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生活,包括對各學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要提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深度融合,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學生需求,創新教學模式,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對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因其年齡較小,身體及心理發育尚不成熟,因而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的天性。這種特點會導致他們難以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良好的專注度,不利于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如果對一件事沒有興趣,那么是不會真正用心去做的,學習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所以,教師必須運用一套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達成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為了迅速地引起學生的注意以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帶入課堂教學中, 多媒體計算機形成的畫面可以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和思維的沖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有效緩解學生語文學習中壓力
語文是一門具有廣泛應用的基礎學科,由于其內容的豐富和教學任務的繁重,給小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教師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起來,可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展開學習,降低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產生的單調、枯燥感,并迅速融入教學情境,有效緩解了小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壓力。
(三)豐富小學語文課堂
信息技術的作用不僅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它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增強學習效果,豐富語文課堂。小學生因為閱歷少的原因,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一些生動形象的事物和內容更加感興趣,這就是為什么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的原因,因為動畫片都非常直觀,而抽象思維只有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才可以形成。教材中有很多描寫山水的古詩,但是都是以文字的形式來學習,學生感受不到這些文字所刻畫的場景,這時就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來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圖像信息,讓學生看見詩中描述的場景,也為學生對課文的領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再結合課堂的朗讀,就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老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不懂的問題提出來然后共同解決。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的環境,結合探討的形式,根據不同的學生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有利于發揮每個學生各自的特長,這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途徑。
(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現代教學中,信息技術是一種學習工具,也特別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獲取信息,然后結合自己的問題,自主探究,最終解決問題,提升自我能力。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科知識、生活常識結合起來,在將課外和課內的知識聯系起來,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得到問題的最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還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潛移默化地提升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方位發展。這種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的利用可以是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提前想好自己的問題,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在多媒體上學習,及時指導學生對信息進行篩選、處理。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完全被教師調動起來,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培養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融合策略
(一)充分重視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于其集視聽于一體的功能,能夠將枯燥單調的教學知識點以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時融入圖片展示、影像資料播放及微課教學等,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之感,使語文教學充滿趣味性、人文性和生活化;同時,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感知課文的創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經歷,拉近了學生與教學內容的距離,使其對課文的創作主旨及思想內涵產生深刻理解,并在學習中產生探究的欲望和學習的動力。
(二)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找到學生與知識點的共鳴點,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優化學生的語文思維,這些對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有著重要意義。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語文中,不僅將單調、平面的知識點變得更為生動和立體,同時,有助于豐富畫面及內容講解,使之更為靈活和易于全面理解,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深入學習、努力探究的主動性。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在借助聲音、視頻等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善于引導學生的興趣點,突出學生對于教學重難點的思考與探究,以促使學生發揮主動性,對重難知識點進行深入思考,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圍繞教學內容構建社會實踐教學的氛圍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其教學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以及良好的知識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與信息技術融合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落實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及其學習需求,為其創造學習的平臺與條件,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知識、信息、經驗積累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探究。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將信息技術所展示的更為豐富的資料投入語文實踐活動中,并對展示的資料進行探究與深度思考。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融合的方式,教師可以促使學生達到高效而良好的學習效果,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目的達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構建具有良好啟發性、探究性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要進一步提高兩者的融合教學,教師還需要不斷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找到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不斷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以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究主動性,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感知,以及具備良好的實踐應用能力,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及小學語文教學水平。