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紅
摘 ?要:新課標的推出已經進一步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悟非常重要。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該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最好的課堂效果。體驗式學習貼合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小學;數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學習體驗作為主要切入點,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驗式學習不僅順應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利用小學生愛玩愛探索的天性,也有助于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對于數學教學十分有利。但是教師在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時,需要對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有更多的關注,并針對學生的體驗進行改進,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體驗式學習的概念
體驗式學習,是指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以事物發展規律為基礎,在構建情境、再現情境等過程中,讓學生親自感悟、體會知識,進而在頭腦中構建知識框架結構,認識到自身知識結構的缺陷,然后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最終獲得數學學習能力的完善與提升。體驗式學習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更大的尊重,真正回歸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也增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教學活動從過去“授——受”關系,成功過渡到了“我——你”的關系。
二、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受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學校的教育方式更多是填鴨式教育,學生被迫接受文化知識,尤其是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的主動性不是很高,對于文化知識的應用也不高。體驗式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主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使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真正實現寓教于樂,也凸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更加注重,這對于小學教學非常有意義。另外,體驗式學習也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文化知識,在學習中有更多更深刻的體驗和感悟,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三、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景來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對于剛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來說,數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很多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生無法理解數學知識,學不好數學,反而對數學產生抗拒心里。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景,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消除學生的畏懼心里。具體來說,就是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各種各樣的情景中,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和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設計超市購物的情景,讓學生挑選標記好價格的物品,讓學生運用加減法則計算自己所選物品的價格,從而熟練應用加減法則。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體驗感,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加減法,加深學生對加減法的理解。另外,由于一些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數學知識。例如學習圖形的運動時,簡單的告訴學生軸對稱圖形、平移、旋轉的概念,學生往往無法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生活中常見的樹葉、蝴蝶、飛機、天安門等照片,并動態演示圖片對折,從而明白: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通過課件演示電梯的升降,纜車的移動,飛機螺旋槳、摩天輪的轉動,從而明白:平移是物體沿直線移動,移動過程中物體的方向不變,而旋轉是物體或圖形繞一個點或軸進行圓周運動,運動中物體的方向要發生改變。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就能區分平移和旋轉。學生就會發現教室門的開關是旋轉,打開一本書,書頁的運動也是旋轉,而坐滑梯、汽車的行駛是平移。
(二)自主探究體驗學習
體驗式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體驗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具體來講,教師在確定了課堂教學內容后,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自己觀察分析,親自體驗和感悟。如教學周長時,老師設計體驗活動,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用線圍一圍,用筆描一描樹葉、書、桌面的邊,感知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又如教學除法時,老師讓學生用小棒、圓片等學具擺一擺,通過實際操作體驗到除法表示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求一個數里面包含了幾個另一個數。再如學習四邊形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個信封,里面裝了若干個形狀和大小都不同的幾何圖形,讓學生進行分類,把形狀相同的圖形放在一起。在情境中學習什么是四邊形,從而體驗到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菱形等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都屬于四邊形。在學生基本掌握四邊形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生活中都有哪些四邊形,如黑板是長方形的,地板磚是正方形等等,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興趣,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
(三)加強交流互動
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增強學生的體驗,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或是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都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氛圍,讓學生更加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學習“可能性”這一數學知識時,可以借用信息技術讓學生觀看一些視頻或圖片,讓學生明白隨機事件的發生幾率。或是準備幾個不同顏色的紙團,放入到一個封閉的盒子中,讓學生隨機拿紙團。可以讓其他學生猜他會拿到什么顏色的紙團,需要拿幾次才能拿到想拿到的顏色,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隨機事件的發生幾率。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同時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拿紙團游戲完成之后,讓學生組團討論,如果一次拿一個,拿到某一顏色紙團的幾率有多大,教師從旁引導。這樣,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直觀體驗,也能讓學生快速掌握概率可能性。
四、總結
新課改的推行,讓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不斷豐富和改進,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推陳出新和調整。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朱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相當準確地說明了體驗式學習的巨大作用和影響。因此,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值得大力推廣,根據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優化和改進,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并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程剛.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41):67.
[2]朱建琴.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2021,(1):165.
[3]劉力.體驗式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