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賢 本刊記者

6月25日,為加強滬蘇浙皖保險社會組織聯動,推動長三角區域保險高質量發展,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江蘇省保險行業協會、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安徽省保險行業協會、上海市保險學會、江蘇省保險學會和安徽省保險學會在滬召開長三角區域保險社會組織首次聯席會議,共同簽署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工作合作框架協議以及保險宣傳工作、車險工作合作備忘錄。上海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張光平、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姚飛、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馬曉偉等出席會議。
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自2010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長三角區域規劃以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工作持續推進。2018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各地從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市場資源共享、基礎設施聯通及金融發展環境優化等方面,不斷加強長三角區域的金融合作。
姚飛表示,現代保險服務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助推器,主動作為、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是保險業的天職。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保險學會率先發起,江蘇、浙江、安徽行業協會及學會積極響應和參加,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合作機制,共同推進長三角保險市場一體化發展,積極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體現了社會組織在保險業改革發展中的積極擔當和重要價值。通過長三角區域保險一體化發展的合作,解決金融供給與需求之間不平衡不適應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探索新的途徑和方法,可以為全國其他區域的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經驗。
本次合作簽約后,三省一市保險社會組織將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共商發展規劃,促進各項重點工作對接,實現跨區域保險項目共建共享,提升一體化服務水平。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工作合作框架協議下,各簽約協會、學會將充分利用網絡宣傳平臺及各自優勢,探索共建“宣傳矩陣”,打造“長三角保險朋友圈”,著力搭建宣傳合作服務平臺,正確解讀保險行業政策,有效回應社會關切,增強宣傳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優先在具有共性的領域加強共享與交流,相互提供優質宣傳資源,形成共同的品牌效應、覆蓋效應、傳播效應,不斷優化長三角區域保險業生態環境。
同時,此次合作以車險作為切入點,從長三角區域車險經營公司訴求強烈的車險反欺詐、代位求償工作入手,通過建立車險反欺詐培訓共享機制、車險欺詐線索協同調查機制、協調處理跨地區“代位求償”案件追償等,不斷總結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并進行復制、推廣,協助推進長三角區域車險高質量發展。
對此,馬曉偉指出,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相應問題,團伙化、職業化的保險欺詐行為逐步凸顯,保險業的反欺詐工作形勢十分嚴峻。如何進一步加強長三角區域內的反保險欺詐工作,通過跨省聯動更有效地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構建區域性乃至全國范圍內保險行業一盤棋的格局,是一項非常值得探索的、有益的嘗試。
張光平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保險行業協會及學會的合作是基于新時代、新使命大背景下開展的,是更好落實黨中央、中國銀保監會關于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是合力打造功能互補、優勢疊加、特色明顯的長三角金融集聚生態圈的重要探索。他認為,在這一進程中,保險科技大有可為,這也是長三角區域保險一體化發展可以重點關注的領域。在今后的推進工作中,各地保險行業協會及學會應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共同推動并服務保險機構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和改革創新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三省一市在全國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助推長三角區域保險一體化建設“過萬重山”,奮力向長三角區域保險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高質量發展、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邁進。
在聯席會議上,三省一市保險社會組織負責人還就自身黨建工作、黨史學習教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推進等進行了工作交流與經驗分享,并謀求今后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保險科技、綠色保險發展等方面在內的工作有著更為深入的、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協同推進長三角區域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