。
其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和人均GDP之間的函數關系如下:

式中,YN表示區域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GDP表示地區人均GDP,表示特征相關參數,表示模型參數,表示隨機誤差項。
在進行分析前,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年鑒》選取2011年—2014年寧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治理投入費用和GDP,分別用于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固體廢物治理情況以及地區經濟增長情況。通過計算二者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從而驗證區域GDP增長與固體廢物治理投入的相關性。
由于寧夏GDP有指數增長的趨勢,利用灰色預測模型GM(1,1),依據寧夏2011年至2020年的GDP數據對寧夏未來5年的GDP進行預測。根據相關性分析的結果,GDP未來增長的趨勢也間接反映了未來工業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投入隨著時間的變化趨勢。
其中GM(1,1)模型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a為系統的發展灰數,b為系統的內生控制灰數。
圖1是利用SPSS軟件擬合出寧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和人均GDP之間的環境庫茲涅茨函數關系。其函數關系如下所示:


圖1 2001-201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固體排放量與人均GDP擬合曲線圖
如圖1所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和人均GDP之間的函數關系非常擬合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其擬合優度為0.981,且其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呈現“U型”。分析其原因,是當寧夏地區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薄弱時,人均GDP較低,而對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沒有機會在高污染和高收入之間作出權衡,因此固體廢物產生量呈現下降趨勢,污染水平較低。而當寧夏經濟增長超過“U型”拐點,隨著人均GDP的增加,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呈上升趨勢,說明當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寧夏工業固體廢物對于環境的污染情況愈發嚴重。結合曲線擬合結果,摘取《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年鑒》中工業廢物產生量數據,發現寧夏地區工業廢水和工業廢氣排放量總體上呈減少趨勢,而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雖然基數較小,但在寧夏“三廢”產生量中總體呈增加趨勢。2010-2018年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變化呈現兩個階段:2010-2015年為緩慢增長期,2016-2018年為快速增長期。其中,2018年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是2010年的2.35倍。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寧夏地區對工業固體廢物處理程度不夠,另一方面隨著工業發展迅速,該地區企業數量增加,因此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呈增加趨勢。
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年鑒》摘取2014-2018年寧夏全區各項施工項目完成投資額,可以發現與其他施工項目相比,近年來固體廢物項目投資額較少,而廢氣和廢水項目占較大比例。其中2018年廢氣項目投資額是固體廢物項目投資額的214.79倍。直至2018年固體廢物項目投資額不斷減少,達230萬元,是2014年的0.015倍。說明寧夏地區對固體廢物治理的重視程度逐年下降。
圖2為基于GM(1,1)灰色預測模型的GDP散點圖。通過此模型預測出未來5年的寧夏區域GDP總值。此模型的后驗差檢驗,說明該模型預測效果很好。研究結果表明,未來五年,寧夏地區的區域GDP總值呈現指數增長的趨勢。此外,通過線性擬合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投入與GDP相關性關系,得出皮爾遜系數計算結果為=0.95,表明在2011—2014年寧夏地區固體廢物治理投入費用和GDP之間的相關性非常明顯,且兩者之間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結合結果分析,認為未來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投入應呈增加趨勢。

圖2 未來5年寧夏區域GDP總值預測散點圖
寧夏回族自治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和人均GDP的函數關系呈現較強擬合特征的“U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近年來隨著區域的振興發展,區域年度固體廢物產生量也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增長速率不斷增加的增長趨勢。區域固體廢物產生量在寧夏工業“三廢”產生量中增速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表現出當前區域固體廢物污染治理的嚴峻形勢,對于固體廢物的減排工作勢在必行。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年度GDP總量與區域年度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投入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預測表明,隨著未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振興發展,區域年度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投入應當不斷增長。而現如今,對于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的治理投入還遠遠不夠,相關部門未來應當加大對于固體廢物減排治理工作的投資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