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萌
摘 ?要:情感實際上是對語文教學的一種解說,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教學方式只有能真正的促進教學實踐的發展才能稱之為是具有意義的教學理論。在進行小學生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只有不斷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促使學生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才能達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作用。將情感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能促使小學生深入的了解語文知識,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性方式,對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有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以低年級小學為例,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熏陶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熏陶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與手段是借助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培養。從根本上說,教師需要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才能為了培養學生的意識并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奠定基礎。為此,教師需要不斷思考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策略,為更好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奠定實踐基礎。
一、保證教學過程符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進行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礎環節,教學目標是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基礎,因此,在對小學語文進行教學的之前也需要設立合理的教學目標[1]。從根本上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的熏陶實際上也需要以教學目標為教學核心,將教學目標作為教學過程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在教師與學生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就需要將教學目標作為教學方法制定的著力點。這種教學方式既能發揮情感熏陶教學的有效性,又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情感熏陶需要通過不斷的溝通進行,將溝通的內容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教師在進行《雨點兒》教學的時候就要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認識并熟記課文中的12個生字,通過自己的觀察、感悟等流利且有感情的熟讀課文,通過個性化的學習認識到雨水與植物生長之間的關系。針對這三個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起到引導的作用,促使學生更加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教師在為學生進行生字的講解以及課文的熟讀之后,能通過語文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通過文章第五自然段讀懂了什么”?同時,教師還能將有感情的演示雨后草長花的情景,為學生生動的展示下雨對植物的影響,讓學生在教師的情感演繹之下提升對于雨水與植物的關系。
二、教師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引導者,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一般是通過對教師講授的課程進行分析與被動的接受,也不能與教師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在降低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還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同時還拉大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導致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敢與教師進行交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增強對于教師的信任,就需要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將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作為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手段[2]。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不僅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小學生發音的標準化,還能在溝通過程中將正確的三觀傳授給學生,讓小學生對世界有正確的認識,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能利用豐富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能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課本中蘊含的情感,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升國旗》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會學生“升”、“五星紅旗”等生字,還需要將愛國情懷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環節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尊重國旗的情感,教師還能帶領學生參與升旗儀式,讓學生在莊重的氛圍中感受祖國的莊嚴,促使學生思想情感的升華。
三、利用情感進行教學導入
教學導入是教學環節中的開端,也是重要的環節[3]。牛根生曾經說過:“開端決定終端,入手決定出手,勢能決定動能。”可見,一個好的開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課堂導入機制是進行教學開展的基礎。科學的課堂導入不僅能促使學生更加迅速的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還能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情感感染,感受到課文中的氛圍,加深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認知。例如:教師在進行《春夏秋冬》教學的時候,能在課前為學生搜集春夏秋冬不同時間的圖片,并在上課之前為學生進行展示,通過生動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們有沒有最喜歡的季節呢?”“同學們能說一說不同季節之間的區別么?”等等。低年級的學生對于生動有趣的事物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在色彩鮮艷的圖片的引導之下,學生能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之中,思考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學生在分析不同季節的特色時,會產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這種情感是獨一無二的,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感進行積極的引導,一方面不能打消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另一方面還需要將學生的情感向積極的方向引導,促使學生基本思想素養的形成。
結論:
綜上所述,情感熏陶是教師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靈魂與基礎,是進行語文教學的先決條件,同時,教師還需要將這一理念用科學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實現語文課堂對小學生進行情感開發與培養功能。在此基礎上,分析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將情感有效的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是提高小學生語文教學效果,促使小學生進步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 譚曉.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策略[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19, 000(029):P.189-189.
[2] 曾凡麗.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 000(002):752-753.
[3] 姜輝萍.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 考試周刊, 2020, 000(02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