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就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毙W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主要從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言語技能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閱讀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教師應在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反思中總結出切實有效的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豐富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在課堂中學會積累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閱讀、積累和運用。語文閱讀教學,擔負著積累語言的重任,主要包括語言材料、語言規律、語言典范的積累。重視積累,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1.積累語言,讀是根本
朗讀,是基本的語文教學方法,也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途徑。教學應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感悟,在讀中豐富積累。如《秋天的雨》這種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生動的描寫秋天的美好。并且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將秋雨人格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讓學生反復誦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去讀,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獨特的情感體驗,在讀中積累語言。有的學生喜歡顏料,學會了“五彩繽紛”一詞;有的學生喜歡菊花,掌握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等描寫顏色的詞;還有的學生,能夠把“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薄伴僮?、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這些比喻句、擬人句給記住。這就是一個積累語言的過程。
2.背誦內化,積淀語感
背誦是學生語言內化、強化的重要過程,通過熟讀背誦,可以積淀語感,全方位的積累語言?!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包括中國古代、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整個小學階段要求背誦160篇(段)。另外,在每一冊教材中還有要求背誦的一些文章或段落??梢?,背誦的重要性。然而,如何有效的落實背誦,達到積累量?自然是要在每一節課中落實,特別是閱讀教學。讓背誦成為課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讓學生在背誦中豐富語言,積淀語感。
目前,雖然我們的課程改革逐步深入,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但我們總感覺學生的語文素養下降了。其實,就是學生的語言積累減少了。當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了,語言感悟能力提高了,語文核心素養自然也就提升了。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學生提高語文方面的能力,除了生活中的體驗,更多的則來源于閱讀。因為閱讀不僅能獲取有用的信息和豐富的知識,還能汲取精神養料,提高人的整體素質。眾所周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那么,如何實實在在地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呢?
1.激發興趣,愛上閱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愛讀、樂讀。如:教學《花的勇氣》時,先通過媒體展示一些花兒的圖片,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如此嬌美的花兒,有何勇氣呢?”從而跟隨作家的腳步,去文中探尋。在理解文本時,抓住作者心情變化這條線索,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作者心情的“一波三折”,感悟“生命的意味是勇氣?!辈⒖蛇M行拓展:“你還從哪些事物中感悟到勇氣?”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生命”主題的課外閱讀。教學之初,讓學生質疑,帶著好奇心進入文本。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主動閱讀,拓寬閱讀視野,提升語文素養。
2.點亮思維,豐富理解
教學的精彩之處在于點亮學生的思維。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通過品讀課文,來分析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的不同看法,并創設情境,讓學生抓住語言、動作等描寫來探究人物的內心,從而明白文中的愛有兩種表現形式。結合生活中的孩子越來越不懂得父母的愛,圍繞“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對他的愛的?”展開辯論。讓學生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自由表達心中所想。此時的他們,融入自己平時對愛的感悟和理解,思維情感在課堂中交互流淌。說得有情有理,個性飛揚的同時,更體驗到表達的快樂,學習的愉悅。此時,再拓展至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否有類似的感受,說一說,再寫下來?!白x、思、悟、說、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打開思維的廣度,提升閱讀能力。
3.獨特體驗,升華情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我們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對文本多元化解讀,有著自己獨特的體驗。如教學《桂花雨》時,鼓勵學生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抓關鍵詞,細細揣摩,記錄下自己的獨特體驗。在學生充分閱讀后,再與同學、老師交流。因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于他人的閱讀和思考方式,并且閱讀興趣及經驗有差異,肯定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們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還要鼓勵學生敢于與眾不同。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文中的思想人文因素,不需要教師刻意地滲透,而是學生自己從字里行間“讀”出來,并將潛移默化地融進學生心靈的。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進行閱讀,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進而提高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在實踐中學會運用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卑颜Z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通過實踐升華為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實踐運用的機會,搭設展示個性才華的舞臺。如:在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我愛讀書”的專題綜合性活動中,學生分組進行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名言;訪問周圍愛讀書的人;給圖書分類,做個書目;讀書筆記展覽等活動。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舉行手抄報評比、讀書筆記展覽、故事會、朗誦會、好書推薦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讀書的快樂。
總之,基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如果在我們的語文課上,學生能真正學會積累,學會閱讀,學會運用,并且好讀書、讀好書,這樣,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肯定會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